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西安市“奮進新徵程 譜寫新篇章”系列新聞釋出會。邀請閻良區委書記、航空基地黨工委書記,航天基地黨工委書記牛愷,高陵區委書記張水利,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陳迪出席。釋出會由西安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楊麗萍主持。
對閻良區(航空基地)、航天基地肩負的使命,以及用什麼樣的空間佈局和現代產業體系來實現?牛愷介紹:閻良將採取“航天研發+閻良製造”模式,加快打造千億級空天產業叢集。
空間佈局方面,閻良區規劃建設“一城兩帶”。在北部片區26平方公里,建設富閻新區產業帶,構建“一帶三區”。“一帶”:航空航天一體產業帶;“三區”:核心產業聚集區、協同產業創新區、特色產業配套區。在南部片區,建設國家航空產業帶,構建“一核兩翼”。“一核”:中國航空製造引領核;“兩翼”:軍民協同發展翼、產業合作延伸翼。在中部片區,建設產城融合新城。航天基地規劃建設“一帶三片十園”,東長安街總部經濟帶,航天動力、空天經濟、先進製造“三大片區”,秦創原·10個航天科技園。
張水利介紹,高陵機遇當前,我們著眼西安所需,立足定位,對標 “六個打造”,提出了“實力、開放、大美、幸福、文明、和諧”六個高陵的工作思路。
我們將堅持“穩內融外”,推動各類要素聚集融合,實現產業發展裂變釋能。
“穩內”,既全力以赴助企、紓困、穩產,加強對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鏈上企業幫扶力度,為企業創新創造提供動力支援;又加速釋放支柱產業的穩就業潛能,保住民生基本盤。
“融外”,就是發展行政區”的理念,聯合西鹹新區“秦創原”,建立科創+產業、技術+專案兩項協作機制;聯合經開區,搭建軍民融合政策、技術、人才三大服務平臺;聯合國際港務區,探索城市更新、三產融合、生態保護等合作路徑,全力構建“1+1>2”的融合新局面。到2026年,全區生產總值突破60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
對於高陵在承接全市“北跨”戰略上的打算?張水利表示:高陵區將秉承“規劃先行、基礎設施先行、生態先行、服務先行”的理念,栽下梧桐樹、佈下好棋盤,全力打造產業發展、區域融合、城市保障、生態屏障4個板塊,最終做到空間最佳化、服務優質、保障優良、環境優美。
按照“全域開發、多元融合”的理念,建立大合作、大開發、大發展全新體系,向西與經開區攜手,全力騰出發展空間、夯實產業基礎、最佳化產業生態,為全市打造萬億級工業大走廊貢獻高陵力量。
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向南與國際港務區深度融合,聚焦交通基礎設施、區域協同創新、國土空間佈局、生態環境保護、基本公共服務等方面,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傾力打造區域協作的高水平樣板。
向東加快推進以農產品物流城、市公衛中心、迴圈經濟產業園為重點的全市保障基地,為西安糧食安全、防疫安全、城市執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在中部以國際化大都市“城中河”的標準,持續開展涇渭河綜合治理,適度嵌入城市功能,促進生態保護提升,讓渭北生態
屏障更加牢固,讓“涇渭分明、激濁揚清”成為城市新名片。
陳迪介紹,經開區是西安市工業經濟主戰場和先進製造業主要承載地,2021年GDP實現1031.8億元,邁上了“千億經開”的新起點。
為貫徹落實好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經開區將聚力“四新戰略”,全面加快“開放新門戶、科創新引擎、產業新高地、都市新中心”建設步伐,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入推進產城融合、“兩鏈”融合、“三生”融合,落實好西安市推進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奮力打造國際一流創新型經開區。
經開區始終堅持工業立區、產業強區,我們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把做大做強做優製造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打造汽車、新材料新能源兩個千億級產業叢集,裝備製造、電子資訊兩個500億產業叢集。聚焦重卡、光伏等 11 條重點產業鏈,實施“鏈長制”,推動“4+4+4”現代產業體系壯大成勢。同時,精準抓好招商引資,強化投行思維和資源保障,加快引進一批重大產業專案。堅持大抓專案、抓大專案,加快推進總投資2143億元的 70個市級重點專案建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2022年,力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 2340 億元,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 1000 億元。
經開區全年力爭新增外資外貿企業 100 家,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 15%以上,外向型經濟發展提升到新的高度。
做強創新主體,激發企業科創活力。堅持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力,實施高質量創新平臺體系建設、產業鏈創新鏈“兩鏈融合”、科技企業成長梯隊引培、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智慧財產權高質量發展等5大提升工程,力爭到“十四五”末,培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0家,新增上市企業30家,年智慧財產權申請量突破1萬件,技術市場年合同交易額突破200億元。
做大承載平臺,強化創新服務支撐。實施秦創原先進製造業示範帶引領、現代產業體系建設2大提升工程,深化“四區聯建”,引領“秦創原先進製造業示範帶”見效成勢。力爭到“十四五”末,全區工業總產值突破4000億元,先進製造業佔比達到80%以上。
做優產業生態,最佳化創新發展環境。實施科技創新人才高地和創新創業創造生態體系2大建設工程,支援陝汽、西部超導、西航萊特等“鏈主”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揭榜掛帥”,加強科技經紀人、“科學家+工程師”、“新雙創”三支隊伍建設,加快國家海智計劃工作基地建設。到“十四五”末,設立“經開區海智工作站”5家,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00名,院士工作站達到20家,市級以上眾創載體達到50家以上。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