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刺激車市“回暖”,國家將階段性減徵部分乘用車購置稅,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本次減徵購置稅仍然還是以小排量汽車為主,我個人預計,應該是1.5L排量以下(包含1.5L)的乘用車的購置稅繳納比例將由10%降低到5%,假如買一輛10萬元的乘用車,購置稅可以節省4425元,確實可以促使一些持幣待望的消費者提前出手。據悉,本次國家將減徵600億元的購置稅金額。細想一下,這已經是第三輪的購置稅減免了,第一輪是2009年,它讓該年的乘用車市場累計銷量突破了800萬輛,第二輪是2015-2016年,它讓這兩年的乘用車市場分別獲得了180萬輛和340萬輛的增量。
“購置稅”這三個字本身就是獲取銷量的“流量密碼”,前兩輪的成功已經充分證明了它的可行性,只是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從大環境方面來說,疫情對銷量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前一段時間,上海和長春先後靜態封閉,要知道,這兩個地方可是汽車生產的“重地”,“一舉一動”都能影響到整個汽車產業鏈的執行。從生產方面來說,原材料供應不足、車規晶片短缺都能影響到產能。從消費端來說,對汽車的需求下滑同樣十分嚴峻,疫情不但影響生產,更能影響消費,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僅靠減徵部分購置稅真正能讓車市“回暖”嗎?
疫情對社會層面造成的影響是深遠的,我也相信減徵部分乘用車購置稅能起到積極作用,但是我們仍要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就新能源汽車來說,它依然享受免購置稅的待遇,這次的減徵部分購置稅應該只限於燃油汽車,而提到燃油汽車就不能不提現在那居高不下的油價了,92號汽油普遍進入8元時代,95號汽油普遍進入9元時代,它也是影響燃油汽車銷量的一個主要因素,用車成本的增加必然會讓部分消費者轉投到新能源汽車的“隊伍”中,現在新能源汽車穩步提升的銷量就能證明這一點,這也會提前透支部分購買需求,而減徵部分購置稅的作用就被“弱化”了。
“樂觀謹慎”本身就是一個對立的詞語,“樂觀”的是,購置稅減免在前兩輪中發揮出正向刺激作用,是提升銷量的一大助力,本次的第三輪政策的具體細則雖然沒有公佈,可600億的金額卻是定好了的,“救市”的誠意很足,力度很大,“樂觀”是很正常的事情。“謹慎”的是,現在的乘用車市場出現了很多問題,環境、生產、銷售、消費等都不可避免,而購置稅減免只是“刺激需求”,這些問題僅憑“刺激需求”能徹底解決嗎?
提供600億購置稅補貼,乘用車市場將再度“起飛”?我個人的看法是,它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銷量的提升,可想要達到前兩輪那“立竿見影”的效果並不容易。最後,對於第三輪購置稅補貼政策,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