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曝光了出沒在一些團購與電商平臺上的職業差評師的行為,也向外界揭開了惡意差評亂象的神秘面紗。或許不少網友都在一些商家的頁面下見過莫名其妙的差評,即便是那些向來口碑不錯的商家,有時候也“難逃此劫”。至於那些剛剛開張或者上線的商家,對這些職業差評師更是又恨又怕。
這些職業差評師的手段非常狡猾。首先,他們擅長“多點出擊”——不止針對個別線上商家,而是四處差評。這樣做,可以達到他們的預期效果:一方面能給商家抹黑,藉機敲詐勒索,另一方面讓差評顯得很“自然”,甚至商家在短期內都看不出來這是惡意差評。這些差評的“成本”非常低廉,一些商家為了惡意搞垮競爭對手,還會僱傭職業差評團隊,甚至6元就能買一條差評。
再者,他們會在給差評之後聯絡商家,要求對方給“封口費”,但每次敲詐的金額都不多,多為一二千元。而且,他們很喜歡惡意差評那些剛上線不久的商家。面對這種情形,很多商家為了長期的口碑,只好選擇“花錢消災”,但這會讓職業差評師更加大膽地試探法律的底線,造成更大的破壞。
從以往的案例來看,雖然有商家會向警方報案,但不少基層公安機關會以涉案金額太少為由不予立案。因此,對於這種低成本的違法行為,維權者往往只能不了了之,忍氣吞聲。同時,網路平臺對這些職業差評師缺乏有效的監管與懲處機制,也使得上述現象頻頻出現。
面對此事,我們首先要明確的是,惡意差評不僅是不道德的,更是一種違法行為,甚至會構成犯罪。雖然不少職業差評師妄圖鑽法律的空子,但我們要看到,之前並不是沒有其被判刑事犯罪的案例。前不久,深圳市龍崗區人民法院審判了一起職業差評師的案件,涉案人多次在一些電商平臺惡意差評,並向商家敲詐勒索錢財,最後被判刑並被判處罰金。而按照《刑法》的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數額較大(財物價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或多次敲詐勒索(二年內敲詐勒索三次以上),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而且,《反不正當競爭法》也明確規定:“經營者不得捏造、散佈虛偽事實,損害競爭對手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
由此可見,那些職業差評師以及僱傭他們的商家的鑽空子心理,在法律上是根本站不住腳的。如果受害人堅持起訴,嚴格依照法律判決,不少職業差評師恐怕將面臨牢獄之災。因此,面對高額敲詐或多次敲詐,商家完全可以依法起訴職業差評師,這樣才能懲戒那些惡行,讓職業差評師無所遁形。
與此同時,網路平臺加強監管與懲戒力度,嚴厲打擊職業差評師的行為,也是非常必要的舉措。不論是團購網站還是電商App,這些平臺必須成為商家與客戶權益的保障者,必須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交易空間,尤其是不能縱容惡意差評師來汙損商家名譽。對此,平臺不妨設立“識別惡意差評”與“黑名單”制度。一方面,平臺可以透過技術手段識別那些慣於差評的使用者;另一方面,平臺可以將那些有惡意差評記錄的使用者全面封禁。還有一點不容忽視,對於那些曾僱傭職業差評師來攻擊競爭對手的商家,只要證據確鑿,平臺有理由對其發出警告,甚至強制下線。
當然,從最根本上講,社會各界需要正視職業差評這個現象,對其決不能有縱容心理,千萬不能覺得這都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動作”。只有首先從觀念上完全意識到職業差評對合理競爭環境構成的嚴重危害,才能有所重視,繼而制定出更加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希望那些職業差評師也能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過錯,不要等到鋃鐺入獄了才為當初的錯誤行為感到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