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設講話臺,不在會議室,一方空地,幾個馬紮,大家圍圈而坐,你一言我一語,這便是嶽王廟社群搭建的群眾協商議事機制——小馬紮議事會。
今年以來,嶽王廟社群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打破傳統議事齊聚社群的模式,建立“小馬紮議事會”制度,以拉家常式的討論,實現大家事、大家議,探索出一條共建共治、全民參與的社群治理新路子,初步實現了“小事不出樓門、大事不出社群、難事不出街道”。“樓道里的聲控燈不亮了,能不能讓物業來換一下”“小區缺少公共曬衣架,大家都隨意拉扯繩子、到處晾曬被褥,不僅影響了社群的文明形象,也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社群網格員走進各自負責的樓棟中,面對面入戶走訪收叢集眾意見建議,紮實做好“我為群眾辦實事”,聚焦民生實事,推進基層治理。“有事就找網格員”已成為嶽王廟社群居民共識。
馬紮議事,解決群眾身邊事
嶽王廟社群共劃有3個網格,網格員以15分鐘工作圈為半徑,每天穿戴統一紅色網格服穿行在社群各個樓宇之間,在巡查過程中,社群網格員們各司其職、責任到人,按照分工對小區內的環境衛生以及安全情況進行認真檢查,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能解決的當場解決整改,做到每天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真正做到人在網中走,事在網中做。
日常巡查,助力平安社群建設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網格員。深入開展網格走訪,社群裡的每一位網格員分片包乾,他們對自己責任範圍內的每家每戶的情況都十分了解,誰家老人需要照顧、誰家生活比較困難、誰家需要定期上門採集核酸,他們都瞭如指掌。社群網格員們更是每天在網格內“打卡”,入戶走訪,及時發現解決居民身邊的難事、煩心事,現場解決網格內的問題,確保問題個個有回應,透過“網格員+黨員+樓棟長”的機制,建立服務圈,及時瞭解居民訴求,妥善化解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社群”,實現“難題在網格內處理、矛盾在網格內解決、民意在網格內滿足”。做到網格內的轄區單位、九小門店、社群居民、困難群體、矛盾問題等“五個一口清”。今年以來,社群網格員已經化解矛盾60餘起,讓矛盾在一線解決,真正做到讓網格員走進群眾心裡。
入戶走訪 實現群眾“微幸福”
積極探索推進“社群+網格+物業”的服務管理模式,依託“家門口”黨群服務站,整合區域各類資源,探索推行紅色物業·社群“紅管家”治理模式,利用網格化治理,將服務下沉到網格、落實到居民,搭建社群、物業與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樑,形成多方協同治理機制,提高物業服務的質量與效率,促進社群管理規範化、社群服務精細化。推行點題板服務模式,在物業辦公室設定了點題板“有事您說話”,居民題寫“急難愁盼”問題,物業能解決的立即解決,對複雜的問題實行倒排工期;同時,物業部分通知也會在小黑板上題寫,方便居民知曉物業各項動態。“我85歲了,一直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社群有時候下通知在網格群裡下,像家裡下水道堵了、燈泡壞了告知物業因不會使用智慧手機,也不能將通知告知社群和物業,自從物業有了小黑板徹底解決了一些問題,我有事就寫了上面,物業看見了第一時間就聯絡我,真是太方便了”社群董大姨說道。車輛亂停、樓道亂堆亂放、下水道堵塞、化糞池外溢……這些問題曾是社群真實寫照。自網格化社群治理工作開展以來,社群緊盯“痛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網格+社群+物業”的服務管理模式,網格助力,物業獻力,實現社群治理和物業管理服務的良性互動。
社群+網格+物業 服務群眾零距離
嶽王廟社群不斷透過黨建引領社群治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精細網格為基礎,積極推動人到“格”中去、事在“格”中辦,以“大黨建”引領“小網格”,以“小網格”構建“大家庭”,實現在“網格”中“見你、聽你、幫你”,將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變為“最美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