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假與往年有很大不同——普惠性託管班在全國多地推出。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武漢、南京……至少十幾個城市已出臺暑期託管服務政策,有的早已開設託管班。有的地方開放報名後名額不到1分鐘就“秒光”。暑託班能否安放“出籠的神獸”?
暑期託管班漸次落地
一些地方初步“試水”。
2日,北京市教委表示,將正式啟動學生暑期託管服務,具體將由各區教委組織面向小學一年級至五年級學生的託管服務。很快,北京東城區有學生家長在微信群收到學校通知。5日,西城區某學校通知家長,可以報名暑期託管班了:託管服務分兩期,每名學生限報一期;託管時間為早上8點半至下午5點半。
還有一些地方的實踐已開展多年。
7月5日一早,小學生鮑靜軒走進上海徐彙區的一家託管班,一名大學生給班上的孩子們專門設計了淺顯易懂的教學卡片。“我記住了鴉片戰爭,這是我還沒學過的知識。”鮑靜軒說。
據瞭解,早在2014年,上海就正式創辦小學生愛心暑託班,除2020年因疫情原因停辦外,已累計開辦暑託班2382個,服務小學生超18萬人次。
6日上午,在武漢市武昌區秦園路社群青少年暑假社群託管室,50名小朋友邊聽邊捏,創作著自己喜歡的泥塑。
7月5日,孩子們在武漢市秦園路社群託管室上課。新華社發(伍志尊 攝)
近年來,武漢市每年都會開設300多間社群託管室,每年有近2萬人參加。6月30日啟動報名以來,已有超過9000名小學生報名。首批114間市級託管室已於7月5日正式開放。
教育部通知明確,託管服務堅持自願不強制。從各地公佈的舉措可以看到,託管班主要面向當地小學生。一些地方還將留守兒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殘疾兒童等,作為優先或重點服務物件。
關於收費,教育部要求堅持公益普惠原則。不少地方提出“公益性”“全部免費”或“不收取費用”,有的則只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免費。有的地方收取費用,每期從360元到600元不等。
在人員安排上,各地多以招募的志願者為主。對參與暑期託管服務的教師、管理人員等,也有地方提出在考核、評優等方面予以體現。
“這是很好的惠民措施,確實能為家長解決後顧之憂。”北京家長王女士認為,與保姆和校外機構相比,學校託管更安全、經濟,對於普通工薪階層是個福利。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唐科莉曾就歐洲國家的託管服務做過相關調研。她說,支付得起、優質的“課後託管服務”有助於兒童的社會、情感、認知發展及促進社會融合。
以看護為主
有的地方名額不到1分鐘就被搶光
這幾年暑假,武漢家長華麗都會把兒子送去託管班。她和愛人都要上班,孩子放假後無人照看,培訓機構收費較貴,“公益託管室免費又安全,孩子還能學到知識,挺省心的。”
據武漢市武昌區秦園路社群副主任黃靚介紹,今年社群託管室計劃招生50人,但報名近百人。由於疫情防控要求,加之場地人員有限,不能滿足所有孩子需求,目前只能採取分時分班措施。
7月5日,2021年武漢市青少年暑假社群託管專案啟動。新華社發(伍志尊 攝)
上海徐彙區漕河涇街道團工委副書記王驊說,兩期暑託班共160個名額,自開放線上報名後不到1分鐘就被搶光。家長劉女士說,“天天緊盯公眾號,才幸運‘秒’到了名額。”
一些家長擔心暑託班淪為補習班或作業班,對此教育部通知要求,要合理安排暑期託管服務內容,應以看護為主,開放教室、圖書館、運動場館等資源設施,合理組織提供一些集體遊戲活動、文體活動、閱讀指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作業輔導等服務,不得組織集體補課、講授新課。
一些地方推出各類舉措。上海今年參與愛心暑託班的單位增加到14家,這些單位會“帶課進班”或“配送課程”,提升知識性和趣味性。
比如,主辦方委託華東師範大學開發了黨史主題課程;上海市衛健委負責“衛生健康專題課程”,由青年醫師講師團、青年醫護工作者代表“送課進班”。綠化市容、水務、市場監管、體育等單位則分別“配送”環保公益、食品安全、體育培訓等課程。
在場地選擇方面,各地目前主要採用學校承辦、社群託管、盤活資源等方式。一些地方也將日常託管場所直接轉變為假期託管地,最大限度利用場地。
武漢的託管室主要依託全市各級團組織在社群建設的1000餘個青少年空間。共青團武昌區委副書記葉壯說,把託管室建在社群,主要是考慮離學生家近,接送方便。另外,也有助於拉近與居民的距離。
在秦園路社群青少年暑假社群託管室社群黨群服務中心青少年空間,200多平方米的託管室配有課桌椅、電子鋼琴、投影儀等裝置。黃靚說,平時這裡是“4點半學校”,每天有20名學生放學後來寫作業。到了寒暑假就成了假期託管室。
部分上海家長表示,希望愛心暑託班能更多放在中小學校園內。“學校對於封閉式管理最有經驗,校園周邊環境安全性也較高。另外,校園內的體育鍛煉、科創、音樂、美術等器材資源也與學生最為適配,在學校上課,家長是最放心的。”家長周女士說。
還有哪些配套措施需要加強?
辦好託管班,人員、資金等要素至為關鍵。
此前,有人擔心暑期開班,老師的休息時間和權益無法更好保障。“老師們日常工作達十幾小時,每天5點出門,晚上七八點下班,全靠寒暑假緩口氣。”
在現實操作中,一些地方透過招募志願者、選派青年社工等方式,來解決師資方面的困難。
“大手牽小手”,是上海小學生愛心暑託班的特色。今年上海招募超過12000名學生志願者,確保暑託班按師生比1:5配備工作人員。2014年以來,參與的大中學生志願者已超6萬人。
在漕河涇街道辦學點,上海電力大學大二學生徐暢準備了美術課程,她很喜歡和小朋友玩,“我以後想做老師,所以先借著暑託班積攢些經驗,提前體驗下。”
王驊介紹,漕河涇街道辦學點每班配有5名大學生志願者、2名高中生志願者,再由街道統籌選派一名青年社工入駐,形成“5+2+1”師資模式。“暑託班不僅要帶給孩子們快樂,也可以成為大學生、高中生的實踐平臺。”
在經費方面,目前有些地方由財政部門核撥課後延時服務經費,有些則由市總工會承擔。一些地方在公益看護基礎上,必要費用由家長承擔。
共青團武漢市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逐漸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家庭支援”的資源調配模式。由政府劃撥專項經費,教育、公安、衛健等多部門共同參與,共青團具體負責。
上海的愛心暑託班規定,必要的午餐、保險、活動耗材等費用由學生家長承擔,各辦班點原則上按每人每期600元的標準收費。
有家長提出,目前有些公辦暑託服務內容單一。“能組織更多有意義的活動就好了。如果只能待在教室,孩子玩不好,也不能培養興趣愛好,就不想參加了。”另有家長提出,目前託管班招收的學生從6歲到12歲不等,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智水平和課程需求區別較大,普惠式託管在精準化服務上還有提升空間。
也有專家建議,暑託班不能代替家庭應承擔的教育之責,家長可藉助暑託班情況瞭解孩子興趣所在,科學合理安排暑期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