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眼看到中國的鉅變”

“我親眼看到中國的鉅變”

巴勒斯坦駐華大使法里茲·馬赫達維近照。海外網 付勇超攝

“我親眼看到中國的鉅變”

巴勒斯坦民眾在二〇二〇年八月宰牲節期間參加節日遊園活動。裡澤克攝(新華社發)

“我親眼看到中國的鉅變”

吟詩歌、寫書法、看電視劇……探索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巴勒斯坦駐華大使法里茲·馬赫達維樂在其中。

近日接受人民日報海外網專訪時,馬赫達維表達了進一步加強兩國人文交流的強烈願望,“我們要為兩國人民直接交往創造更多平臺和渠道,讓更多巴勒斯坦學生到中國留學,讓更多中國遊客到巴勒斯坦旅遊。”

“看到中國道路的優越性”

對地處亞洲另一端的中國,包括馬赫達維在內的很多巴勒斯坦人有“近如比鄰”的特殊好感。中國是最早支援巴勒斯坦人民正義事業、最早承認巴解組織和巴勒斯坦國的國家之一。馬赫達維表示,從1955年萬隆會議起,巴中之間就開始相互支援,“中國追求民族獨立解放的經驗為巴勒斯坦提供了寶貴借鑑。”

隨著上世紀70年代巴勒斯坦學生赴華留學,巴勒斯坦人對中國的認識不斷加深。在課堂裡、在生活中聽說過無數次的中國,究竟什麼樣?1986年首次來華前,馬赫達維就希望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30餘年間,一次次赴華之旅,一次次重新整理他對中國的認知,“我親眼看到中國的鉅變”。

馬赫達維說,靠自己養活14億人口、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社保體系,每一件都絕非易事,但中國做到了。中國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國社會超強的凝聚力,也讓馬赫達維讚歎不已:“中國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世界上沒幾個國家能做到。中國共產黨很好地領導了人民、履行了職責。我深深感受到中國人對國家發展的認同是發自內心的,我看到了中國道路的優越性。”

對中國文化的瞭解,使馬赫達維對中國發展壯大的世界意義有更深思考。在他看來,擁有5000多年文明的中國,帶給世界的不僅是工業產品、高科技產品,更是文化和觀念。“中國和阿拉伯世界在歷史上都對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我們不會因此覺得高人一等。”馬赫達維表示,尤其是中國和巴勒斯坦這樣飽經磨難的國家更是堅定主張文明是平等的,相互尊重是對待不同文明的應有態度。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所有國家都坐在一條船上,因此各國要多講尊重合作,少講衝突對抗。

“中國充分彰顯大國擔當”

和中國打交道的30餘年,在馬赫達維的人生裡留下了太多值得回憶的故事,但他總說:“我與中國的故事很長,還有待書寫。”毫無疑問,在馬赫達維的中國故事裡,巴中攜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會留下最難忘的一筆。

今年2月,馬赫達維曾表達對中國抗疫的支援:“我們與中國站在一起,因為中國在歷史上一直與我們站在一起。”一直留在中國的馬赫達維,不僅對14億中國人在疫情中遭遇的一切感同身受,還有一份來自國際視野的獨特觀察。馬赫達維說,防疫期間中國政府每天都透過郵件等方式和使館保持聯絡,更新疫情動態、分享疫情防控經驗,“這是我們外交官們最看重的,這樣的舉措保證了疫情資訊的公開透明。”另外一點讓馬赫達維感觸頗深的是,儘管疫情一度按下正常生產生活“暫停鍵”,但中國始終保持社會有序運轉,“每週我和妻子去購物時都發現商場物資充足,巴勒斯坦在武漢的留學生們也反映生活很有保障。”

馬赫達維見證了中國抗疫鬥爭的每一步,深知中國抗疫經驗的寶貴价值。“很多國家都在學習中國抗疫經驗。”馬赫達維表示,巴勒斯坦也效仿中國,採取了嚴格的疫情防控措施。這意味著巴勒斯坦原本並不發達的經濟會遭受嚴重衝擊;為補貼在疫情中失去生計的民眾,政府也要承受額外負擔……儘管面臨種種困難,但中國樹立的榜樣在前,巴勒斯坦做出了取捨,因為公眾健康是第一位的。

馬赫達維說,巴勒斯坦不僅從中國抗疫經驗中受益,還得到了中國的智力支援和物質援助。中國第一時間向巴勒斯坦提供醫療物資援助、兩國專家多次舉行影片經驗交流會、中國醫療專家組赴巴支援抗疫一線……中國對巴勒斯坦抗疫的幫助,一件件都留在了馬赫達維和很多巴勒斯坦人心頭。“現在正是需要各方團結合作的時候,指責推諉戰勝不了疫情,中國充分彰顯了大國擔當。”馬赫達維說。

“跟中國深化合作意義重大”

“希望在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下,讓疫情在今年底前成為歷史。”馬赫達維迫切盼望疫情的陰霾早日散去,巴中兩國的一系列合作專案能夠儘早開工。

馬赫達維說,巴勒斯坦要留得住人,就必須讓人們相信這個國家有未來,要實現經濟發展,要提供就業。而在巴勒斯坦實現國家發展的程序中,跟中國深化合作意義重大。近年來,巴中合作穩步推進,目前在積極推動教育、旅遊、經貿等多個領域的新合作專案落地。

馬赫達維對早日達成巴中自貿協定寄予厚望。2018年10月,雙方正式啟動談判,簽署自貿協定將進一步密切雙邊經貿關係,為兩國企業和人民帶來更多利益。巴勒斯坦有精美的手工藝品、有上千年製造史的納布盧斯香皂、獨具特色的死海產品,“希望有更多巴勒斯坦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待疫情散去,馬赫達維歡迎更多中國遊客走進巴勒斯坦。“2019年中國遊客出境遊人數達1.55億人次,哪怕其中能有10萬中國遊客到巴勒斯坦待上一星期,情況都會大不相同。”馬赫達維認為,中國遊客的到來不僅會帶動巴勒斯坦旅遊行業發展,還有利於促進兩國民心相通。馬赫達維說,第三方渠道往往容易造成歪曲和誤解,兩國民眾之間需要透過直接交流加強相互瞭解。目前有不少中國媒體開通了阿拉伯語頻道,兩國也開展了圖書互譯出版等交流專案,希望旅遊能夠成為拉近兩國民眾心靈距離的又一個渠道。(海外網 毛 莉 任天擇)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年10月26日 第08 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206 字。

轉載請註明: “我親眼看到中國的鉅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