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英國脫歐啟動以來,英國政局亂象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茶餘談資。然而,新首相特拉斯上任才短短數週,就將有可能面臨保守黨內聲勢浩大的彈劾,實在是英國百年現代政治從未有過的現象。英國保守黨似乎才認識到這位信誓旦旦要做當代“鐵娘子”的新首相無法擔負起滯緩英國經濟下滑的艱鉅任務。但問題在於,現在市場對特拉斯政府“減稅”新政的反應僅僅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判斷嗎?替換特拉斯就可以真正重振市場信心嗎?
在眾多眼花繚亂的經濟評論文章中,有以下兩個觀點被不同政治陣營的專業人士反覆提到:第一,即使現在提出有效的經濟發展策略,也需要時間去執行,英國還等得及嗎?第二,究竟是什麼拖累了英國經濟?社會經濟增長究竟需要什麼樣的政治環境與社會環境,政府始終沒有對其進行徹底公開的分析。不得不說,現在的英國政界似乎有點“認真”思考問題的味道了。可是兩個月前,世界經濟學界已經預測,英國目前“正徘徊在衰退的邊緣”“英國經濟進入技術性衰退”。當市場與民眾已經失去耐心,當經濟衰退已經成為英國社會“普遍預期”的時候,任何經濟政策都可能無濟於事。
自6年前英國脫歐以來,日益動盪的政治環境與意識形態化的經濟政策,直接促成了這一“普遍預期”的形成。低效的社會治理模式打擊了英國經濟的根基。“小政府、大社會”曾經是英美政治文化引以為傲的政治標籤,20世紀將其定義為社會有效治理的標準正規化。英國議會制是近代以來憲政制度的淵藪,英國議會辯論的模式被描畫為現代政治生活的標配。然而,脫歐以後,英國議會激烈辯論的聲音不絕於耳,各種奇談怪論甚囂塵上,與此形成對比的是,英國的社會民生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內政外交的困境也沒有得到真正回應。英國的政客們穿梭於各種議案的討論會議之間,迫不及待地在大眾媒體上做秀博眼球,政治等同於“形體表演”成為英國政治生活的常態。任何資本都希望有一個持久穩定的投資環境,一個健康有為的政治體制,一個樂觀積極的社會心態,這些重要的投資環境要素在英國當下顯得極為稀缺,不是簡單的“低稅收”政策就可以替代。
英國經濟的意識形態化極大消耗了英國發展的關鍵要素。作為海洋文明與島國文化的典範,英國經濟的根本是商業立國與自由貿易,這是英國經濟在歷史上持續繁榮的秘密。然而,過去幾年,國際社會目睹了英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如何一步步滑向意識形態的深淵。英國政府為了擺脫對歐洲的經濟依賴,號召民眾構建“愛國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俄烏衝突中,英國政府以制裁俄羅斯為由,用極端手段處理俄羅斯在英資產,等同於親手葬送了英國市場的神聖規則與開放原則;在對華關係中,英國一再泛化“國家安全”的概念,在5G應用、商業投資、科技合作領域人為製造壁壘。試問,一個缺乏基本商業信譽、缺乏經濟政策連續性的英國,如何構建適應國家經濟發展的國際商業環境呢?
我們身處一個劇烈動盪變化的世界,這一變化的本質特徵不僅是世界經濟中心的遷移更替和世界政治生活模式的多元融合,更是世界各國文化命運的自我發展與變革。英國曾經為世界現代化程序注入了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政治意識形態與經濟發展理念,然而,世界歷史的程序絕不可能始終依照少數西方國家預設的方向機械前進,面向未來的人類現代文明需要新理念與新思維。令人遺憾的是,當前英國政界的主流意識形態始終是基於冷戰時期的零和遊戲與叢林法則,這種閉目塞聽的文化心態,也許將會導致英國出現遠比經濟衰退更激烈的社會動盪。(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