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兒莊古城夜景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6年多過去了,運河沿線的城市又發生了哪些變化?日前,記者走進運河沿線的河北滄州、山東聊城和棗莊,去看看那裡的運河故事。
有著千年歷史的出土文物鐵獅子是河北滄州的重要名片,也是研究我國古代鑄造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資料。東光縣謝家壩運河拐彎處,一座飽經風雨洗禮的壩體至今整體完好,它全長218米,用灰土加糯米漿逐層夯築而成。
“天下雜技第一鄉”吳橋縣鐵城鎮張松村就在運河東岸。在一個雜技小院裡,記者見到了67歲的小院主人何書勝,他一臉滄桑中帶著俠氣。院內十幾個四、五歲大小的孩子正在練功,彎腰、下腿、頂椅……在教練的指導下,個個動作有板有眼。何書勝自豪地說:“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吳橋耍雜技,人人有一手。”何書勝的雜技小院已成為吳橋民間雜技對外展示的視窗之一。近年來,運河滄州段不斷推進生態治理,運河畔,萬畝森林公園成為老人散步、青年運動、兒童嬉戲的城市生態休閒空間。
離開河北進入山東聊城,有著600多年曆史的光嶽樓引人注目,它已成為聊城的地標建築,見證了聊城滄桑和幾百年來古運河的興衰。臨清市博物館館長魏輝帶記者走在運河小道上,邊走邊聊他參與大運河申遺背後的故事:“聊城臨清段大運河包括一段河道遺產和一處運河附屬遺存,其中列入大運河遺產的是城區河段,北道元運河,南道小運河,兩段總長8公里,是京杭運河上現存最完整的元代河道。”魏輝凝視地面遺蹟遺憾地表示,京杭大運河沿線現存唯一的鈔關公署舊址裸露在地表的遺址,尚未找到參觀、保護兩不誤的先進技術。“古運河的經濟、漕運、課稅、吏治等是當今重要的研究課題。”
站在臺兒莊古城申遺石碑前,我彷彿又看到了400年前買賣興隆的場景。據記載,這裡曾是一派“商賈迤邐,一河漁火,歌聲十里,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夜幕降臨,濃濃秋意扮靚了江北水鄉臺兒莊古城。數千盞彩燈點亮了晉派、徽派、江南、閩南、嶺南、魯南等風格各異的建築。各地小吃薈萃,紅火了城內“夜經濟”。城內水網相連,有“出門三步水,入城四處塘”之說。
河道里,船上女子唱出動聽的小曲,伴著槳櫓濺起的水花聲,分外動聽。石板小路兩邊,運河大鼓、柳琴戲、皮影戲和薩克斯演奏,融合出傳統與現代的交響曲。每晚9時,廣場中央上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火龍鋼花,是入夜後的重頭戲,總能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看。這樣充滿活力的古城,讓運河更加靈動起來,難怪世界旅遊組織稱其為“活化的古運河”。
“棗莊正在下一盤大棋。藉助臺兒莊大戰和鐵道游擊隊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底色優勢,依託大運河黃金水道,以古城為中心,向外完善溼地、生態鄉村休閒設施以及水上游船體驗內容。”臺兒莊區文旅局張輝指著面前的規劃圖接著說:“建造中的京臺高速臺兒莊大運河服務區、大運河高科技動漫產業暨超級IP專案,將成為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