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歷史教訓,德國人對債務高度警惕。
德國一貫堅持的財政平衡政策被突破,也讓朔爾茨政府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圖/新華社
文 |徐立凡
據媒體援引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德國今年將增加近400億歐元(約合430億美元)的借款計劃,以緩衝俄烏軍事衝突的影響,使新債務總額達到近1400億歐元。
這個借款計劃預計將於本週三提交朔爾茨政府討論,然後交議會批准。
德國是歐洲經濟最強大的國家,借款400億歐元看起來不是什麼事。但假如瞭解德國曆史上對財政債務的極端警惕立場,就會發現德國借款是一件很大、甚至稱得上是嚴重的大事。
在默克爾時期,財政平衡的相關原則被寫入德國基本法。圖/新華社
德國基本法禁止大規模借債
在主要經濟體中,沒有一個國家像德國那樣對大規模借債充滿警惕。這是歷史教訓帶來的結果。
“一戰”結束後,魏瑪共和國時期德國馬克兌美元的匯率一度穩定在90:1。但由於德國要支付鉅額戰爭賠款,魏瑪共和國只能大量印鈔、借債支付賠款,這使得馬克大幅貶值。到1923年11月,馬克崩潰,1美元可兌1萬億馬克——這是個世界紀錄。
也就是在這個月,希特勒發動了不成功的啤酒館政變。此後,德國另起爐灶,發行了地租馬克和帝國馬克,才逐步穩住了匯率。但是,惡性通脹最終還是導致了希特勒崛起。
“二戰”以後,歷屆德國政府嚴守財政平衡政策,不輕易借債。當然,發達的德國經濟也給了政府這麼做的底氣。
到默克爾時期,德國政府對財政平衡的控制達到了頂峰——2014年,相關原則被寫進了德國基本法:財政預算要儘量把債務降到零。由於德國財政資料在沒有債務時用黑色字型呈現,所以這一原則又被稱作 “黑零”方針。
德國人對債務的高度敏感,甚至影響了他們在解決歐洲債務危機時的態度。對於要求借款的國家,德國開出的條件極其嚴格,導致不少歐洲國家抱怨不已。不過,這也沒有影響默克爾成為“歐洲之母”。
瞭解了德國人對財政的嚴謹立場,就可以知道,德國現在一而再再而三借債,是打破了“二戰”後紀錄的。
2022年4月6日,德國聯邦議會會議現場。因為歷史原因,德國人對政府債務高度敏感。圖/新華社
從“財政黑零”到連續三年舉債
實際上,德國已連續三年突破基本法對借債的限制。
2020年德國借了1300億歐元;2021年借債更達到了創紀錄的2150億歐元。當地時間4月14日,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公佈的2022年德國財政預算草案顯示,德國今年的財政總支出約為4576億歐元,比2021年減少了約1000億歐元,但仍需舉債超過2000億歐元,加上此次新借的400億歐元,基本上德國一半的財政支出要靠借債維繫。
此前,德國總理朔爾茨宣佈了一項1000億歐元的特別預算外基金,用於支付大幅增加的軍費開支,並實現北約聯盟每年佔經濟產出2%的軍費開支目標。德國財政部透露,這筆錢的籌措將分攤在數年內完成。估計德國預備新增的400億歐元債務裡,就包括了為增加軍費要籌的錢。
客觀來看,德國之所以連續三年突破基本法限制,疫情是一大原因。但是,也不可否認的是,因在俄烏軍事衝突中加入制裁俄羅斯的隊伍,進一步加劇了德國的財政負擔。
德國財政部承諾,將從2023財年開始,重新回到德國基本法對債務的限制條款內,並從2028年開始還因疫情借的債,計劃30年還清。
以德國的經濟實力而言,還債不是問題,更不太可能引發債務危機。但是,相比2014年德國首次實現聯邦財政的結構性盈餘,即所謂的“財政黑零”,現在德國的財政狀況明顯已經差了很遠。
2021年12月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抵達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準備出席歐盟峰會。圖/新華社
財政開閘帶來多重不確定性
德國突破數十年的財政平衡政策,帶來了多重的不確定性。
根據德國主要經濟研究機構的研究,假如僅是遭受疫情的干擾,正常情況下,德國2022年和2023年經濟增速可以分別達到2.7%和3.1%。
但如果完全配合西方制裁措施,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立即中斷,2022年經濟增速將降到1.9%,2023年將收縮2.2%,兩年累計GDP損失可能達到2200億歐元。這已經差不多相當於2022年德國政府的舉債規模。
此外,由於制裁,德國2022年的通脹水平將達到6.1%,為其40年來的最高水平。在能源供應停止的情況下,這一指標更將達到7.3%,創下“二戰”後最高水平。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俄羅斯天然氣供應中斷,德國GDP真實增長有可能陷入衰退。而以德國在歐洲的經濟分量而言,假如德國經濟衰退,對歐洲經濟意味著什麼則不言而喻。
另一個不確定性是,由於德國的示範作用,歐盟多個國家都已躁動起來,要求修改歐盟改革穩定公約“公共赤字限制在GDP 的3%和公共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60%”的規定。而這一規定,也可能將在2023年被修改。歐盟或許會重現類似歐債危機的一幕。
而歐洲如果真的重新進入2009年歐債危機情境中,卻不會再有一個默克爾出來捍衛歐盟財政紀律了。這對歐洲經濟意味著什麼,又會“便宜”了誰,歐洲國家或許該好好想一想。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 / 何睿
校對 /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