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4日,歷經6年籌備、9年建設,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終於正式通車運營。
回憶起那個激動人心的瞬間,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依舊會熱淚盈眶。作為一名橋樑建設者,蘇權科立志要建設世界一流橋樑。2003年,國務院批准開展港珠澳大橋專案前期工作,蘇權科成功入選籌建小組。
在港珠澳大橋建成前,水域面積2100平方公里的伶仃洋上沒有一座橋。想建橋,成橋後伶仃洋阻水面積佔比不得高於10%是硬槓槓。身處黃金水道,港珠澳大橋還要滿足30萬噸級巨輪的通行需求,以及附近機場航班降落的限高要求。
“要保證通航,就得把橋建得足夠高;想不影響飛機降落,得把橋建得足夠低;為避免造成泥沙淤積,橋墩數量還要儘可能少。”蘇權科說。
為了滿足這一系列苛刻的條件,蘇權科和同事們反覆論證修改了幾百本研究報告和設計施工方案,開展了數十次大型物理模型試驗。最終,他們決定採用“橋、島、隧交通叢集工程”方案,將部分路段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沉管隧道,並在隧道兩側建起人工島。
蘇權科說,面對複雜的海上交通叢集工程,傳統的土木工程施工方式難以滿足要求,得采用裝配化建設方案。即先在工廠裡將鋼管樁、橋墩、橋面箱梁、隧道管節等生產出來,等到伶仃洋風、浪、流等視窗條件具備時再透過大型裝備運輸到海上,像搭積木一樣組裝“超級工程”。
這些大型“積木”的生產、拼裝也不簡單。以海底沉管隧道為例,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個巨型混凝土管節組成,每個標準管節長180米、寬38米、高11.4米,重約8萬噸。要讓這些管節在海床下20多米實現對接安放,難度可想而知。
蘇權科介紹,全球已建成的100多條沉管隧道,都是貼著海床或者河床面建設的淺埋隧道,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是第一條深埋隧道。“深埋則意味著產生10多倍上覆荷載,沉管接頭若抗力不足,容易發生塌陷。”為此,港珠澳大橋技術團隊經過長達數年的研究,創新提出“半剛性”沉管新結構,從結構上解決了沉管深埋難題。
蘇權科說,伶仃洋海域氣溫高、溼度大、海水含鹽度高,工程主體的鋼筋混凝土構件極易因氯離子、化學介質侵蝕等產生破壞。為此,蘇權科和同事們攜手國內科研機構,經過數年探索,研究出一套在海洋環境下建造大橋、隧道的結構耐久性定量設計和建造技術體系。
不僅如此,港珠澳大橋還要經受極端天氣的考驗。“港珠澳大橋的設計標準必須可以抵抗16級颱風、7級地震。”蘇權科介紹,科研團隊為此專門研發了跨海長橋減隔震試驗技術,研製了國產大噸位減隔震裝置。
2018年9月16日,颱風“山竹”正面直擊珠三角。港珠澳大橋上,實測風速最高超過每秒55米。“山竹”過後,港珠澳大橋安然無恙:大橋主體結構、島上房建及收費站結構、交通工程附屬設施均未受損,人工島上建築的窗戶玻璃沒有一扇破裂。
這些研究成果奠定了海洋工程120年長壽命、高品質建造和安全運營的科學技術基礎,被國內外同行稱為“港珠澳模型”“港珠澳引數”。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蘇權科的工作沒有結束。用好管好大橋,把港珠澳大橋的經驗和標準推向全球,成為他最重要的工作。蘇權科相信,“港珠澳標準”能夠得到更多國家的認可,代表中國標準走向世界。
作者:本報記者 李心萍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