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張傑(前排左三)在密三密斯光華中學漢語水平考試考點擔任主考並與學校校長(前排中)及全體工作人員合影。 受訪者供圖
近日,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辦,福建省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泉州師範學院、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菲律賓華文學校聯合會共同承辦的2022年菲律賓華文教育線上研習班圓滿落幕。
華文教育對菲律賓華人社會而言,既是傳承中華文化、留住中華之“根”的重要平臺,也是生存發展基礎。多年來,菲律賓華文教育培養了一大批傑出華僑華人,成為中菲兩國友好往來的橋樑紐帶。
傳播文化 一路生花
菲律賓僑中學院分校老師方東環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說:“我在菲律賓從事華文教育已經18年了。回想起在中國,當聽到旅菲華僑戴新民、戴宏達愛國、愛鄉的感人事蹟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捐資建立了‘心谷幼兒園’,支援家鄉南安市第二實驗小學、南安市成功中學、閩南科技學院的建設。我在‘心谷’任教時,所有學生都是免費上學的。正是在愛國華僑的影響下,我開啟了從事華文教育的生涯。”
菲律賓紅燭華文教育基金會諮詢委員張傑說:“我是從2013年開始接觸華文教育的。起初沒有想過會堅持到現在,但看到許多華僑華人不計代價,為華文教育無私奉獻,他們的情懷深深觸動了我。我曾經遇到過一個華校校長,他的學校僅有二三十個學生。儘管學校一直是在賠錢辦學,但他們從來沒想過放棄,堅持聘請老師,給學生開設華語和英文課。因為他們知道,作為當地僅有的一所華校,如果他們停止辦學,那座城市就沒有傳播中華文化的場所了。”
“華文教育是海外傳播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場所之一,這也是我一路堅持下來的原因。”張傑說。
作為方東環老師的學生,孟浩訊說:“我從小接受華文教育。印象最深的是以前讀書時,我學的是簡體字,但有一次在另外一所學校,我看到那裡的學生寫的字和我們不同,複雜了許多,也比簡體字多了很多筆畫。我感到十分驚奇,後來知道那是繁體字。從那時起,我意識到中華文化內涵豐富,值得我一直探索下去。”
“我不僅教授華語知識,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傳播中華傳統美德,教做人做事的道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東環說,“我現在任教於中學,會結合課本內容和現例項子來教學,比如,教學生‘百善孝為先’,要懂得尊敬長輩,孝敬父母。”
學思踐悟 有的放矢
海外華文教育一直以來都面臨一些難題,比如人才匱乏流失、資金困難、管理不善等。新冠肺炎疫情給華文教育帶來了更加嚴峻的挑戰,許多課程被迫轉為線上,但華校網路教學技術尚不成熟,而且海外華僑華人經濟上遭遇困難,大量生源流失,學校運營入不敷出。
方東環表示:“菲律賓華文教育存在師資嚴重缺乏問題。因此許多社團和華教機構紛紛組織師資培訓班,比如,菲律賓晉江同鄉總會堅持數十年開辦培訓班、校聯機構組織線上研習班等,課程豐富多彩,包括教學理論學習、教學方法傳授、遊戲在華語教學中的運用、教材選擇和使用等專題,這些都能從不同方面提升老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能力。我最近參加了菲律賓華文學校聯合會舉辦的第一屆、第二屆線上優秀華語教師分享會,學習如何用電腦上網課,提高線上教學能力。這讓我意識到,要活到老學到老,要學有所思、學以致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已經上了兩年的網課。由於家庭負擔不起學費等原因,學生流失很多,但好在許多華人社團、僑領慷慨捐資,幫助家境貧寒的學生申請補助金,重回華校學習。”方東環說。
張傑表示:“針對師資問題,我們開展了許多培訓,分為學歷培訓和非學歷培訓,有短期培訓和長期培訓多種。一方面,我們請中國的僑辦和漢辦派老師來菲律賓支援教學,另一方面,菲律賓華校聯合會與菲律賓華教中心會派當地願意從事華文教育的學生,到中國接受學歷教育。他們畢業後,會回到菲律賓任華教老師。迄今為止,我們已經培養了將近200名這樣的學生。”
功在當代 利在長遠
從第一所華僑學校創辦算起,菲律賓華文教育迄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
提到自己的學生時,張傑十分自豪:“蔡佳楠參加第三屆華文創想曲作文大賽,榮獲特等獎。柯穎哲經過推薦參加菲律賓華教中心的本土教師‘造血計劃’,赴中國學習,學成後回到母校亞虞山培青中學成為了華文教學骨幹。還有很多學生從華校畢業後,逐漸成長為企業高管,作為華社的新鮮血液,活躍於中菲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各個領域。”
方東環說:“當地接受華文教育的群體主要是土生土長的菲律賓華裔,也有一些菲裔。學習中文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助於他們加深對中國各方面的瞭解,更好地繼承、弘揚中華文化,將來成為中菲文化交流的使者。從現實意義來說,這也有利於他們個人發展,比如為今後從事貿易創造條件。”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在我看來,華文教育是非常偉大的,對我們大有裨益。一方面現在中文的使用範圍廣泛,我們不僅可以在中國使用中文,甚至在菲律賓、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都可以使用,十分方便。另一方面,華文教育能讓我們更瞭解中國。我們學習過古詩、散文、小說、文言文,不論是古代中國著名的詩人、詞人,還是現代文學作家,當我們讀起他們的文字時,橫跨千載,如見其人。” 孟浩訊說。
華文教育不僅促進個體發展,也為中菲兩國各領域交流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有利於增進兩國友誼互信、促進兩國人民相知相交,使兩國和平、進步和繁榮的夥伴關係更上一層樓。
華文教育是海外華僑華人的留根工程。發展華文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張傑表示:“華文教育不僅能夠讓菲律賓民眾更瞭解中國這些年的變化,而且能展現新時代的中國形象。我們的華校已經在菲律賓當地深深紮根、枝繁葉茂,為‘一帶一路’和傳播中華文化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