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啥孩子被吼後,很快就不“記仇”了?看完原因你還敢吼孩子嗎?

由 舒培榮 釋出於 綜合

養育孩子是一個非常奇妙的過程,父母以為自己在全心全意地不求回報地愛著孩子,而事實上,父母們卻未曾想到孩子們愛父母遠比父母想象得更多。很多中國式家長都無法迴避“打罵”孩子的教育方式,即便是擁有高文化水平的父母也有衝孩子大聲吼罵的時候。也許是孩子屢教不改,也許是孩子不以為然,總之,眼前的小人兒似乎有分分鐘惹怒父母的能力。不過,父母們也常會發現,雖然吼罵的方式有些傷人,但是孩子們卻似乎並不“在意”,因為在吼罵過後,孩子們還是會很快地跑回自己的跟前要抱抱,彷彿一切傷害都不曾發生。


莉莉是一名全職寶媽,養娃這件事她從不曾有一天假手於人,可以說她是個很負責人的寶媽。不過即便是這樣,用心養娃的她也會有煩惱和困惑。週末公婆來做客,孩子卻吵著要和媽媽去遊樂場。莉莉覺得公婆好不容易來一趟,於是便勸說孩子先在家做遊戲。可是孩子卻不樂意,一邊吵著要去遊樂場,一邊還在地上撒潑打滾。看到孩子無理取鬧,莉莉的公婆面露不悅,公公生氣地說道,“你平時就是太慣孩子了,看看你都把孩子帶成什麼樣了。”而婆婆則在一旁幫腔說,“當初還覺得是我們老人慣孩子,不讓我們幫忙帶,現在看來你自己帶也不怎麼樣嘛。”


面對公婆的嘲諷,莉莉覺得面子上有些掛不住,於是她嚴厲地吼起了孩子,“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一頓訓斥後孩子被嚇得哇哇大哭。而這時莉莉的公婆卻又開始打起了圓場,“大人和孩子較什麼勁?還是我孫子最乖了,”看著孩子躲在奶奶懷裡抽噎,冷靜下來的莉莉覺得孩子一定很後悔。可沒過幾分鐘,孩子居然主動跑到莉莉身邊要抱抱。孩子的“冰釋前嫌”來得實在太快,這讓莉莉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究竟孩子是不記仇,還是忘性大呢?這才幾分鐘就忘了剛才我罵了他嗎?”想到這裡莉莉不禁犯起了嘀咕,不過心裡卻也生出了不少的後悔和內疚。


1)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失去父母的愛會讓他們覺得恐懼

可以說,孩子是父母生活的一部分,而父母卻是孩子生活的全部。當父母吼罵孩子時,孩子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父母不高興了”,這讓孩子很容易就陷入到“即將失去父母的愛”的恐懼之中。


2)父母的愛或許會有條件,而孩子的愛則是直抒胸臆

父母自認為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但是卻也常會說“你乖乖的,媽媽才更愛你。”而相較於孩子而言,他們對於父母的愛卻是一種最本能的直抒胸臆,他們更容易用最直接的語言或者肢體語言來進行愛的表達。

3)當吼罵成為常態,孩子不得已去取悅和討好

當父母常常吼罵時,孩子內心的安全感會受到破壞。於是孩子便會“無師自通”地學會取悅和討好。顯然此時的親子關係並不平等,而處於弱勢一方的孩子不得不做出妥協來保證父母的愛不會消失。


有出息的孩子不是吼出來的,這些教育方式要掌握好

1)教育需要有耐心

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修行的過程,保持更大的耐心才能夠讓自身的教育理念更有理智地被輸出被傳達。分分鐘炸毛的父母只會在孩子面前宣洩情緒,說出的憤怒之言也根本談不上是教育。

2)別拿成人標準來要求孩子

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教育總是會有較高的標準和要求,甚至於按照自己的成人思維來約束孩子。顯然這對於孩子而言有些強人所難,父母有必要跟著孩子的成長節奏來看待孩子的行為表現。


3)聽聽孩子怎麼說

在父母發現孩子犯錯時,不妨先別急著認為孩子就是錯的,先試著聽聽孩子怎麼說,也許父母會發現孩子的想法並非是那麼幼稚無知不可理喻。聽聽孩子的想法,父母才更能理解孩子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