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車的駕駛輔助系統應該如何開啟、調節?進入智慧化時代,有一些汽車企業選擇把輔助駕駛開關放在檔杆上,調節則交給旋鈕和按鍵。這種設計其實暗藏車企對輔助駕駛、對產品的一種態度:輔助駕駛將成為整車行駛能力的重要一環。有時候,這種設計細節就能反映一個車企的思路,或是某款新車的定位。
那麼假如有一款新能源車,把使用者最常用的輔助駕駛調節開關,設計在燃油車換檔撥片的位置上呢?特別是,它把最常用的車速調節放在“降檔”撥片所在的左側,每調一次車速,就像燃油車完成降檔,下一秒就要急加速一樣。那我就覺得,這輛車是希望用這種設計,喚起人們對駕駛、控制的記憶。
這個設計細節出現在智己 L7 上,並不令人驚奇,畢竟它主打的駕駛樂趣、運動效能,在這個市場裡並不多見。
在天馬山賽車場刷過圈速榜,也透過漂移破過吉尼斯世界紀錄,從資料上證明了智己 L7 的效能水平。在日常行駛的狀態下,它的買家會體驗到什麼呢?
靈動如蛇的大傢伙
目前推出市場的 L7 Dynamic 和 L7 Pro 在操控、動力配置上沒有任何差異。它們都標配前後油冷電機、來自 BREMBO 的制動系統、電控可調阻尼減震器和後輪轉向系統。除了這些硬體,來自威廉姆斯工程團隊的引數調校也發揮了很重大的作用。
L7 的最大功率達到 425kW(578PS),和那些大 V8 效能轎車接近。要把這些動力全部壓榨出來,我們可以啟動“超跑模式”,然後在螢幕顯示的太空、流星、宇宙飛船影像環繞下,同時把剎車和加速踏板踩到底,接著鬆開剎車……
在牽引力控制系統的有效協助下,L7 只需短暫的助跑就能讓車速升至三位數,為了防止試駕車衝出場地,我全力踩下剎車。儘管受制於地面,不時可以聽到輪胎抱死的聲音,高效能的剎車硬體搭配反應迅速的電子穩定系統,車身在減速過程中始終沒有多餘的擺動。
或許從這裡,也能看出智己 L7 提升操控性的思路:透過全輪驅動、轉向和高效的電子系統,最大限度利用四條 P Zero 輪胎的抓地力。
接下來的繞樁環節,則需要更具支撐性的懸架和更為一體的車身動態。支撐效果良好的電控懸架加上電動車更低的車身重心,讓智己 L7 的繞樁側傾相比同級車更不明顯。而在後輪轉向的協助下,繞樁時甚至聽不見輪胎接近抓地力極限時的巨大噪音,這輛軸距超過 3m 的大傢伙像是行駛在軌道上。
說到後輪轉向,Pro 版加入產品線後,智己 L7 提供了國內門檻最低的後輪轉向系統。這套系統可以向一側轉動 6°(加起來就是 12°)。在低速場景下 L7 只需要 5.4m 的轉彎半徑,而在高速又能穩得像軸距加長 150mm 一樣。對使用者來說,感知最強的場景可能就是城市窄路的輾轉騰挪。面對直徑 10.8m 左右的窄彎,與 L7 軸距相近的轎車通常要多倒一把才能透過,L7 則不需要額外操作。
在 L7 之前,我也曾開過後輪轉向角達到 10° 的車輛,它們的後輪轉向系統簡直會讓車頭“平移”過去,車輛會畫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轉彎路線。L7 的 6° 轉向角走出的路線則更為自然,但也能明顯感覺到車尾在向相反方向運動,幫助整個車身轉過各種彎角。在這個級別的電動車中,這種靈活的感覺相當新穎。
樁筒擺出的金卡納場地,更適合體驗某一兩項資料。要更全面地認識 L7,可能還是要到開放的城市路面才行。
它會讓你想起誰?
智己的自定義駕駛模式可以調節動力、轉向、電控制動系統和懸架的特性。既然設計時以運動為主打,將除了動力以外的所有專案調至最運動的模式,或許是 L7 最好的開啟方式。
雖然已經“最運動模式”了,開放道路上的智己 L7 卻像是換了一種性格。座艙隔絕了大部分來自底盤和輪胎的噪音,這是一種顯著提升車輛“體感舒適度”的處理方式。主動電控懸架沒有追求極致路感,而是會濾掉那些對乘客來說過頭的細碎震動;遇到大震動時,懸架也沒有餘震,像是有了空氣懸架一般。這時候 L7 不像一輛中大型轎跑,卻像高一級的大型行政轎車。
L7 的能量回收系統分三檔可調,但就算最強的能量回收,也不是那種單踏板模式的效果,車子會像燃油車那樣沉穩地減速。只有需要踩下剎車時的輕輕一點,才會從明顯的制動力上感覺出,這是一輛相當運動的新能源車。
動力系統處於標準模式時,L7 不會像其它新能源車一樣,喜歡瞬間釋放所有動力,而是用一種更像大排量燃油車的方法,柔和但有力地推著車身和乘客前進。這種處理方式與豪華品牌打造的(中)大型電動車如出一轍,只不過智己 L7 與我們的距離更近一些罷了。
L7 的駕駛、乘坐體驗快要讓我忘記,智己還是汽車世界的一個新成員。它的儀表盤顯示著輔助駕駛系統的虛擬視覺化介面,地面幾乎實時渲染的虛實線,對停在路邊的車輛方位、型別和數量的準確顯示,以及對兩輪車和三輪車的多向區分建模,都會引發駕駛者對 L7 輔助駕駛能力的想象。
=================================================
除開類似數字貨幣的權益玩法和“硬體 OTA”帶來的各種可能性,回到作為機械的車輛本身,智己 L7 帶來的體驗仍是超過預期的。在我回味 L7 的駕駛感時,我偶爾會想起那個被它打破電動車漂移紀錄的對手,以新生代的身份做到這種高度,或許可以說是智己的小小勝利。
新能源車時代的競爭,正是進入一個互相補足短板的時期——傳統車企在三電、E/E 架構領域追趕,新生車企則迅速追趕著機械、設計方面的差距。還有漫長的發展之路等待著這些汽車界的新玩家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