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70年代,上海先後開行了莘吳線、莘車線和莘龍線。與徐閔線等相比,這三線配車和班次都小得多,因而被老莘莊們親切地稱呼為莘莊“小三線”或“三莘線”。40多年來,70後“小三線”演繹著各自的“進化史”。
1983年郊縣公交線路示意圖區域性:莘莊“小三線”
莘吳線(閔行15路、閔行16路)
1971年
7月1日,北吳線公共汽車線路開闢,自北橋至吳涇。沿途設北橋、新江、西塘灣、塘灣、大河頭、龍吳路、矽酸鹽廠、吳涇輪渡口等站。
1974年公交手冊:北吳線
1976年
北吳線西端終點延伸至莘莊,更名為莘吳線,線長16.5公里。沿途設有莘莊、春申橋、徐家灣橋、顓橋、精神病院、北橋等站,之後循原線至吳涇輪渡口。
1976年公交票價表:莘吳線
1980年代塘灣北吳路上的莘吳線SK640型公共汽車
1992年交通手冊:莘吳線
1996年
莘吳專線開通,自莘莊至吳涇渡口,由公交二汽公司和金球出租汽車公司兩家企業運營。
莘吳專線二汽公司配車
2000年
莘吳線終點站由莘莊(莘東路)調整至莘松新村。
2000年代莘吳線配車SK6113N型(朱達藝 攝)
2005年莘吳專線配車牡丹中巴(朱達藝 攝)
2006年
3月1日,大眾二汽(大眾西南)莘吳專線撤銷。
2007年莘吳線配車JLY6850K型(魏家鈞 攝)
2008年
4月22日,金球出租莘吳專線西端終點由莘莊(莘東路)調整至南輔路西環路。
2008年莘吳線配車ZGT型(廖暉 攝)
2009年
1月1日,莘吳線實行無人售票單一票價。
6月1日,金球出租莘吳專線劃歸閔行客運公司運營,並更名閔行15路,實行無人售票單一票價。
11月1日,莘吳線線路調整為閔行汽車站至塘灣,並更名為閔行16路。
2009年莘吳線配車SWB6105HDP10-3型(魏家鈞 攝)
2009年莘吳線站牌(張淵源 攝)
莘車線(閔行31路)
1976年
10月15日,莘港線公共汽車線路開闢,自莘莊至港口。沿途設有莘莊、春申橋、徐家灣橋、顓橋、上海馬鐵廠、沈家裡、曹行、西康、曹家港、關港、華新社、上糧六庫、港口等站。
1976年公交票價表:莘港線
1981年
11月20日,莘港線東端終點調整至車溝橋,線路長14.825公里,並更名為莘車線。自莘莊沿原線至曹家港後,改設車溝橋、車溝橋渡口等站。
1983年交通手冊:莘車線
1992年交通手冊:莘車線
1995年
ZX莘車線專線車開通,走向、設站與莘車線同(後稱莘車專線)。
90年代莘車線和ZX莘車線站牌(Aizome 攝)
2000年
莘車線終點站由莘莊(莘東路)調整至莘松新村。
2000年代莘車線配車SK6942P型(朱達藝 攝)
2006年
3月1日,莘車專線撤銷。
2008年莘松新村公交樞紐站內的莘車線,配車ZGT型(魏家鈞 攝)
2008年車溝橋渡口終點的莘車線配車DD6103HSC型(張淵源 攝)
2008年
12月31日,莘車線實行無人售票單一票價。
2009年莘松新村公交樞紐站內的莘車線,配車SWB6105HDP10-3型(魏家鈞 攝)
2009年莘車線站牌(張淵源 攝)
2014年莘松新村公交樞紐站內的莘車線,配車SWB6106HG型(張淵源 攝)
2018年
6月2日,莘車線更名為閔行31路,線路走向、設站、首末班車時間均不變,但調整為掛牌定班線路。
2020年車溝橋渡口處的閔行31路配車SWB6868BEV61(S8D)型(陳寒松 攝)
莘龍線(831路)
1978年
10月20日,莘龍線公共汽車線路開闢,自莘莊至龍華,全程14.65公里。沿途設有莘莊、二號橋(莘東大隊)、金家塘(四號橋)、朱行、朱行路、上中路、龍華鄉(長橋新村)、龍吳路(龍華苗圃)、喜泰路、龍華等站。
1983年交通手冊:莘龍線
1992年交通手冊:莘龍線
1998年
因外環線工程中斷莘朱路交通,莘龍線部分路段改道。
2000年
莘龍線終點站由莘莊(莘東路)調整至莘松新村。
2000年代莘龍線配車SK6113N型(朱達藝 攝)
2006年
3月4日,莘龍線取消低谷班次,僅保留上下午班次。
2007年莘松新村公交樞紐站內的莘龍線,配車DD6103HSC型(魏家鈞 攝)
2009年莘莊莘建東路上的莘龍線,配車SWB6105HDP10-3型(廖暉 攝)
2009年莘龍線站牌(張淵源 攝)
2010年
4月30日,因百色路東段實施西向東單向行車,莘龍線區域性改道。
2014年莘建東路上的莘龍線,配車SWB6120KHV2-3型(廖暉 攝)
2014年
3月8日,莘龍線更名為831路,實行無人售票單一票價,線路走向、設站、首末班車時間均不變。
2018年朱行虹梅南路上的831路,配車SWB6120V4LE(S2G)型(張淵源 攝)
2020年
8月8日,831路撤銷。
2020年龍華終點站處的831路配車ZK6106BEVG1(Z0A)型(陳寒松 攝)
莘吳線、莘車線、莘龍線
莘莊
1970年代莘莊老街之中街
莘莊(集鎮)因跨莘溪而得名,莘溪亦為莘莊之別名。莘溪東西向橫貫全鎮,狹窄的東西市街沿北岸而建。南北街與東西街相交於平橋北堍(原海星商場處)。街多弄巷、多橋。平橋為鎮中,沿街比家挨戶店鋪、作坊。依靠滬杭鐵路,20世紀30年代商市日盛,棉業繁榮。
莘吳線、莘車線
顓橋
1970年代顓橋西街一段
顓橋(集鎮)向來是顓橋鄉、顓橋鎮政府駐地。枕滬閔路,六磊塘貫鎮北,東有橫涇。鎮跨六磊塘有眾安石拱橋,俗稱磚橋,後雅稱顓橋,地因橋名。20世紀40年代米市興旺,全鎮200餘家店攤中經營米業的有30餘家,且大多設在眾安橋十字街口;花、米廠坊開辦於西市梢六磊塘北岸,客戶遠至松江。全鎮以眾安橋為中心,呈“十”字形,分東、西、南、北4街,東、西街為主街。1969年眾安橋拆除,1976年又填沒市河六磊塘,改闢為顓建路,漸成商業中心。
莘吳線
北橋
北橋老街
北橋(集鎮)為原北橋鄉、北橋鎮政府駐地(現屬顓橋鎮)。位於滬閔、北松、北吳3路交會處。因與奉賢南橋相對,故稱北橋。20世紀二、三十年代因滬閔南柘路(今滬閔路)闢建,縣治遷入,小店漸增,商業日益繁華。舊有明心寺、瓶山道院、留心門等古蹟。
莘吳線
塘灣
塘灣老街
塘灣(集鎮)歷來是塘灣鄉、塘灣鎮政府駐地(現屬吳涇鎮)。因處俞塘之灣而得名。塘灣市街形成於200年前。鎮以中心街為鎮中心,與前進、振南、三新3條街形成“工”字形。塘灣交通原依賴水路,1938年始有道路通北橋,1957年改建為北吳路,透過鎮北。1970年代起,街面漸次拓寬。三新街南建五金、百貨大樓,與北街形成“丁”字形。
莘吳線
吳涇
1980年代吳涇地區
吳涇東臨黃浦江,境內有一條自西向東入浦的吳衝涇得名,北岸昔日有吳衝涇廟(今不存)。地境原是農田。1919年後建信大磚瓦公司,漸成集鎮。有48間職工簡易平房。1958年前後,吳涇化工廠等建造,成為上海重要的化工區和電力生產基地,並建造吳涇新村等。
莘車線
車溝橋
1980年代車溝橋地區上海焦化總廠俯瞰
車溝橋之名源自龍吳路跨六磊塘橋樑。明清時期即建有石橋名為外車溝橋,1958年闢建龍吳公路時改建為公路橋。橋南即著名的上海焦化總廠。因龍吳線(今178路)設有車溝橋站點,通往輪渡站(對岸為塘口陳行公路)闢於1958年的道路亦以此命名為車溝路(1985年更名澄江路),地名沿用為區域名。一般可泛稱車溝橋周圍至渡口一帶地區。
莘車線
曹行
曹行老街舊屋一角
曹行(集鎮)又名曹家行、曹家橋,歷來為原曹行鄉、曹行鎮政府駐地(現屬梅隴鎮)。曹行以棉花、土布興盛。鎮沿馬屯涇,分東、西、中三街,呈“工”字形,中街市面尤盛。1980年代,街面拓寬,並闢新街於馬屯涇西;另於鎮北曹行路(現金都路)開闢了新鎮區。
莘龍線
朱行
1980年代朱行老街和古紫藤
朱行(集鎮)位於原梅隴鄉(鎮)朱行村。北臨澱浦河,南傍老春申港,地處朱梅、朱曹(今合為虹梅南路)、朱莘(今莘朱路)、老朱行(今莘朱東路)和朱行5條公路交會處。朱梅路(虹梅南路)縱越全鎮,分鎮為東、西兩部分。宋代已有民宅,朱氏世居,俗稱朱家巷。因“巷”“行”方言諧音,逐漸習稱為朱行。
莘龍線
長橋新村
拆除前的長橋南街(張淵源 攝)
長橋新村原為龍華鄉政府駐地。位於上中路西段,上海植物園西南。為大型居民區,分為一到八村。1956~1958年泰山耐火材料廠(即後來的上海耐火材料廠)在田野上興建9幢職工住宅樓,因地處長橋集鎮以北,故名。
1984年起設立長橋街道以來,境域陸續劃歸徐彙區。1990年代以來新村陸續增建,形成如今生活設施配套完善的成熟社群。
莘龍線
港口
1970年代港口集鎮
港口(集鎮),又名張行浪,位於黃浦江西、春申塘北的上中路東首。原為小村落,1920年代初因泰山磚瓦廠、宏文造紙廠開辦,水運繁忙,人口集居,雜貨、米糧等大小店鋪相繼開辦,漸成集市。1950年代中期,龍吳路開闢,縱貫鎮境,工廠、企業等相繼開辦。上海植物園近在咫尺。
莘龍線
龍華
1984年龍華寺山門前
龍華(集鎮)因龍華寺得名。“三月三,上龍華”描繪的就是滬上傳統盛事——龍華廟會。此外,龍華寺、龍華塔、“龍華尖”布、龍華水蜜桃、龍華桃花、“龍華晚鐘”景、龍華機場都名重滬上。1920年代,因開闢龍華路穿越龍華寺園,使龍華寺、塔分處兩側,鎮容隨之大變,而龍華則成為上海市區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如今寺前老街已闢為步行街,而龍華路改道繞塔而過。千年龍華,古韻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