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83”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9月27日,記者在全市“83”工程推進大會上了解到,今年以來,市委聚焦“七個走在前列、八個全面開創”的目標定位,聚力戰略性、突破性、引領性工作,決定實施“83”工程。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擔當作為,奮力改革創新,強力攻堅突破,全力推進各專案標任務落地見效。截至8月底,125個重點專案、20項重要事項有序推進、成效凸顯,現代化富強濱州建設成勢根基更加牢固、勝勢格局加快塑成。

規劃引領標定方向,發展定位更加明晰

我市圍繞臨港、臨空、臨海、臨河、中心城區和縣域經濟6個方面,編制17項規劃,已印發實施3項,其餘14項已形成初稿,濱州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和路徑更加清晰。

臨港發展,建立“四港聯動”運營保障機制,大力發展“公鐵水空管”多式聯運,著力打造魯北物流園、魯港現代物流園等重點物流園區。

臨海發展,以打造魯北濱州風光儲一體化新能源基地為重點,構建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的能源結構,打造國家新能源開發及產業發展示範城市。其中,渤中19-6凝析氣田綜合開發專案進入實質實施階段;碳三碳四綜合利用專案PDH裝置進入安裝除錯階段,配套罐區順利推進。

臨空發展,以“通用航空和民航產業”兩大核心,規劃建設“兩區、一中心、一基地”四大產業板塊,航空零部件及飛機制造取得實質性進展。8月2日,濱奧飛機“國內獨家生產銷售授權”國際仲裁勝訴,獲賠6700餘萬元,迴歸濱州生產DA40飛機。引進山東亞太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航空零部件及軍工產品精密五金件的精加工專案,簽約資金9000萬元。中心城區發展,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確定搭建濱博沾惠“人字型”發展結構,進一步最佳化空間佈局。

國家戰略融通融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83”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9月8日,泊港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我市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泊港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京滬高鐵二通道、濟濱高鐵前期工作有序推進,秦濱高速海域段、沾臨高速、濟高高速鄒平段均已完成年度工程量90%以上,“六高五鐵十專線”縱橫暢通、機場港口立體聯通格局逐步塑成。積極承接京津外遷專案,累計引進專案9個,總投資62.71億元,到位資金21.13億元。加速邁向“黃河時代”,制定出臺了《濱州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舉辦了黃河流域景區發展論壇暨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系列活動,開工建設黃河中央生態公園,謀劃蒲湖文化創意產業園和黃河文化小鎮專案,多維度促進區域融合、產業融合、多文化融合。

“雙型”城市持續深化,發展模式更加科學

在去年出臺“雙型”城市建設意見的基礎上,我市今年圍繞推動教育、人才、科創、產業融合貫通、全面升級,市委全委會審議通過了全面深化建設意見,建設理念更清晰、重點更突出、路徑更明確、政策更精準。

“83”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八大中心建成投用。

平臺升級成效突出。“五院十校N基地”加快佈局建設,渤海先進技術研究院八大中心建成投用,一期簽約入駐機構167家,簽約率100%,現已裝修入駐150家,入駐率89.8%;針對企業個性需求,啟動了二期(濱州高階裝備製造產業園區)定製式建設。魏橋國科(濱州)科技園紮實推進,渤海科技大學與26所高校168名碩博士簽訂聯合培養協議;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光刻膠專案試生產,鐳射選通成像專案即將啟動產線組裝,鋁基複合材料計劃年內投產。濱州醫學院時隔18年後,首批150名本科新生已入學報到;濱州學院航空交通運輸、資源與環境兩個專業碩士學位點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授權,其中航空交通運輸專業是我省高校中唯一航空類碩士學位點。

企業培育勢頭強勁。組建成立了高階裝備產業、新材料產業、新一代資訊科技產業等10個行業聯盟,有力促進了資源整合、產業集聚。科技型企業數量和質量實現雙提升,628家企業透過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較去年增加19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3.3%;發放科技成果轉化貸款56筆2.05億元。

人才集聚效應凸顯。持續實施“三進”工程,舉辦第二屆濱州人才節,今年引進高階專家91名,本科生以上大學生9660名(碩博士1095名),2019年以來累計引進本科以上大學生3.2萬人,人才“淨流入”格局進一步鞏固。其中,到企業高階專家、本科生以上大學生分別佔83%、74%,企業研發能力、職工素質進一步提升。

產教融合共贏發展。堅持“入學即入崗、畢業即就業”,建立“魏橋班”“京博班”“西王班”等特色“冠名式”班級111個,佔就業班級數50%以上;濱州科技職業學院完成首季招生,渤海公共實訓基地完成樁基工程,濱州學院大高航空飛行實訓基地已註冊實體公司,成功發行1億元專項債券,實現“職校進企業,企業進職校”深度融合。我市被教育部確定為“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試點城市”,推動了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鍊、人才鏈的深度融合貫通,實現了“製造濱州”向“科創濱州”的轉變。

產業轉型成效顯著,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我市深入實施“三個堅決”行動,推動產業基礎“強基”、產業配套“強鏈”、動能轉換“強勁”。

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實施《2021年濱州市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工作方案》《濱州市2021-2022年能效提升方案》,充分運用單位能耗產出效益評價結果,倒逼低效企業整合出清,推動綠色低碳迴圈發展,已關停省定淘汰落後企業9家。

深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傳統產業向“五大戰新產業”轉型、主導產業向“五大優勢產業”升級,實施“千項技改、千企轉型”計劃,1至8月份工業技改、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7.8%、53%,分列全省第4位、第2位。輕量化鋁新材料裝備製造產業叢集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20億元,同比增長28.77%,宏奧汽車專案已試生產。化工產業叢集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80億元,同比增長11.85%,山東京博中聚新材料專案投產執行;家紡服裝產業叢集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50億元,同比增長8.5%,16個紡織類專案納入省市重點專案庫。“魏橋”品牌連續18年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

“83”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黃河科技產業園專案一期10家企業入駐。

培育壯大新發展動能。黃河科技產業園專案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一期10家企業入駐,二期6家企業簽約,涵蓋手機整機制造、智慧穿戴、藍芽電子、航空零部件精加工等門類,實現了全產業鏈引進;黃河三角洲大資料產業園示範專案數字產業園A區已投入使用,山東易迅科技、阿里巴巴、豬八戒網等69家企業入駐辦公;黃河三角洲雲計算大資料中心已安裝4700臺伺服器,年內伺服器總數將達1萬臺,成為京東雲全國第四資料中心節點,為企業研發提供“雲、網、數、端”綜合服務。高新區醫養健康產業園關聯企業達100餘家,規上企業增加值增速連續三年達到20%以上。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發展活力更加充沛

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創新體制機制,構建開放格局,不斷釋放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

改革攻堅加速推進。20項重要改革事項中,已出臺改革方案18項。濱州市智慧城市指揮運營中心,一期完成5個系統接入工作,打通36項資料需求,實現4.1萬路影片匯聚共享,初步實現執行監控、監督指揮、聯勤聯動的智慧城市指揮運營體系。

制度創新持續最佳化。建立“融投管退”資本運作模式,有效整合市級經營性資產,推動資源最佳化整合,國企改革效能全面釋放。截至8月底,市屬國有資產總額、營業收入、上繳稅金分別同比增長9%、101%、17%;國有資產保值率為100.6%。實施開發區執行效能提升工程,落實改革“回頭看”三張清單,主責主業更加聚焦,發展活力更加充沛,1至8月份,開發區畝均稅收、利用外資、外貿進出口分別增長44.18%、107.67%、23.36%。

開放平臺多元發展。博興內陸港獲批全省首家跨網監管和使用“鐵海E通”系統的改革試點,實現內陸港出口轉關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拓展對外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新增外貿實績企業170家,海外倉數量達11家,跨境電商貿易額達9.7億元。

“83”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濱州全新城市品牌體系釋出。

城市品牌更加響亮。釋出“智者智城 志在濱州”城市宣傳口號、“濱州之帆”城市品牌LOGO、“小虎濱濱”城市IP形象等全新城市品牌體系;成功舉辦第二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濱州分論壇、2021汽車輕量化高階應用發展論壇等活動,圍繞魯港經濟合作洽談會、山東與世界500強連線等活動開展多層次對接招商,“智者智城·志在濱州”城市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發展基石更加穩固

全市農業產業發展高質高效,鄉村建設行動全面啟動,鄉村振興實現了“量”的突破、“質”的提高。

農業發展逐步壯大。全市夏糧種植面積、單產、總產同比分別增長3.92%、2.2%、6.22%,均創歷史新高。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407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達78家,數量列全省第5位。累計新增發放“魯擔惠農貸”24.5億元,助力4363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爭創小麥、肉牛兩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叢集,濱城區(小麥)、惠民縣(小麥)、陽信縣(肉牛)已列入2021年優勢特色產業叢集專案建設支援範圍。

農村環境有力提升。全市累計投入資金4.76億元,拆除路域和農村私搭亂建6070處,清理廢舊房屋及殘垣斷壁6661處,城鄉環境不斷改善。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實施農民收入“四增”工程,上半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4%,列全省第5位,其中農村居民收入增長14.6%,列全省第7位。

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發展氛圍更加濃厚

順應市場主體期待,全面提升政務服務,強化要素配置,完善惠企政策,“濱周到”服務品牌進一步擦亮。

政務服務更加便利。我市政務服務和數字政府建設半年分析評估,綜合得分位列全省第6名。落實承諾容缺、並聯審批,累計並聯辦件2216件,列全省第3位;探索實行中介服務市場化改革,建立全國首個跨省中介“城市聯盟”,“中介超市”入駐中介機構1609家、專案數量3200餘個,均列全省第1位。

要素配置更加合理。堅持“要素跟著專案走”,突出最佳化土地資源配置,開展閒置土地清理盤活專項行動,批而未供土地處置比例162.31%,列全省第1位;閒置土地處置比例136.27%,列全省第2位,提前完成省定年度任務。爭取專項債券255.35億元,發債217.57億元,助推189個重點專案建設提速提質提效。

惠企政策更加精準。惠企通服務企業平臺正式上線執行,梳理有效惠企政策3.96萬條,完成“政策庫”搭建,實現惠企政策與企業之間的雙向精準匹配。創新“聯絡、交流、服務、保障”方式,構建起濱州籍在外人士服務機制。

民生保障大幅提升,發展福祉更加普惠

我市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民生工程。

民生保障走在前列。社保、醫保、低保水平居全省第一方陣,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303.52萬人,居民和職工普通門診及住院報銷待遇均居全省前三位,城鄉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66元、667元。

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研究出臺了《關於深化改革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四名”引育工程,共引進名校4所、名校長5名,培育名校長、名班主任、名教師500名;今年夏季高考本科上線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7個百分點。

城市品質日趨精緻。入選全省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城市,近三年,共改造主城區老舊小區430個,惠及4.3萬戶;實施打通“斷頭路橋”暢通工程,打通斷頭路30條,改造路口64個;新建城市公園4處,提升改造社群公園9處,新建口袋公園及節點63處,新建步道60.6公里,命名溼地保護小區27處、綠地保護小區45處;黃河公鐵大橋、青田黃河浮橋、濱州黃河浮橋向濱州籍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推行主城區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內部停車場免費錯時開放,主城區新增停車位16105個,市內停車位總數達到19萬個,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我市“83”工程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源自於市委定位“走在前列、全面開創”的系統謀劃、科學設計,八個方面重點工作立足長遠發展,瞄準主要矛盾,聚焦突出問題,堅持靶向施治;“三重”事項系統匹配、相互支撐,形成了從思路到措施、從目標到責任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生動局面;得益於各級各部門“勇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改革決心、創新舉措,全市上下認識一致、方向一致、行動一致,從政策把握、機制創新,到平臺建設、市場手段,實施了一批顛覆式、重塑性的改革事項,全面深化改革成為濱州發展的“主推力”;展現出廣大幹部“能成行”的強烈自信、“戰拼搶”的攻堅姿態,盯緊靠牢、一線作為,始終保持“高標準、快節奏、抓具體、在狀態、有韌勁”的工作作風,韌性實幹、攻堅克難,推動各專案標任務落地見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037 字。

轉載請註明: “83”工程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