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駐布魯塞爾記者 劉 軍
日前,一支5萬多人的隊伍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主要街道上緩緩前行。如果不是天空中直升機盤旋發出刺耳的轟鳴聲,街頭巷尾大批防暴警察緊張地準備著,人們大概會以為這是在舉辦什麼慶祝活動。但實際上,這是一次反對政府實施抗疫措施的示威遊行。近兩個月來,此類示威遊行在布魯塞爾已經發生5次了。
比利時警方表示,示威者來自歐洲各地,他們到“歐盟首都”來抗議政府未充分徵詢民眾意見就採取防疫措施的“不民主”。令人驚訝的是,數萬示威者幾乎沒有人戴口罩,或採取任何防疫措施。
遊行隊伍與防暴警察發生了衝突,一些示威者強行闖入歐盟機構大廈,歐盟對外行動署的部分建築物受損。一些店鋪、地鐵站和車輛被縱火焚燒。警方不得不使用水炮和催淚瓦斯驅散人群,數十人被警方拘捕,多名警察和示威者受傷。
此次示威遊行活動假“自由”之名,“不出意料”地以打砸搶燒結束,在此間社會各界引發震驚。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博雷利在社交媒體上強烈譴責有人利用民主賦予的自由權利,在布魯塞爾採取“毫無意義的破壞和暴力行動”。比利時首相德克羅也透過社交媒體指出,“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自由,但我們的社會永遠不會接受盲目的暴力,尤其是針對執法的暴力”。他強調,將起訴參與打砸搶燒的示威者。
此間輿論認為,示威遊行是法律賦予的“遊戲規則”,本無可非議,但近期的示威活動顯示,目前歐洲的社會經濟發展面臨深層次危機,而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社會矛盾和負擔。在此背景下,各種勢力和群體紛紛登場刷存在感,推波助瀾。比利時警方透過監控影片發現,遊行隊伍中有來自法國、比利時和一些東歐國家的極右政黨和新納粹政黨的頭目;此外,“一些經常在各國示威遊行隊伍中出現的‘常客’此次也混在示威人群中”,這些人著裝一致,打著橫幅,是最積極的“打砸燒分子”。疫情暴發以來,歐洲極右政黨大肆利用疫情造成的公共衛生危機和社會問題,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具有極強的蠱惑性。極右政黨不僅反對政府的防疫政策,而且鼓吹種族主義和排外主義,將社會問題的根源一股腦推給疫情和移民,比利時極右分子甚至向國家防疫委員會的病毒專家發出死亡威脅。有西方學者表示,自由和民主被歐洲人奉為圭臬,是歐洲社會的價值觀,現在卻已被極右政治勢力綁架,成為宣洩對社會不滿的工具。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兩年多來,歐洲一直是疫情高發區,多國正面臨第五波疫情的衝擊。歐盟作為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區域性組織,防疫政策不完善,管控措施不統一,疫苗分配不平均,各成員國抗疫基本上是“單打獨鬥”,疫情往往此起彼伏。當前,歐盟以旅遊和服務性產業為標誌的民生產業面臨極度困境,大量人員失業。底層百姓的民怨助長了極端個人主義和反社會思潮的膨脹、氾濫。所以,人們時常看到一種令人無奈的現象:當某個歐盟成員國採取“比較嚴格”的防疫措施後,不少當地人就湧向防疫措施相對寬鬆的鄰國,購物、旅行、度假。這樣的行為不僅給鄰國造成巨大的防疫壓力,而且很容易造成病毒傳播、殃及自身。
人們注意到,此次5萬多名來自歐洲各地的示威者幾乎不戴口罩或未採取防護措施,就是要以此彰顯對社會的反抗。顯然,如果示威者中有新冠病毒感染者,後果將十分嚴重。這種做法是對他人人權的侵犯,是對生命權的褻瀆。
此間還有輿論指出,個人主義如果僅僅強調個人自由而置其他人的自由於不顧,那就是對自由和民主的褻瀆和威脅。不得不說,個人自由至上的觀念長期在歐洲大行其道,已經使部分人走向極端,到了走火入魔、訴諸暴力的地步,即使是面對肆虐全球、奪命無數的新冠肺炎世紀疫情,即使是會傳播病毒、危及他人生命健康,仍我行我素。而且,這樣的極端個人自由主義者往往還沉迷於反智主義思維,排斥和反對科學抗疫的理念和措施。一名示威者就聲稱,不願讓自己的孩子接種疫苗,因為強制接種疫苗剝奪了孩子的自由,對其健康成長不利。還有示威者表示堅決不接種疫苗,認為感染新冠病毒後可以產生抗體,一勞永逸。有的示威者甚至聲稱“不自由,毋寧死”。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世紀瘟疫,大多數歐洲人是理性和理智的。他們積極配合政府的防疫要求,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自覺地放棄一些“自由權利”,如減少外出看電影、聽音樂會、家庭聚會,在公共場合戴口罩、勤洗手,甚至改變了握手和貼面禮的傳統習慣。他們並不支援這種示威遊行。歐盟區一位被迫打烊的店主對媒體表示,示威者宣稱“為自由而戰”,卻要求政府和其他人服從他們自己的意願,這種極端個人主義行為會導致社會成為一盤散沙。有西方學者撰文表示,自由固然重要,但生命是第一位的。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暫時放棄一些“自由”是公民的義務和責任。
此間有評論指出,抗擊疫情是對歐盟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驗。歐盟應將主要精力放在疫情防控和儘快恢復經濟上,制定出完整、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措施,儘快讓更多人過上安全健康、安居樂業的穩定生活。也只有如此,形形色色“假自由之名”的活動才會越來越少。
(光明日報布魯塞爾1月27日電)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28日 1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