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深化醫改,增強職工基本醫保互助共濟保障功能,將更多門診費用納入醫保報銷,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
當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惠及十多億人的基本醫保網。近年來,新一輪醫改將涉及眾多患者的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慢特病納入醫保報銷,這對減輕群眾就醫負擔、緩解看病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為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會議提出逐步將部分對健康損害大、費用負擔重的門診慢特病和多發病、常見病普通門診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政策範圍內支付比例從50%起步,適當向退休人員傾斜,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此外,會議明確將改進個人賬戶計入辦法。在職職工個人繳費仍計入本人個人賬戶,單位繳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退休人員個人賬戶由統籌基金按定額劃入,劃入額度逐步調整到統籌地區實施此項改革當年基本養老金平均水平的2%左右。
在改進個人賬戶計入辦法的同時,會議提出要拓寬個人賬戶使用範圍,允許家庭成員共濟,可用於支付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費用,探索用於家屬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等個人繳費。
國家醫保局表示,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是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重大改革,透過調整基金結構放大保障效能,補齊門診保障短板,讓更多職工受益。並要同步推進建立普通門診統籌和改革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兩項工作,統籌聯動、平穩過渡,確保群眾受益。
專家表示,健全門診共濟保障將進一步提高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也將推動個人就醫行為的改變,持續激勵基層提升慢特病治療和健康管理的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