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20年後,美國仍在擔心

反恐20年後,美國仍在擔心

距離“9·11”恐怖襲擊已經過去了20年。

2021年9月11日上午8時46分,紐約市鐘聲響起,全市進行默哀。

20年前的這一刻,被劫持的美國航空11號班機突然撞向了世貿中心北塔,爆炸不斷,濃煙滾滾,進而導致其垮塌。

當天,“9·11”事件20週年紀念儀式分別在紐約世貿中心舊址紀念廣場、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鎮和五角大樓等地點舉行。

美國總統拜登,前總統奧巴馬、小布什、克林頓,均前往參加20週年紀念儀式,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僅釋出了一則影片講話。

直至今日,美國對“9·11”事件依舊心有餘悸。20年的全球反恐戰爭似乎未能消弭他們的擔憂。

一方面,美國政治生態不斷極化,且全國仍籠罩在新冠疫情的陰影之下;另一方面,美軍剛從阿富汗倉皇撤出,喀布林機場自殺式襲擊又引發了新一輪對恐怖主義捲土重來的擔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民眾認為,如今的美國並沒有比20年前更加安全。

20年後,美國更團結了嗎?

在“9·11”20週年紀念的講話中,“團結”成了關鍵詞。

拜登在影片講話中呼籲美國民眾在反思“9·11”事件時團結一致,“團結是唯一不能被破壞的東西,是團結造就了今天的美國”。

副總統哈里斯也在講話中提到,“9·11”事件提醒了美國民眾團結的重要性及其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團結在美國是可能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反恐20年後,美國仍在擔心

當地時間202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世貿中心遺址舉行默哀儀式,紀念“9·11”恐襲20週年。美國總統拜登與夫人吉爾出席默哀儀式,參加儀式的還有美國前總統奧巴馬、克林頓等人。圖/IC photo

如此強調團結,其背後反映的或是美國日益分裂的現狀。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指出,20年後,美國分裂依舊。美國西北大學歷史教授邁克爾·艾倫(Michael J. Allen)認為,美國早已不是雙子塔倒塌時團結一心的美國,當小布什政府以恐怖襲擊為藉口入侵伊拉克時,這份團結產生了第一條裂痕。“這(伊拉克戰爭)使得共和黨領導層和支援伊拉克戰爭的民主黨領導人名譽掃地。”

與此同時,數百萬穆斯林群體在美國被貼上“恐怖分子”的標籤,也導致了國內的分裂。艾倫指出,如今美國日益分裂,政治黨派間更具對抗性,彼此之間信任越來越少,最終導致美國國內在新冠疫情、氣候變化乃至全球反恐問題上都難以達成共識,從而無法制定有效應對的公共政策。

正如小布什所說,在“9·11”事件後的一段日子裡,美國民眾彰顯了堅韌的團結,但現在團結的日子似乎已經遠去,政治活動赤裸裸地訴諸於憤怒、恐懼和怨恨,分歧衝突不斷髮生。這些都讓他對美國的未來感到非常擔憂。

即便是在“9·11”20週年紀念當天,這種政治分裂仍在上演。

除96歲的美國前總統卡特選擇在家中紀念外,特朗普也沒有前往“9·11”事件紀念儀式現場,在他所謂的“紀念”影片中,他仍用了大量篇幅抨擊拜登政府在阿富汗撤軍問題上的“無能”。

20年後,美國更安全了嗎?

20年過去了,美國不僅沒變得更加團結,似乎也沒變得更加安全。

美國廣播公司(ABC)和《華盛頓郵報》聯合進行的一項民調資料顯示,只有49%的受訪民眾認為美國比“9·11”事件之前更安全,而在2011年,該數字為64%。46%的受訪民眾認為美國的情況正變得越來越糟,該數字創下新高。這意味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民眾認為美國正變得愈發不安全。

20年全球反恐戰爭後,外部恐怖主義威脅仍在。當地時間8月26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呼羅珊省”發動襲擊,阿富汗首都喀布林機場發生爆炸,致使大量阿富汗平民和13名美軍士兵死亡,這是10年來駐阿美軍傷亡最慘重的事件。

反恐20年後,美國仍在擔心

小布什將國內暴力極端分子與“9·11”事件恐怖分子相提並論。/社交媒體截圖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詹姆斯·皮亞薩(James A. Piazza)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喀布林機場的自殺式襲擊令人擔憂,這表明暴力聖戰組織在阿富汗依舊相當活躍,阿富汗有可能成為跨國恐怖組織的溫床。儘管塔利班與“伊斯蘭國呼羅珊省”是死敵,但塔利班能在多大程度上採取行動鎮壓其活動,促進阿富汗境內安全仍難以確定。

“相比於國際恐怖主義,美國土生土長的恐怖主義似乎是個更加嚴重的問題。‘9·11’事件的教訓之一便是千萬不要忽略本土威脅。”美國雪城大學法學院顧問委員會傑出教授威廉·班克斯(William C. Banks)對新京報記者說道。

小布什在紀念演講中甚至將國內暴力極端分子與“9·11”事件中的恐怖分子相提並論。他指出,國內外的暴力極端分子儘管在文化上幾乎沒有重疊,但從他們對多元主義的蔑視、對人類生命的漠視來看,他們同樣邪惡,有必要繼續與他們對抗。

20年後,美國反恐往何處去?

20年間,美國接連發動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干預利比亞、敘利亞國內政治。隨著美國在阿富汗近20年的軍事行動正式結束,如今美國的反恐戰略也迎來轉折。

皮亞薩指出,“9·11”恐怖襲擊後,美國幾乎把所有的反恐資源都用於防止和挫敗跨國恐怖主義,其反恐的重點是“基地”組織、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及其分支等跨國恐怖分子。

而從阿富汗撤軍意味著美國反恐戰略的改變,“這意味著美國今後的反恐戰略將主要集中在海外情報行動和國內大規模監控上,可以預見這將是一個不盡如人意且可能不會持續的戰略。”美國參議院“9·11”事件外交政策顧問、哥倫比亞大學國際事務教授斯圖亞特·戈特利布(Stuart M. Gottlieb)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尤其美國軍事幹預外國政治的可能性會降低。皮亞薩指出,美國民眾普遍認為,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耗時太長、代價太大,而且沒有取得成功。許多民眾都在質疑用了這麼多年部署軍隊、花費數萬億美元、造成美軍和大量當地民眾傷亡,這樣的行動是否值得。“因此,具體而言,美國未來反恐將主要以保證邊境安全、監視、情報共享與收集,以及短期且有限規模的軍事行動來進行。”

反恐20年後,美國仍在擔心

當地時間2021年9月11日,美國紐約,民眾在世貿中心遺址悼念遇難者,紀念“9·11”恐襲20週年。圖/IC photo

此外,反恐並不是美國一家之事,恐怖主義威脅是全體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挑戰,打擊恐怖主義需要國際社會共同參與。

國際反恐政策研究所創始人兼執行主任博阿茲·加諾爾(Boaz Ganor)對新京報記者指出,“恐怖主義是現代戰爭的一種現象”。只要激進的非國家行為體故意針對平民目標使用暴力,以實現其政治目的,恐怖主義就會持續下去。除非國際社會真正團結起來對抗恐怖主義,並共同努力根除所有使用恐怖主義的非國家行為體,否則恐怖主義將會持續壯大,不斷威脅世界安全。

記者 |欒若曦

編輯 |張磊

往期 • 精選

塔利班“9·11就職典禮”謎雲

“9·11”二十週年|4個跨越時空的對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00 字。

轉載請註明: 反恐20年後,美國仍在擔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