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現攀比心理怎麼辦?聰明父母用5個辦法,很管用
爸爸的行為可能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推波助瀾的作用。明智的爸爸應該學會質樸,以此來督促孩子養成樸素的生活習慣,自覺抵制各種名牌的誘惑。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變得喜歡攀比。尤其是獨生子女,攀比之心更強烈些。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獨生子女中,有20%的孩子存在著較強的攀比之心。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孩子“別人有的東西我也要有”的心理的呢?
1.孩子的好勝心和攀比欲
爭強鬥勝是人類的天性,孩子對於這種天性更是毫不遮掩,就連體育運動都要講究輸贏,何況古語有云“成者王侯敗者寇”。其實,孩子有好勝心是很正常的心理現象,如果父母利用得當還能夠激發孩子力爭上游,在某個領域取得出色的成就。
因此,很多孩子從小就被大人們灌輸競爭意識,小到誰最先吃完一碗米飯,大到誰在班裡得到的小紅花多,生活處處都是比較,孩子們也在比較中發現自己的差距,進而透過努力去縮小這種差距。
2.父母的虛榮心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們在教育中的慣用套路也是比較。“你看別人家孩子多優秀,你怎麼就不能學學。”這是很多父母在生活中常常教導孩子的話。
因此,有些父母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報班報課,自己孩子也不能落下,父母的虛榮心和攀比欲也在無時無刻地影響著孩子,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就習得這種能力。
攀比是一柄雙刃劍,正確的引導可以擴大孩子的進取心,錯誤的方式也會讓孩子由天使變成惡魔。
1.不能大驚小怪,無端制止
當父母聽到孩子說“他有,我也想有”的時候,應該先是直接的點頭表示贊同或者共情。看到別人擁有美好的東西,自己也想擁有是孩子正常的反應。
2.父母要引導孩子分清羨慕和喜歡
羨慕和喜歡是兩個不同的感受,因此,父母要引導孩子當看到別人有某樣東西時,首先要考慮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件東西,如果真的喜歡,能發揮它的價值,這筆投入就是有意義有價值的,如果只是單純羨慕就要考量獲得這件東西的意義了。
3.父母要和孩子共同面對攀比帶來的失落感
當孩子面臨一些無法彌合的落差感時,思維可能會進入極端,會埋怨自己的出身,抱怨社會。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和孩子站在一塊,嘗試著讓孩子去理解這個世界執行的邏輯,正是每一個不同的個體勾勒成了多彩的世界,幸福感取決於個人對自己所擁有事物的珍惜程度,可以不停追求,但是要跟隨內心的聲音,而不是別人的追逐。
4.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所有得到的東西都需付出代價
讓孩子明白金錢來之不易,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去掙錢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當他體會到金錢來之不易,所有獲得都會付出代價時,也就會試著去考量每一個需求是否真的有必要。
5.父母做好足夠的“自我檢查”。
父母需要經常捫心自問,自己日常的行為、心態是否影響了孩子。是否會不經意的說別人家(經濟)怎麼樣的好或者不好;是否會因為看到孩子眼巴巴的渴望而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準則;是否總是指責自家孩子羨慕別人家孩子……
有句話說的好:“父母是原件,家庭是影印機,孩子是影印件。”雖然對於教育來講有些片面,但是從某些方面還是如實的反應了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一些問題的本質。
因此,面對孩子“他有,我也要有”的心理,父母要做的是合理引導,並且能夠在生活中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