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週年|致敬老兵,多圖盡顯“英雄本色”
如同一枚時間之矢,老兵穿越歷史的煙霞,記錄下時代的風雷,化作中華民族精神品質的一部分。
九十五年大江奔湧,近百載浩氣長風。在中華民族每一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都是老兵們計不旋踵,挺身而出,用他們的衝刺與犧牲,挽救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人民的武裝力量,由小而大,由少到多,星星之火,終至燎原。
建軍95週年,一代代老兵或戰死沙場,或逐漸老去,但老兵不死,精神不滅。無數為我們鑄就銅牆鐵壁的老兵,已是這個民族最寶貴的財富。勿忘老兵,珍視老兵,不負老兵,理當成為全社會的精神自覺。
歷史終究漸行漸遠,英雄也遲早離場。但時間會記住一切。那些關乎老兵事功的堅硬核心,也將在一次次紀念、緬懷中,成為這個民族的路標,指引後來者望遠處,向前行。
戰場上的“傷員保姆” 不停歇的“白頭醫者”
陳良
“再苦再累也欣然,赴湯蹈火何所懼。一片丹心勇向前,錚錚鐵骨老兵言。”
——陳良
7月26日,江蘇南京,陳良。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7月26日,江蘇南京,陳良的抗美援朝英模紀念集。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7月26日,江蘇南京,陳良還保留著參加英模大會表彰時在國旗前的留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翻拍
陳良,1927年出生,參加過宿北戰役、魯南戰役、孟良崮戰役、豫東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及抗美援朝戰爭等,榮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四等功20餘次,曾在抗美援朝時期被授予二級模範及“傷病員的保姆”稱號。曾獲中國人民解放軍醫學科學技術委員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11歲開始傳遞情報 復員時才穿上軍裝
楊啟俊
“在戰場上,我能僥倖活下來,能活著看到我們國家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發展到現在這麼強盛,我很知足。”
——楊啟俊
7月30日,北京市昌平區,老兵楊啟俊換上軍裝。近幾年,每次有人來拜訪楊啟俊,他都會穿上八路軍軍服。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7月30日,北京市昌平區,老兵楊啟俊的頭頂還留有子彈擦過的痕跡。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7月30日,北京市昌平區,老兵楊啟俊年輕時的照片。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楊啟俊,1931年出生在昌平縣(現北京市昌平區)。1942年,年僅11歲的楊啟俊加入晉察冀軍區政治教導處第四分隊,在門頭溝、張家口一帶扮作“小叫花子”傳遞情報。
抗日戰爭勝利後,楊啟俊復員回村。解放戰爭期間做過地下交通員。新中國成立後,楊啟俊先後在華北文工團、昌平電影隊工作。2000年退休。
血戰嚴峴山 打到全排只剩自己
李代相
“我參軍的時候,真的是義無反顧。我覺得老百姓過得太苦了,我要盡我一份力,讓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
——李代相
7月29日,李代相在作報告時重溫當年戰鬥誓詞。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李代相保留的歷史老照片。他在嚴峴山戰鬥中榮立一等功。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翻拍
李代相,1933年8月1日生於瀘溪縣達嵐農村。1950年12月入伍。
1951年4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於嚴峴山同美國王牌軍騎兵一師的兩個團血戰三天四夜,在大部分戰友都犧牲的情況下,用手榴彈、衝鋒槍、步槍沉著應對,消滅敵人150多人,戰後榮立一等功,後又三次榮立三等功。
1954年4月被保送到重慶第二步兵學校學習。
1959年4月調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工作,直至退休。
李代相一生歷任戰士、班長、軍校學員、軍事教員、助理員、解說中隊長、隊長、科長、副師職協理員。
經過天安門時,心中默唸著小夥伴的名字
隋煥華
“我最喜歡的歌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以前叫《八路軍進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隋煥華
7月29日,北京西城區,西城區軍休二所的離休老幹部隋煥華坐在家中,身後的牆上陳列著老照片和獎章、紀念章。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7月29日,北京西城區,隋煥華家中收藏的當年戰友照片。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7月29日,北京西城區,西城區軍休二所的離休老幹部隋煥華家中收藏的老照片,圖為年輕時的隋煥華。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翻拍
隋煥華,1930年6月出生,山東文登人,中共黨員。1947年7月參軍入伍,在崑崙縣警衛營服役,1949年3月加入三野32軍警衛營,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青即戰役,1955年獲解放勳章,兩次榮立三等功。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從前方部隊被抽調到北京,在中南海周邊擔任保衛任務。1983年離休,自籌經費組建起雙秀之聲合唱團和玫瑰園健身隊。
以文為槍的600多個日夜
孫佑傑
“戰地記者要有正確的生死觀,不要怕死,但隨時隨地爭取不死,去完成你所擔負的任務。越是戰爭慘烈的地方,越是需要去記錄的地方。”
——孫佑傑
2020年,煙臺市攝影家協會為時年95歲的孫佑傑拍攝的照片。劉新科 鄒本義 攝
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孫佑傑。新京報記者 朱清華 翻拍
孫佑傑,1926年出生于山東省文登縣,1945年進入抗日軍政大學膠東支校從事美術宣傳工作並加入八路軍,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重大戰役。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他以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地記者的身份深入朝鮮戰場,進行採訪報道工作。先後榮立10次戰功。
做野戰醫生,沒有比救命更重要的事
於芝林
“我們以前的願望很樸素,就是讓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高樓大廈,電燈電話”,要後輩們不再受苦,現在這些都實現了。”
——於芝林
7月24日,江蘇蘇州,於芝林。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7月24日,江蘇蘇州,1951年,於芝林(左2)和戰友們的合影老照片。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翻拍
7月24日,江蘇蘇州,於芝林年輕時的照片。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翻拍
於芝林,1926年出生,1941年1月入伍,1943年5月入黨,曾任宣傳隊員、衛生員、79師醫院院長,98師醫院副院長等職。曾參加過抗日戰爭;在解放戰爭時期,先後參加過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先後榮立三等功4次,二等功1次;獲獨立自由獎章、三級解放勳章。
打槍最準的衛生員,在戰場上救下65位戰友
於仁祥
“人生旅途中,可以說“處處有戰場”,在身陷人生困境時,我都會用戰爭年代裡堅定的勝利意志、旺盛的鬥爭精神來面對,始終相信困難只有一個,而解決的方法有千百個。”
——於仁祥
7月26日,江蘇南京,於仁祥。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7月26日,江蘇南京,於仁祥年輕時的照片(1955年)。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翻拍
7月26日,江蘇南京,於仁祥的搪瓷杯。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於仁祥,1931年出生,1947年8月入伍,1949年2月入黨。參加過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等。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5次,四等功3次,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功章各1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1次,解放軍醫療成果二等獎3次、三等獎3次。現為江蘇省軍區南京第七離職幹部休養所離休幹部。
炮火中,擊落四架美軍戰機的“中國之鷹”
施光禮
“要敢打,任何敵人都能被我們打倒!”
——施光禮
7月24日,江蘇蘇州,施光禮。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7月24日,江蘇蘇州,施光禮老照片。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翻拍
7月24日,江蘇蘇州,施光禮的飛行員證。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施光禮,江蘇省軍區蘇州第五離職幹部休養所離休幹部,江蘇靖江人。1927年2月出生,1945年5月入伍,1945年9月入黨,曾參加抗日戰爭、抗美援朝戰爭。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名飛行員,他駕駛著米格-15,一人擊落四架美方飛機。在炮火的洗禮中,施光禮榮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還獲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頒發的“二級自由獨立勳章”。
在朝鮮戰場和美軍坦克“硬碰硬”
孫才
“我的一生都為我國裝甲兵事業奮鬥,對坦克充滿了感情。希望我們的黨和國家越來越好,坦克部隊能不斷髮展,不斷進步。”
——孫才
7月25日,江蘇南京,孫才。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7月25日,江蘇南京,1988年時的孫才(左)和1955年時的孫才。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7月25日,江蘇南京,孫才的“解放獎章”。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孫才,黑龍江雞西人,裝甲兵指揮學院原副院長。1930年1月出生,1947年11月入伍,1949年8月入黨,參加過平津戰役和抗美援朝戰爭等,歷任宣傳員、供給員、作訓參謀、作戰參謀等職,多次參加我國核武器(裝甲兵部分)效應實驗。1988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0年6月離休,獲勝利功勳榮譽章等。
駐守邊疆十餘年 把西藏當第二故鄉
汪琦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更沒有我個人的一切。我堅定對黨的信仰和革命理想不動搖,不忘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入黨誓言,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汪琦
7月27日,江蘇南京,汪琦。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7月27日,江蘇南京,20世紀50年代,汪琦(前排右一)和同做機要工作的戰友合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翻拍
7月27日,江蘇南京,汪琦和其資助的藏族學生合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翻拍
7月27日,江蘇南京,汪琦老照片。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翻拍
汪琦,1931年9月出生,1949年2月入伍,1950年在四川入黨。隨第二野戰軍第十八軍進軍大西南,是首批進藏女兵之一。現為江蘇大學離休幹部、江蘇省軍區南京第十六離職幹部休養所離休幹部彭光遺屬。
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王子誠 攝影報道
新京報記者 陳亞傑 楊雪 左琳 朱清華 徐楊 評論員 王言虎 文字報道
編輯 劉晶 張湘涓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