楠木軒

從島民變居民,他們的第一個年!竹岔島198戶居民整體搬遷上岸,生活有哪些改變?

由 簡振武 釋出於 綜合

文/圖 半島全媒體首席記者 鍾迎雪 王濤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詩人余光中的詩句曾觸動無數遊子心絃。今年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薛家島街道竹岔島經合社的居民來講,一切格外不同。

作為青島海島開發的首個佈局點,竹岔島198戶居民跨過2900米的海洋,集體搬遷到薛家島街道南島小鎮。從島民變居民,他們即將迎來第一個“岸上春節”。

時光,是用來跨越的。從前,寫對聯、貼年畫、蒸糕滷香、清掃庭院,淳樸善良的島民把竹岔島上的年塗滿了海島味道。如今,貼福字、掛燈籠、逛超市,竹岔島經合社居民的樓房新家裡滿載紅火、現代和新鮮……

王淑平4歲的孫女展示自己心愛的紅燈籠。

昔日找泊位,如今分車位

2022年1月26日,臘月廿四,年正邁著腳步飛奔而來。當記者到達南島小鎮的時候,竹岔島經合社辦公室內圍滿了居民,正在簽字確認車位。

不少居民拿著手機拍照公示欄裡的資訊,熱鬧地聊著各家的忙年情況,“以前是找泊位停船,現在是找車位停車嘍。”竹岔島經合社居民王淑平笑著說道,在年前分到了車位,感覺心裡很踏實。

竹岔島經合社居民檢視車位公示表。

“我給兒子媳婦買的新拖鞋,不合適下樓換換。”王淑平跟鄰居王大爺熱情地打招呼。王淑平跟記者介紹,以前大傢伙過年買新衣服,碰上尺碼不合適,起碼得倆禮拜出島換完。這個年卻不一樣了,王大爺在樓下超市買的拖鞋,兒子媳婦試著不合適,5分鐘下樓就能換完,連公交車都不用坐。

竹岔島經合社的居民簽字確認車位。

“俺不在乎島民還是居民,反正都是靠譜的老百姓。”王大爺對記者說完,在場的幾位居民開懷大笑,氣氛瞬間變得融洽。據南島社群主任孫瑋佳介紹,竹岔島島民搬遷到南島小鎮,不同於以往的居民安置,集中在幾棟樓上,而是跟其他7個小社群居民融合在一起,組建為大社群南島社群。南島社群現在下轄鹿角灣、劉家島、施溝、石嶺子、董家河、顧家島、魚鳴嘴、竹岔島等8個股份經濟合作社,所以竹岔島島民現在被稱為南島社群竹岔島經合社居民。

竹岔島全景(受訪者供圖)

以前進入臘月門,竹岔島島民們就算著時間開始出島置辦年貨。因為“海龍號”擺渡船是島民唯一的出島工具,船能不能開還要看天氣。逢幾是集,幾點出門,買什麼,購物需要花費多長時間,幾點前趕回碼頭,都需要提前計劃好。返島最晚的一趟船是下午兩點的,所以島民們“上岸”置辦一趟年貨,連午飯都趕不上吃,就得匆匆忙忙拎著大包小包坐船返島。

小區大門口

現在從坐船出行變成了公交車和地鐵,到農貿市場、超市裡“選秀”,逛泊裡集、薛家島集、靈山衛集、山裡集……把一隻只雞鴨,一條條海魚,一把把青菜,一枚枚鮮果,統統拎回家。出門就是唐島灣溼地公園,開車十分鐘就能到城市傳媒商場,吃喝玩樂,應有盡有。生活方式有了360度大轉變,因此大家“不忙了”,不再像之前那樣備下整個正月的年貨,都是現吃現買,更新鮮。

居民樓下就是各種商店,居民不出小區便可以享受便利。

“跟俺回家瞧瞧,一家人正準備大掃除呢”,記者跟隨王淑平回家。在路上,記者看到,在竹岔島島民搬入的南島小鎮小區內,有大大小小的幾十家門頭,生活超市、海鮮店、24小時銀行ATM,各種風味菜館、小吃店、理髮沙龍店、房屋中介、文具店……居民有什麼需求,直接下樓就是,連馬路都不用過。王淑平介紹,碰上家中老人不方便下樓的,只需要打一個電話,店老闆也會抽空送上門。

南島社群年前組織居民寫對聯福字。(受訪者供圖)

“南島社群15分鐘生活圈”的標誌在小區內隨處可見,上面顯示5分鐘內的是社群文化服務中心、南島小鎮農貿市場,10分鐘內的是兩所南島小鎮幼兒園,西海岸新區齊魯第一實驗小學,15分鐘內的是社群衛生健康服務站接種門診、青島上海戲劇藝術學校、鳳凰島國際旅遊度假區。

小區內隨處可見置辦年貨的居民。

保潔上門,擦亮新家

記者跟隨王淑平回家,剛進門沒一會,王淑平的大兒子王東帶著小孫女進來了,遞給王淑平一個禮袋,是一雙新皮鞋,王東示意父親先試試合不合腳。

王淑平今年59歲了,島上的老房子換了兩處113平方米的大房子。他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王東干個體,小兒子王鑫在北京做音樂老師,除了大兒媳婦工作沒回家,其他人準備一起忙年大掃除。

王淑平展示做好的米糕。

“先不著急幹活,都先喝壺茶。”王淑平用自動飲水機燒了一壺水,衝上一壺茶,茶香四溢。王淑平介紹,以前在島上,過年前一個星期就開始存水,無論是生活用水還是飲用水都得存夠,正月裡就不用跑出來忙活拉水。現在下樓就是社群直飲水站,每天喝水用不了幾塊錢,安裝淨化器用自來水做直飲水也不成問題。

大福字、紅燈籠、中國結……各種紅色裝飾物放在桌子上,“住樓房不需要貼對聯,門口只需要貼個大福字就行。”王淑平一邊唸叨一邊去拿燈籠,小孫女王佳洱趕忙湊上前,接過爺爺手中的紅燈籠,跑去找小叔叔掛燈籠。佳洱在客廳內騎著小車子跑來跑去,王淑平不再像以前,擔心孩子在庭院裡騎車凍著。

“俺家樓上改的地暖,所以我們家沒改地暖都跟著熱乎。”王淑平指著溫度計說著,以前燒火炕是很熱乎,但卻是炕上熱屁股,身上發涼,過年吃頓年夜飯都要穿著大棉襖,現在有了暖氣,渾身都熱乎,穿著秋衣在家吃年夜飯。

沒過一會,約好的保潔拎著工具上門了。

居民找來的保潔人員正在擦玻璃。

“他們家窗戶多,原價360塊,因為小區裡還有其他人家也擦,我就要了300塊。”保潔人員宋麗說,自己之前經常在南島小鎮小區內擦玻璃,當初一些竹岔島居民搬遷後,裝修完房子就找她擦玻璃,臨近年關,又接了很多新客戶的單,有十幾家都是從竹岔島搬遷過來的居民。

“在島上的時候,都是自己打掃衛生擦玻璃,哪能花錢找人擦,天寒地凍的也受著,自己趴窗上擦,再說也沒人願意上島擦啊。今年住新房過年,找專業保潔擦得更好。”楊愛紅眼瞅著玻璃擦得鋥亮,心裡舒坦了很多。

王淑平家住多層,儘管是個二樓,陽光視線卻非常好,落地窗透進來陽光,不到十五分鐘,一扇玻璃擦好了,光潔如新,楊愛紅招呼小兒子王鑫過來貼上福字窗花。

紅色的窗花一貼,紅色透過陽光對映到客廳,形成一點紅色的光,年近了,味濃了。一家人圍坐在沙發上喝茶聊天,美好的親情味氤氳一室。

楊愛紅和兒子貼窗花。

鍋換了,味道沒變

提起年,自然要數各種“年味”,家家煎炸燉煮,煙霧繚繞,葷素搭配,竹岔島島民在島上的時候,海味居多,現在年夜飯花樣更豐富了。

“住大樓了,暖氣熱乎,買早了怕壞嘍,熟食也不敢買早了。”臘月廿四了,很多居民家裡還沒置辦完年貨,王淑平妻子楊愛紅託人購買了一些當地野生海鮮,5斤沉的野生黑頭魚,大個的海捕蝦,還有豬肘子、豬蹄,豬大腸等先放在冰箱冷凍室中。今年臘月廿九就是除夕,所以提前兩天滷製。

王淑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聊天。

“雖然鍋換了,但是味道不變,看看顏色就知道了”。楊愛紅是土生土長的竹岔島人,自從結婚後,就開始學做米糕,年年都自己親自做餡擺造型。臘月廿三過小年,一家人吃完晚飯後,楊愛紅就把大黃米,糯米提前一晚泡好。臘月廿四清早,楊愛紅把大黃米和糯米端上鍋蒸,清洗紅棗,醒發麵團,拌餡料,每一個米糕都揉進了楊愛紅對於美好生活的期盼,還讓小兒子給自己錄製影片,發到抖音上。

金燦燦的黃米,紅紅的大棗,寓意生活紅紅火火,蒸蒸日上。

楊愛紅展示部分備好的年貨。

在島上的時候,楊愛紅都會用“八人鍋”,也就是燒炕的大鐵鍋蒸米糕和饅頭,守在鍋前看著柴火。鐵鍋大,饅頭都是一鍋出,今年,楊愛紅在樓上只能用小鍋蒸,要蒸四鍋才能蒸完所有的米糕。但是不需要守在鍋前添柴火,只需要看錶盯著時間就可以,在等待的間隙,可以同步收拾用過的鍋碗瓢盆,水龍頭的水還是熱乎的,不在為了島上用水而發愁。

“還要做些蛋餃、金燦燦的,好看也吉利……”楊愛紅數算著自己臘月廿七要滷製的熟食。

楊愛紅把晾涼後的米糕拿出來。

以前,蒸饃的麥香,過油的濃香,整個島上都被香味包裹著,走在大街小巷,到處瀰漫著滷貨的香味。香味陣陣,濃香撲鼻,聞見什麼味道,就知道誰家在做什麼,街坊四鄰還會端著大盆,互相分享各家做的美食。王淑平感嘆,出島住進樓房以後,曾經的老鄰居住的分散了,得多找機會聚聚。在他們眼中,春節是個情味最濃的日子,它嫁接了鄉村的冬天與春天,走過海島如水的時光,送走隆冬的酷寒,又迎來城市的春暖花開。

做好的米糕,年年必備,寓意步步高昇。

老的享福,不老的轉型

從竹岔島島民變成南島社群居民,很多人的營生也開始了“轉型”。“歲數大的幹不動了,開始享福了。”王淑平介紹,60歲以上的老人有養老保險,50歲以上的女性,根據批次,第一批是每個月兩千多塊錢,第二批是每個月一千六百塊錢。一些曾是漁民的島民,自己開了海鮮店,販賣海鮮。

除了在外求學和就業的年輕人,其餘年輕人大多是在小區附近工作,比如教學,做設計師、也有做個體的,包工程,乾點小生意。基本上大多數居民家中都會有套多餘的房屋出租,80平方米的租金在一萬四千塊錢左右,113平方米的租金在一萬八千塊錢左右。

居民參加家政服務培訓的合影(受訪者供圖)

“在島上閒不住,種菜幹活的,文化水平低,別的幹不了,也是為了打發時間”。從竹岔島搬遷後,一部分中年居民較閒散,為了幫助一部分人就業轉型,薛家島街道特意組織有工作意願的中年婦女參加家政服務培訓,經過專業老師培訓後,不少居民走上育嬰師、月嫂等崗位。

“以前在島上除了看電視,打個牌沒別的娛樂,後來能玩個手機,沒有那麼多機會去學習。”自從回遷後,楊愛紅經常參加南島社群舉辦的各種活動,參觀西海藝術灣,中秋節做月餅,春節寫福字,在活動中也結交了其他經合社的居民,擴大了“朋友圈”。

2021年1月9日,竹岔島的198戶居民抓鬮分到了新房,一共有341套。高層有189套,多層有152套。為了照顧老人上下樓方便,便把老人都安置在帶有電梯的高層住宅上。90歲的王義山和85歲的薛秀容老人也住高層,兩人居住在12樓,是一處套二的房子,王義山的閨女住在26樓,樓上樓下有個照應,坐電梯下樓就是“孃家”。

王義山正在用收音機聽《哪吒鬧海》。

剛一開門,映入眼簾的是牆上的彩色桌布,金色的福字,鮮豔的大牡丹,還有幾條錦鯉,一派喜氣,腳下還有一盆杜鵑花,含苞待放。90歲的王義山正坐沙發上悠閒地聽著秦腔《哪吒鬧海》,老人有些耳背,收音機的聲音放得很大。王義山早年在竹岔島靠出海打魚為生,由於年紀大了,腿腳不靈活,需要藉助柺杖走路,每天下午都會躺在客廳朝陽的沙發貴妃榻上盤盤手串。

儘管閨女給自己置辦了花樣饅頭,薛秀容老人還是曬紅豆準備自己製作豆沙包。

老伴薛秀容老人正坐在客廳窗前挑紅豆,儘管已經是85歲高齡,精神矍鑠,薛秀容曾是薛家島一村人,19歲那年嫁到竹岔島,成為“島民”。雖然閨女已經給自己買了各種花樣饅頭冷凍在冰箱,但是薛秀容還是準備在臘月廿七親手包豆沙包,她覺得自己做的豆包軟和,豆香十足,也能顯出年味。

“挑糞、種地……以前啥活都幹,做夢都沒想到能住進這樣的高樓過個年,真是歡喜,今年兒子媳婦回家,就在這個榻榻米上包餃子。” 薛秀容老人笑得合不攏嘴,指著自己的房子介紹著。

85歲的薛秀容展示閨女給自己採購的年貨。

85歲,學到新觀念

無疾病侵擾,四時春秋平安度過,是很多老人的新年心願。

一桶麥片,一包蛋糕,擺放在進門處的櫃子上,這是王義山和薛秀容的早飯,再搭配一個水煮蛋。85歲的薛秀容跟記者聊起了“養生”,麥片是粗糧,雞蛋是蛋白質,蛋糕是無糖的。

“以前那頓年夜飯,就是鉚足了勁的做菜啊”,薛秀容唸叨著之前的年夜飯,要把最好吃、平常捨不得吃的都一一呈上,六葷六素,還有端上幾盤熱水餃,這年夜飯才叫圓滿。

90歲的王義山邊聽戲邊陪老伴嘮嗑。

“變城市人,更講究了,蘋果就是好水果,大魚大肉不用吃多了。”在薛秀容眼裡,不管在哪都得“與時俱進”。自從離開竹岔島搬到南島小鎮後,她經常跟著老太太們去社群文化中心參加健康講座。專家會告訴他們每天吃多少飯最合適,特別是老年人多吃青菜,少吃肉,便於消化。以前都是覺得一年的勞苦都在一頓年夜飯裡,各種雞鴨魚肉都擺上,現在是注重營養健康了,想吃平常也可以吃到,畢竟做多了也是浪費。

今年的年夜飯,薛秀容要營養搭配。準備跟兒媳婦做一道大魚,兩碟冷菜,兩葷三道熱菜,一湯一餃子,十全十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聽老人講述已去的崢嶸歲月,與家人聊工作打拼的經歷,任孩子撒歡繞膝,一種過年的親情便在飯桌上升騰瀰漫。

王義山夫婦居住在12樓,電梯上下樓十分方便。

“以前在島上的時候,就一個小衛生室,還是個赤腳大夫,有個大病急病,出來趟都不方便。現在樓下就是中心衛生室,給我們上門量個血壓,測個血糖太方便了。”薛秀容老人笑著說道,60歲以上的老人還安排了體檢。記者從南島小鎮中心衛生室門外看到,家庭醫生、鄉村醫生的個人電話全部公示在門頭上,便於居民日常諮詢。

王義山和薛秀容兩位老人加起來每個月能開7900多塊“養老錢”,看病有醫保,吃喝全都是兒子閨女操辦,住進大房子花錢的地方更少了,王義山盤算著要給孩子們包個大紅包,早早就去銀行提了新錢回家。

“塑膠袋是放其他垃圾箱子裡,那些飯渣、菜幫子是廚餘垃圾,千萬區分開,可別弄錯了!” 薛秀容說道。記者臨走前,看到老人門口有一袋垃圾,跟老人打招呼要把袋子拎下樓,薛秀容趕忙上前囑咐,要把垃圾扔到樓下的垃圾分類站中。在竹岔島上居住的時候,薛秀容就害怕塑膠袋汙染海洋環境。自從搬進來以後,經過社群志願者垃圾分類知識的普及,老人每次看到兒媳婦收拾垃圾袋,都會叮囑上幾句。

85歲的薛秀容展示閨女給自己採購的年貨。

鄉愁猶在,遊子歸來

春節,是屬於家庭的節日。而對於一個家庭,希望在孩子,未來也在孩子。奔走在他鄉的遊子正不斷用腳步丈量著家鄉與夢想的距離。

搬離海島的王淑平,小兒子王鑫的臥室裡擺放著一架鋼琴,還有一把吉他,鋼琴上擺放著幾張照片,最中間是全家福。王鑫,今年24歲,從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畢業後,留在北京做音樂教師,按照以往都是到了臘月末才坐船回島上過年,今年一放寒假就早早回新家了。

“我是正數第三名,倒數第一名,當時我們一共三個孩子考試,所以我每次都說自己是第三名。”說起島上生活,王鑫彷彿掀開了自己的童年記憶。王鑫在竹岔島小學讀到三年級,便出島讀書了。母親忙漁家宴,便安排姥姥姥爺陪著王鑫在外就讀。當時島上很多孩子都是這樣,讀到三年級便被送出去讀書。現在竹岔島的孩子們可以直接在家門口上齊魯第一實驗小學,初中便是去鳳凰島初級中學。

王淑平大兒子王東和閨女掛好裝飾物。

回家過年,王鑫可以把這一年,遠在他鄉的心酸與甘甜,在父母絮絮叨叨的寬慰與慰藉下,稀釋忘卻,坦然釋懷,煙消雲散。

“我媽媽喜歡唱歌跳舞,我就跟著也學唱。”在母親的影響下,王鑫參加了藝術考試,被北京現代音樂學院錄取學習演唱與創作,現在已經自己創作了歌曲。去北京後,王鑫回家的機會不多。過年的時候,坐船回島通行不便,碰上天氣不好,外出跟朋友聚會也不方便。王鑫一般過完年,大年初一就離開島了,而今年,王鑫準備在家住到初十再走,還計劃喊一些朋友來家聚會。

對每一個人來說,融入更寬廣的生活永遠是一種呼喚和宿命。生於海島,也終將走出海島。像王鑫這樣從島上走出去的孩子不在少數,北京、上海、河北等,最遠的在澳大利亞讀完研究生,現在正在英國讀博,這段道阻且長的跋涉中,回家的年味便是最好的陪伴。小時候,王鑫和小夥伴們奔跑在島上的大街小巷,因為成長,這份年的記憶變得珍貴和想念。

王鑫和小侄女掛燈籠。

“以前在島上開農家宴的時候,根本沒有外賣騎手,就那幾家店!”眼瞅著午飯時間到了,由於忙著收拾家中衛生,楊愛紅沒有時間準備午飯,小兒子王鑫掏出手機點外賣,根據家人口味選了兩家店。“不用動手,就吃上了熱乎飯!”楊愛紅表示,以前這在島上想都不敢想。

靜臥在2.9公里外的竹岔島,他們昔日的家園。“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而生活,就是從此岸到彼岸。島民搬出後,竹岔島將作為旅遊景點進行保護性開發。

離過年又近了一步,薛秀容老人撕下一張日曆,望著窗外,盼望著……

樓下整齊擺放的電動車,還可以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