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蹲椅子,市民扎馬步...這樣的核酸取樣亭,一言難盡
目前,全國多個城市陸續實施
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
核酸取樣亭
成為最基礎的常規取樣點
上海普陀區一核酸取樣工作站
但是這幾天
一些城市設定的取樣亭
因為設計上考慮不周
出現了一些尷尬的場景
比如
核酸檢測屋視窗有兩個小洞
是留給大白伸手操作使用的
但設計高度卻一言難盡
▽
取樣人員只能配合洞口高度
或扎馬步半蹲站立
或蹲在椅子上
勉強湊合
而且,取樣人員兩隻手的
活動空間有限
取樣時要一直架著
▽
容易疲勞不說
還不能清楚地看到
被取樣者的喉部
效率也降低很多
還有設計掛在窗外的消毒罐
使用起來難度更大
▽
取樣人員要擰著身子
反手才能夠到
被取樣的市民也不好受
▽
大部分人需要大幅度屈膝、彎腰
同樣採用“扎馬步”的方式
才能配合完成取樣
還有人表示
小孩子取樣更加困難
▽
有的身高完全不夠
需要大人抱著才能取樣
“是個體力活”
由於種種不便
有些取樣人員乾脆直接
把攤位搬到了取樣屋外
網友評論
不少網友認為
取樣亭的設計確實讓人感覺不舒服
還有網友支招
為什麼取樣醫護
會“棄用”核酸取樣亭?
廣州一名三甲醫院護士向記者表示:
“
太考驗醫護人員的手臂長度了,很難做到剛好合適。這個取樣屋只考慮到了防曬、防熱的問題。如果有人往後躲了一下,可能就沒辦法檢測採到,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
此前,記者從國內一家核酸取樣屋生產商處瞭解到,他們生產前主要會考慮正壓系統中風機的型號、手套的材質、紫外消毒燈的適配空間等,但對於是否符合“人體工學”,相關工作人員並未提及。
其實
如何提高取樣效率
方便常態化取樣工作開展是多個核酸取樣亭設計生產企業想方設法要做的事
上海一家向市場供應了400多套核酸取樣亭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取樣口和人們鼻口高度不適配是比較基礎的錯誤。此外,取樣亭作為一個需要符合實驗室安全標準的“可移動的建築”,在很多的細節上,設計難度非常大。比如:
- 取樣亭要防雨、不讓雨水倒灌;
- 要符合室外建築的承重結構,在不平整的地面上也不會傾倒;
- 作為有感染風險的場所,對於板材也有很高的要求,不積塵、不積垢,牆面設計為圓弧角,等等。
安徽省蕪湖市推出智慧化健康小屋,透過智慧掃碼、人臉識別和刷身份證等方式自動採集資訊,也就是說,登記環節前置了,取樣的速度也就隨之提高了,傳統兩人一組取樣的工作模式也變為了僅需一人。
不過,在整個核酸檢測的鏈條上
取樣只是第一個環節
取樣點的佈局規劃、
動態調整也是關鍵
智慧化小屋最大的不同就是加裝了智慧裝置,不僅是登記系統,還能自動監測樣本管餘量。同時,路徑規劃非常重要,樣本有保鮮溫度,及時送走,及早發現。
雖然目前不少地方的取樣工作
還有不盡如人意之處
但是相信相關部門和單位
會加速最佳化調整
更快地讓核酸檢測鏈條上的各個環節
高效運轉起來
也讓取樣操作更“人性化”
讓市民更好地迴歸日常生活!
新民晚報(xmwb1929)綜合華東局、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中國基金報、網友評論
編輯:李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