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緣何辭職

光明日報駐維也納記者 焦授松

當地時間10月9日,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宣佈辭職,同時提議奧地利外長亞歷山大·沙倫貝格接任總理,該提議將由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同意後生效。

庫爾茨辭職的導火索是近日他因涉嫌“背信、腐敗和賄賂”遭到奧檢方調查,調查人員搜查了庫爾茨的住所、總理府辦公室、人民黨黨部、財政部等地,搜查內容包括可追溯至2016年年初的電子郵件、資料儲存裝置、伺服器、手機和膝上型電腦。根據檢方的說法,庫爾茨2016年至2018年從擔任外長到人民黨黨首再到總理的過程中,財政部涉嫌使用公共資金為一家民調機構支付廣告費,以製作對庫爾茨有利的民意調查結果並在媒體上不斷播放,從而營造有利於庫爾茨的選舉氣氛。

奧地利國會原定於10月12日召開特別會議,發起對庫爾茨的不信任彈劾,若國會半數以上支援不信任案,庫爾茨將被迫下臺。從當前局勢看,庫爾茨若不主動辭職,國會透過不信任案迫使其下臺是大機率事件,屆時人民黨-綠黨執政聯盟將破裂,他所在的人民黨將失去執政地位,奧地利將面臨在野黨重新組閣、重新大選或由總統任命臨時內閣等可能性,政局的不確定性將大大增加。此間分析認為,儘管庫爾茨前一刻還堅決否認所有指控並宣稱不會辭職,但迫於黨內和輿論壓力,他不得不做出辭職的決定,此舉相當於犧牲個人總理職位而使人民黨的執政地位得以繼續。不過,此次辭職不代表庫爾茨政治生涯的結束,他還將留任人民黨黨首和議會黨團領袖。

被庫爾茨提議接任總理職位的沙倫貝格出身外交官家庭,有著20多年的外交經驗,曾擔任奧地利駐歐盟代表團官員、奧地利外交部發言人等,並從2019年開始在比爾萊茵領導下的過渡政府擔任外交部長。沙倫貝格與庫爾茨不僅都有擔任外長的經歷,更重要的是兩人同屬人民黨,且私交甚篤,沙倫貝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庫爾茨將他當作親信。這也被認為是沙倫貝格成為2019年庫爾茨重新贏得大選後唯一留任的政府部長的原因。輿論分析認為,沙倫貝格接任總理後,奧地利的外交、內政等各方面政策不會有太大調整,而是會延續庫爾茨政府的政策。一方面,沙倫貝格與庫爾茨在奧政府最為關心的外交問題,諸如移民難民、歐盟的團結統一、西巴爾幹國家入盟等問題上思路一致;另一方面,在內政問題上,退居幕後的庫爾茨仍將對沙倫貝格政府的決策施加影響。

現年35歲的庫爾茨2017年當選奧地利總理,但在2019年就因為受到“伊比薩事件”(秘密影片曝光了時任奧地利副總理施特拉赫的政治腐敗醜聞,直接導致奧地利執政聯盟瓦解)的牽連而遭到國會彈劾下臺,成為奧地利在位時間最短的總理。隨後,在當年進行的重新大選中,人民黨勝出,庫爾茨再度當選總理。此番辭職讓庫爾茨不僅成為奧地利歷史上首位兩次下臺的總理,也讓他兩度成為奧歷史上“最年輕”的前總理。

  (光明日報維也納10月10日電)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1日 16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94 字。

轉載請註明: 奧地利總理庫爾茨緣何辭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