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如何防範病毒傳播風險?
公共場所如何防範病毒傳播風險?河北疾控專家:儘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堅決做好個人防護
近期,國內多地發生多點散發疫情,涉及到機場、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那公共場所的傳播風險到底有多大?公共場所該如何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如果必須去公共場所,公眾該如何進行防護呢?就此,記者採訪了河北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長程藹雋。
公共場所人流量大、人員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區域。從近期國內多地公佈的疫情資訊來看,南京本輪疫情源頭在祿口國際機場,揚州疫情圍繞棋牌室暴發,鄭州疫情主要發生在醫院。由此可以看出,做好公共場所疫情防控,非常關鍵。
“公共場所人員密集,傳染病傳播的潛在風險進一步增加。”程藹雋提醒公眾,要密切關注疫情形勢變化,及時瞭解、對照確診病例行程軌跡,判斷自身感染的風險,並主動加大對自身健康狀況的關注和監測,不能心存僥倖、麻痺大意,堅決務必做好自我防護,合理安排行程,做到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不聚會,少走親訪友,儘量避免和減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如果必須去公共場所,公眾如何做好個人防護?“要堅決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配合做好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通行,不給病毒傳播以可乘之機。”程藹雋介紹,一是要堅持“一米線”原則,與他人保持安全距離,並減少與身邊人員的交流。二是要保持手衛生,儘量避免接觸公共物品,接觸後應及時洗手。如果不能及時手消,不要接觸口、鼻、眼。三是要規範佩戴口罩,不僅要在密閉場所全程戴好口罩,當處於人員密集的露天廣場、劇場和公園等室外場所時,也需要按規定戴口罩。四是不隨地吐痰,注重咳嗽禮儀,打噴嚏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者採用肘臂遮擋等,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棄置於有蓋的垃圾箱內,避免飛沫傳播。五是儘量錯峰出行,縮短在公共場所停留時間,辦事結束後應立刻離開,堅決切實做到不聚集、不扎堆。當然,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孕產婦等特殊人群,不建議安排外出活動。
倡導減少出行的同時,也不提倡聚集。面對當前嚴峻而複雜的疫情形勢,程藹雋提醒大家,要繼續保持警惕,儘量不互相串門,不舉辦或參加人員較多的聚餐聚會。如果實在避免不了,聚餐親朋小聚會時一定要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儘量到正規餐館就餐,就餐時提倡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拒絕食用野味。
對於公共場所如何落實好疫情防控措施,程藹雋專家介紹,在機場、車站、商場超市、健身運動場、影劇院等公共場所,一定要開展測溫、驗碼、查驗行程卡和核酸檢測證明情況等工作,提醒公眾全程佩戴口罩;對工作人員做好健康申報和健康監測,定期進行核酸檢測篩查;要加強室內通風換氣,儘量採用自然通風加強室內空氣流通,同時對公共設施裝置開展做好清潔消毒等工作。
來源:石家莊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