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和媽媽親,長大卻如同路人,歸根結底是以下原因
文|文兒
鄰居曾跟我分享,以前她家很窮,孩子剛滿4歲的時候,她為了外出工作賺錢,把孩子轉交給長輩照顧。那個年代打電話不方便,電話費也很貴,因為要省錢,雖然她非常想念孩子,但是每次往家打電話,和孩子聊天,時間都控制在幾分鐘以內。當時,孩子在電話那頭依依不捨,結束通話電話前再三囑咐:“有空多往家打電話!”母子之間的感情好得不得了。
現在,孩子長大了,通訊比以前方便多了。但是,母子之間的感情卻如同路人。每次她打電話給孩子,電話卻遲遲沒人接,好不容易等到孩子接了,她這邊聽到的卻是:“我這會兒在忙,抽時間會回電話”。鄰居感嘆:如今的她,好像孩子小的時候,期待著電話那頭的人來電話,但是孩子卻不如當年的她,那麼想念對方了,想想十分傷感。
生活中很多母子之間的感情都是這樣,孩子小的時候,和媽媽非常親,長大似乎變得不想溝通,如同路人。其實,歸根結底是以下原因:
媽媽錯過和孩子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時間
孩子小的時候,和媽媽親,一個原因是情感上需要媽媽,渴望媽媽的陪伴。另一個原因是,孩子無法獨立生存,需要媽媽近身照顧。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獨立能力變強,變得不太依賴媽媽,對待媽媽的感情肯定不如小的時候濃烈。孩子對媽媽情感上的變化,非人力能夠阻擋。媽媽需要做的就是,早點和孩子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有研究發現,孩子在6歲以前,是和父母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關鍵時期。一旦錯過,想要孩子長大和父母親很難。有的媽媽,在孩子不滿6歲的時候,有種種理由不陪伴孩子,工作忙、嫌孩子煩、不擅長帶娃等等,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陪伴,良好的親子關係沒有建立起來,導致孩子越來越疏遠。
媽媽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孩子不喜歡和媽媽交流
孩子小的時候,見識的東西少,媽媽在他眼裡就是無所不知的人,他會把媽媽當成認識這個世界最好的渠道。當孩子年齡慢慢增長,不斷接觸新的人和事物,再加上經歷一些事情,思想、見識日益豐富。如果媽媽的知識面,還有思想見地,依然停留在以前,孩子就會變得不太喜歡和媽媽交流。
有部分媽媽,平時忙於工作,業餘時間用在消遣上了,放棄了個人成長,思想變得跟不上時代。孩子和媽媽交流感覺到枯燥、乏味,不願意和媽媽交流,親子之間的感情就會變淡。
媽媽不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面對媽媽倍感壓力
孩子小的時候,認為媽媽說的、做的都是對的,凡事都會聽媽媽的話,乖乖執行。孩子2歲以後,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開始很在意自己的感受。如果媽媽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成長,還把孩子當成可以隨意指使的小孩子。孩子從媽媽那裡無法得到尊重,面對媽媽的時候倍感壓力,也會主動逃離媽媽。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