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進步,城市在發展,農村在衰落 。想我一個從農村長大的小子如鯉魚跳龍門般地走進城市,在那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時代是有多麼的艱難,自不必多說。不知不覺作為城裡人已有四十多個年頭了,這個山泉湖河城融為一體的城市儼然已成為我的第二故鄉,是家之所在了。 與四十多年相比,城市的升級和交通工具的改善,城市裡大多家庭都進入了有房有車的時代,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飛快,城市道路四通八達,進城出城非常便利。對於住在農村的人們來說,進城經商購物也不再是什麼稀罕事兒了。鄉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不存在什麼人為的隔離和壁壘,只是兩種不同的生活狀態而已,只要物質條件允許是可以自由切換的。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城鄉二元分隔,農民要進城是很不容易的。記得八十年代初有一部反映農民進城的小說《陳奐生進城》曾轟動一時,是作家高曉聲寫的。那時的鄉村與城市、鄉下人與城裡人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變遷,人們不斷從鄉村走進城市,那些鄉村生活的點點滴滴也伴隨著時間的沉澱,漸漸地變成了記憶。現在有個時髦的詞叫留住鄉愁,留住的是愁,留不住的是過去,是那些純真和美好。現在想來,小時候跟著父親進城,於我而言就是一種莫大的滿足,一種美好的體驗,不啻是一頓物質與精神兼收的饕餮盛晏。
一九七O年代,我上小學的時候,父親在濰北的一所中學當教師,那學校離我家大約三、四十里地,父親平時在學校,週末才回家來。所以,進城一般是在父親回來的某個週六。父親進城的目的主要是瞭解一些政治形勢方面的資訊,他作為一名教師還是很關心政治的。我喜歡跟父親進城,一是可以吃一頓好飯,平時在家基本就是吃窩頭就鹹菜,進城的話可以吃個肉火燒或者肉包子。二是可以開闊眼界,城裡有我喜歡的書店、電影院、動物園等文化娛樂場所,還有車水馬龍 、熙熙攘攘的市井氣息。這些好處,在那物質和精神都很匱乏的年代,對於生活在貧困封閉的農村的我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享受和滿足,進城便是一種誘惑,一種嚮往。每當聽娘說“這個星期天跟你伯(父親)進城吧”,我便像得了獎勵般,心裡美滋滋的,就盼望著父親早點回來好進城去。
那時進城,交通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方便。路是沙土路,沒有公交車,沒有私家車,進城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父親騎車,我坐在腳踏車後坐上。最初父親騎的是一輛老舊的國防牌腳踏車,後來換了輛新的大金鹿腳踏車。從我家到濰坊城裡大約二十里地,騎腳踏車的話要一個小時的時間吧。出村西門不遠有條沙土路一直往南去二里,經過北楊村,就到了白浪河大拐彎的地方(這段河道現在已改造成景觀河了,叫北辰溼地),要上到河堤上走一段,然後下河堤從杏塚子村中街裡穿過,繼續沿著河堤下的沙土路一路向南依次經過東賈莊村、沙窩村、則爾莊村便到了濰坊城北,然後下到白浪河堤內,沿著一段古城牆騎行一百來米,穿過河上小橋,上坡就到了濰坊城裡(西城——現在的濰城區)。
坐在腳踏車上其實一點都不舒服,那時的腳踏車不像現在這麼好,後座很硬,尤其是大金鹿車後座是那種方格狀鐵座,屁股坐上去硌的生疼,我那時還小,跳不上車去,父親先把我抱到後座上,我兩腿分叉朝前坐著,雙手抓著前座的彈簧,一路顛簸,煞是煎熬,就盼著早點到城裡。路上行人不多,不時會遇到騎腳踏車的或趕馬車的,路邊種的多是些洋槐樹,河堤坡上種的多是紫穗槐,夏季鬱鬱蔥蔥的,風吹過,紫槐花香氣馥郁,撲面而來,倒是頗有些提神醒腦的作用。
寒來暑往,這條進城的路也不知走過多少回,那崎嶇的沙土路,凹陷泥濘的車轍,青灰色的略顯寂寥的村莊、街巷,高高的白浪河堤,都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記憶裡,雖然幾十年不曾再走過這條路,但腦海裡始終是她以前的模樣。
閒話少說,且說進得城來第一站便是和平路北頭的老街,街不寬,人車混行,熙熙攘攘,車水馬龍的感覺,我坐在腳踏車上看著兩邊的光景,看著擦肩而過的人流,體驗著在農村沒有的熱鬧和繁華,滿滿的新鮮感和滿足感,尤其是看著城裡的小孩騎著腳踏車在人群裡如蝴蝶穿花般飛快的穿行,那旁若無人的神態,真是瀟灑極了,我好羨慕他們,就想著那一天自己也能騎上腳踏車在這城市的街道上肆意放飛自我,那該是多麼美妙的感覺啊!
穿過這條老街沿和平路向南不遠就到了新華路書店了,父親把我放到書店就去辦自己的事了。這個書店應該是當時最大的書店了吧,書店往南是濰坊百貨大樓,往西走不遠就是新華電影院。我喜歡在書店的感覺,喜歡隔著櫥窗看裡邊的小人書——連環畫,望著架子上的大部頭小說,那種欲求之而不得的心情實在難忘。我從小就喜歡看書,無論是連環畫還是小說,只要是能認字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便如飢似渴、囫圇吞棗的看下去,所以也養成了不好的讀書習慣,一味圖快,不求甚解。但喜歡看書確是一個優點,所以大概在小學四年級以前,我看過的小說就很多了,那個年代流行的紅色小說基本都看過,像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戰鬥的青春、烈火金剛、苦鬥、野火春風斗古城、苦菜花、迎春花、漁島怒潮、風雷、金光大道、豔陽天、在田野上前進…一大串的書單,不過沒讀四大名著確實是遺憾,因為那時候既買不到也借不到那些書。所以,我的文學啟蒙就是從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林海雪原、苦菜花等這些大眾文學作品開始的,受益匪淺。
一個人在書店裡流連,那些五彩斑斕的小畫書和各色書籍讓我一飽眼福,讓我著迷。等父親辦完事回來,一般會給我買一本自己喜歡的小畫書帶回家,這是我進城最大的收穫,也是最值得高興的一件事。記得有一本小畫書叫井臺風雲,是父親讓我自己挑選的,買了就有點後悔,因為那本小畫書的確不太好看,只是看封面感覺很動人就買了,這包裝真是很重要啊,哈哈…
在城裡飯店吃頓飯也是我很期待的。記得父親帶我吃過朝天鍋,是城裡(現在屬濰城區)的一家臨街飯鋪,門面不大,進門就看見一口熱氣騰騰的大鐵鍋,鍋裡燉著肉,吃客就圍坐在大鍋周邊。這吃朝天鍋是老家的傳統特色,簡單說就是吃餅卷肉+喝肉湯。餅是我們地方特色的烙餅,卷肉自選,有豬頭肉、舌條、肥腸等,價格不同,肉湯隨便喝。我第一次吃得大概是豬頭肉的吧,父親吃得是卷肥腸,這是他最愛吃的。除了朝天鍋,還有吃過的就是肉包子和肉火燒。肉包子是春陽飯店的,吃包子的人很多,要排隊。肉餡發麵大包,很好吃,到現在似乎還記得那包子的味道,可惜那飯店已經沒了,印象中就在南關吧,離火車站不遠。
進城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去街頭的宣傳欄看一些圖片新聞。印象最深的是在和平路中段吧,有一個宣傳欄,看的是中國女子乒乓球隊奪冠的圖片,不知是哪一屆了,但記住了鄭敏之、林慧卿和胡玉蘭,她們打球的英姿和獲得冠軍為國爭光的自豪形象至今記憶猶新。
那時候難得進鞝城,鄉下人不逢年過節或是進城趕大集做點生意,一般是不進城的,在鄉下人眼裡進城是閒人才乾的事,而且進城要花錢消費,那年代人們最缺的就是錢,所以鄉下人進城算是挺稀罕的一件事兒,而現在進城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兒了。對我這整日裡生活在城市的人,就更不算什麼事兒了,進城不進城的已經沒多少感覺了。如若有點感覺,大概是在週末外出堵車的時候吧。
不一樣的時代,不一樣的生活,人生只有來路,沒有歸途。
壹點號 虞熙白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