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韓忠林 實習生 張嘉琦
黃河之水天上來,浪沙滾滾去天邊。九曲連環的黃河,在開封段形成地上河。2021年,這裡遭遇了嚴峻的汛情。
河段裡的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由13座丁壩組成。一旦“失守”,洪水就會像尖刀一樣衝向大堤。
源源不斷的河水捲起1米多高的浪花,不分晝夜地考驗著防洪工程。共同迎接挑戰的,還有張飛帶領的搶險隊,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他們化解了194次險情,幫助堤防工程化險為夷。
剛持續搶險18個小時,又連夜接到新任務
午夜1點,繁華熱鬧的開封城漸漸安靜下來。8公里外的黃河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湍急的河水捲起一米多高的浪花,一次次拍打著壩體。
在汽車裡眯了半個小時,開封第一河務局搶險隊隊長張飛猛然坐了起來。
值班同事發現,剛進行過加固的7壩,再次出現險情。
儘管已經連續奮戰了18個小時,作為黨員的張飛依舊毫不猶豫地帶領隊員們跑向危險重重的7壩。
憑藉豐富經驗,張飛和隊員們很快做出判斷,丁壩底部可能受到嚴重衝擊,若不及時“補漏”,壩體會跑位,後果不堪設想。
作為隊長,張飛明白,越是危險越應該保持冷靜、理智。必須提前把人員方案、加固方案、器械方案等通通做好,才能讓隊員們在搶險中事半功倍。
“補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石頭對壩根進行加固。可是,在湍急的水流中,幾百公斤的石頭很容易就會被沖走,所以搶險隊員們必須保證單個石頭有足夠噸位。
於是,張飛帶領隊員們,將鉛絲網片鋪在大剷車裡並裝滿石塊,然後像包餃子一樣,對鉛絲網進行縫合捆紮。
原本的小石頭,在鉛絲網的包裹下,組成了幾噸重的鉛絲籠。沿著壩體滑到水底後,起到更好的防衝護根的效果。
一直到早上8點,天已經大亮,在張飛帶領下,搶險隊員們順利完成任務,黑下延7壩再一次度過險情,轉危為安。
一個多月194處險情的有效處置,多處丁壩化險為夷
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實現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面對汛情,按照自然規律、透過科學手段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具體體現。
2021年,黃河開封段迎來嚴重汛情。持續一個月時間裡,流量持續在每秒4000立方米以上,是平常的4倍。
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位於開封市區以北,在該工程不遠處,就是比開封市區高10多米的黃河大堤。可以說,保住了黑下延防洪工程就是保住了黃河大堤。
受命於危難之際,張飛拍著胸脯立下軍令狀。“保證人員不傷亡,洪水不漫堤,大壩不跑位。”
“我不僅要像三國時期的張飛一樣勇往無前,還要學會用繡花精神精確防汛。”
為了能夠第一時間掌握汛情,張飛帶領搶險隊隊員,吃住在大堤上,幾乎不分晝夜地巡壩查險、提前預加固、應對險情。
“單位給安排了住宿的地方,距離工程幾公里,但大家基本上都沒去那住。”
一個多月時間裡,他們成功化解了194次險情。“最多一天接到了30多次險情。”
張飛和搶險隊隊員們夜以繼日的努力,換來了開封城的太平長安。最終,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經住了洪水考驗,幫助黃河大堤化險為夷。
張飛的通話記錄,顯示了他在防汛搶險過程中的忙碌。
去年汛情高峰期,他曾在28天裡打了2162個電話,平均一天77個。所有電話當中,有430個是晚上九點到第二天早上六點撥打,平均每晚15個。
“那應該是我人生中最忙碌的一個多月。”堅守在防汛前線,一天最多隻能休息四五個小時。一個汛期下來,張飛覺得自己像得了一場大病,渾身無力。
可是能夠保護好黃河,讓開封老百姓免受損失,他覺得自己做得值。
放棄鐵飯碗的“治黃三代”,主動請纓前往一線
不經意間,張飛已經擔任了五年搶險隊長。對他而言,這份汛情臨時職務不僅意味著付出,更是一家三代人治黃的共同回憶。
黑崗口生態修復工程位於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上游1000米處,張飛和同事們在此修建了一處河勢觀測臺,以提前獲悉水勢。
觀測臺所在的黑崗口險工處,是張飛姥爺那一代“治黃人”修建加固的。而旁邊的亭子,則是舅舅那一代“治黃人”修建的。
每當來到此處,三代人治理黃河的點滴,就會不自覺地湧上張飛心頭。
張飛的姥爺閆家貴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治黃人”,也曾經擔任搶險隊隊長一職。1952年黃河出現嚴重汛情,直接威脅到鄭州,他曾帶隊支援,在前線奮戰了九天九夜。
張飛的舅舅閆慶彥曾經擔任過搶險隊副隊長。1982年,同樣是黑崗口下延控導工程出現嚴重汛情。閆慶彥帶領隊員們堅守在防汛一線。在加固堤防時,他的腿不小心被石頭砸骨折,可他沒有回家休養,而是待在帳篷裡,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老一輩人們,沒有什麼機械裝置,治理黃河憑藉的就是雙手,靠的就是人定勝天的信念。”
張飛從姥爺、舅舅身上看到,雖然科技發展讓治理黃河變得更加遊刃有餘,但前輩們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永遠都不能丟掉。“這才是治理黃河最強有力的武器。”
作為“治黃三代”的張飛,原本沒必要那麼辛苦。他原來的工作是辦公室文職,不僅相對輕鬆,而且有事業編制,是大家羨慕的“鐵飯碗”。
可是他始終覺得,作為“治黃三代”,必須得到一線,才能不辜負前輩們的厚望。
2012年,張飛瞞著全家人,主動向領導請纓,辭掉了“鐵飯碗”,投入到治黃一線。
從大堤養護到工程建設,再到汛期搶險,他在不同崗位上,為治理黃河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去年,張飛的侄子也透過考試,成為了一名“治黃人”。
未來是屬於年輕人的,每次遇到家裡這位侄子,張飛都要囉嗦一番,他希望年輕人能夠自找苦吃,走到一線,學好本領,更好地治理、保護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