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記者入戶探訪“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情況 護工上門三小時 拍腿捏腳量血壓

由 廉擁軍 釋出於 綜合

護工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作為本市就近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全市計劃在城六區建設2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目前,各區的試點工作在持續推進。在石景山區,今年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改造600戶、建設300張的目標已經基本完成,在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來臨之際,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前往石景山區五里坨街道一戶養老家庭照護床位進行探訪。

照護方案“量身定製”

配備電動護理床

“我老伴有了這張護理床和護工每週一次的上門服務,我終於可以喘口氣了!”10月12日,當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來到五里坨街道炮廠小區時,家住2號樓的趙廣會大爺正迎來前來服務的護工。自2020年年底以來推出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試點,送康復輔助器具上門,送服務上門,有效解決了老年人“不願住”“住不起”養老院的難題。

趙廣會的老伴兒患有糖尿病綜合症27年,其間發生過兩次腦梗,現在癱瘓在床,每天進食都很困難。趙廣會的兒女都不在身邊,平時都是他來照顧老伴兒。趙老爺子說,以前照顧老伴兒沒人搭把手,光是簡單的喂幾口飯,就常常需要花費一個小時。

今年上半年,得知區里正在開展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在社群工作者的幫助下,趙廣會向區內相關部門提交了申請,專業機構第一時間上門進行評估,制定了有針對性的照顧方案:定期進行擦浴洗頭、修剪指甲、康復訓練等,並在協助進食、預防壓瘡等方面給予家屬指導操作。專業機構還對居家環境提出改造意見,並配置了坐立康復電動護理床。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現場看到,電動護理床和家裡的床差不多大小,但額外安裝了床擋和萬向滑輪,輕輕一按按鈕,床就可以兩頭升降,不僅為看護人員節省精力和體力,還可以輕鬆為病人調整姿勢。周秀雲是此次上門服務的護工,她從事照護服務已經有5年,每個動作都細緻入微,光是洗腳這個在普通人看來再平常不過的動作,周秀雲就需要花費30分鐘。只見她先是把毛巾平鋪在床尾,再把洗腳盆小心翼翼地放上去,輕輕掀開老人的被角,把老人蜷縮的腿慢慢拉出來放進水盆裡,幫老人搓洗。“在水中按摩一下老人的穴位,會讓她更放鬆一些”,周秀雲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洗完腳後,她先是幫老人擦乾,又繼續用熱毛巾擦拭老人的身體,每擦過一個地方,周秀雲都會掖好被角,防止老人著涼,還順便幫老人剪了指甲。這一系列動作完成後,周秀雲還沒喘口氣,又開始為老人搓手、拍小腿,她說這樣可以幫助老人舒筋活血。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周秀雲的額頭沁出了一層薄薄的汗珠。臨走前,她還專門為老人量了血壓,測了血糖。這樣的護理服務每個月有4次,每次3個小時。

“政策紅利”支付費用

每月還能拿到補貼

費用如何負擔是“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的關鍵。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瞭解到,這樣的電動護理床便宜的上千元,貴則上萬元。為了讓有需要的老年人用得起,石景山區民政局依託康復輔具社群租賃和長期護理保險兩項國家級試點專案,結合喘息服務、適老化改造、護理員培訓以及精準化服務等專案經驗及專案成果,劃定了優先服務條件:一是具有石景山區戶籍、60週歲以上且居住在石景山區的老年人;二是已納入長期護理保險保障範圍且由在石景山區民政局正式備案的二星級以上養老服務機構提供上門服務的老年人。

趙廣會的老伴兒就是多個政策疊加的受益者。目前,他的老伴兒租床、享受上門服務,不僅沒有花一分錢,而且每個月還能拿到1000元的補貼,可用於看病買藥等。據石景山區醫保局長護險辦公室負責人李強介紹,石景山區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人(不含學生、兒童)被評估為重度失能的可以享受長期護理保險待遇,其中,選擇居家護理的重度失能人員家屬可以同時得到1044元的護理補貼及12小時的護理服務機構的上門服務。

結合老人實際上門評估

滿不滿意百姓說了算

但是,不同家庭的老人對照護的需求不一樣,服務也不能千篇一律。為此,石景山區專門邀請了第三方專業評估機構安排專業人員上門進行需求評估,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居家照護環境,結合老人及家屬真實意願及服務標準提出專業的適配及改造方案並推送給改造服務商。改造服務商根據適配改造方案,負責後續的器械配送、器械安裝及售後服務。

另一方面,對於完成居家照護環境適老化改造的服務物件,石景山區結合長期護理保險試點專案,由區域內二星級以上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每月12個小時的上門服務。服務專案包括:清潔照料、飲食照料、排洩照料、臥位安全照料、病情觀察、康復護理等日常基本生活護理和與日常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醫療護理。

“讓老年人居家享受更好的養老服務,但服務好不好還得老百姓說了算。”石景山區民政局養老工作科科長安若冉說,除了政府部門電話回訪、入戶抽查、大資料進行監管外,區民政局還聘請評估機構專業團隊,進行入戶驗收及滿意度調查。

新聞記憶體

什麼是“養老家庭照護床位”?

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是本市就近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社群養老服務驛站的臨時託養床位、養老機構的集中照料床位共同構成本市養老服務“三張床”,屬於為本市老年人提供“床邊、身邊、周邊”就近長期照護服務的其中“一張床”。自2019年起,本市在西城、海淀、朝陽區試點建設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共3200張。今年,試點工作進一步擴大,計劃在城六區建設2000張養老家庭照護床位。

養老家庭照護床位與一般的在家養老有何區別?市委社工委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區別於一般的在家養老,養老家庭照護床位依託就近的養老服務機構,透過家庭適老化改造、資訊化管理、專業化服務等方式,將養老服務機構的服務環境搬到老年人家中,將專業的照護服務送到老年人的床邊,提升居家生活的失能、重殘老年人的專業照料服務水平和生活質量,讓老年人不離開熟悉的生活、居住環境,以家庭為基礎,充分發揮家庭成員在老年人照料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家庭照護增能,提升家庭照護的功能和水平,滿足老年人原居安養的願望。與機構床位相比,家庭照護床位沒有床位費的成本壓力,一定程度上也減輕了老年人家庭的經濟負擔。

養老家庭照護床位能提供哪些服務?根據今年3月出臺的《北京市養老家庭照護床位建設管理辦法(試行)》,將由篩選出的養老服務機構根據協議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時間、服務頻次、服務收費、權利義務、風險責任分擔機制、爭議糾紛解決途徑等,為服務物件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健康管理、輔具支援、心理服務、居家安全協助等服務,併為家庭照護者提供護理技能提升培訓。服務物件應按照服務協議約定,按期繳納照護服務費用。

誰可以申請養老家庭照護床位?按照要求,具有本市戶籍居家生活並經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確定為重度的失能老年人或重度殘疾老年人可以申請。城鄉特困供養人員可擴充套件到中度失能老年人。有意願建立養老家庭照護床位的服務物件或其代理人,可向常住地所在區民政局公佈的養老服務機構提出申請,原則上應就近選擇服務機構。未來,相關機構將根據需要對老年人的居住環境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

攝影/徐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蔣若靜

編輯/譚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