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上合示範區 膠州百年漁村初享“上合紅利”
原標題:依託上合示範區 膠州百年漁村初享“上合紅利”
本報記者 白曉 代玲玲
“我們村緊鄰上合示範區,現在村裡一半以上的家庭中都有人在示範區內企業上班,同時,示範區正在集聚越來越多的企業專案,帶來了大量的人流。而周邊恰恰缺乏休閒娛樂的地方,這恰恰是我們村的優勢所在。”膠州市九龍街道殷家村黨支部書記徐叔高說,漁村文化以及近年來建起的漁業歷史文化主題公園、月季園等,正吸引著不少遊客前來“打卡”。
6月22日,記者驅車前往殷家村,從上合示範區出發,十幾分鍾便到村口。遠遠望去,家家戶戶國旗飄揚,與紅瓦綠樹相映成趣。
殷家村是一個百年漁村,幾十年來,出海捕魚的村民一直在漁船上統一懸掛國旗,既是為了便於識別國籍,更是為了表達內心濃厚的家國情懷。出於對習俗的傳承以及愛國情懷的表達,慢慢富裕起來的殷家村村民開始自發在家中懸掛國旗。
走進村內,海洋文化慢品街上,生動形象的牆繪展現著村莊漁業發展歷程;村北的漁業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內,3艘不同年代的實景漁船,訴說著漁家的變遷。
殷家村曾經是個環境衛生髒亂差、村集體經濟發展不起來的“落後村”。由於過去村民們都是駕著木殼船出海捕撈,船小出不了遠海,危險係數也高,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村內柴草亂堆、汙水橫流、道路不暢。”徐叔高說。
2015年,從改變村容村貌入手,殷家村開啟了一場由“裡子”到“面子”的鄉村蛻變——
全村僅用1天時間完成“三大堆”清除工作,60天完成了農村改廁工作,80天完成了全村道路的硬化、綠化和亮化工作;新建了垃圾池,成立了環衛隊,購買了垃圾車,實現生活垃圾日清日送;為解決村民飲水問題,全村籌資50多萬元,修建了一座蓄水量2萬立方米的大口井,鋪設自來水管道1.25萬米,安裝了完整的淨水裝置,全村村民喝上了不間斷供應的免費純淨水。村裡還成立了漁業合作社,幫從事漁業捕撈的幾十位村民獲得低息貸款,小木船升級成鐵皮船,不少村民當上了船長。
徐叔森是其中的受益者。這位從小跟著父輩出海的“漁二代”,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便獨自駕著木殼船出海捕撈,在接受大海饋贈的同時,也遍嘗艱辛。直到2018年,在村裡的幫助下,換了鐵皮船,徐叔森的生活發生了質變。
“出海更遠了,捕魚更多了,船上的通訊全部資訊化。”當上船長的徐叔森說,“我的船上養了7個人,月均工資2萬元以上。我一年的收入保底也有幾十萬,日子真是越過越紅火了。”
推開徐叔森的家門,他81歲的老母親趙玉貞熱情地邀記者進屋。“我嫁到這個村快60年了,出海、種地的日子都經歷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趙玉貞樂呵呵地說,“村裡逢年過節發福利,還給我們80歲以上的老人準備了免費午餐。”
眼下是休漁期,徐叔森仍閒不住,有空便在網上學習漁業知識“充電”。“閒暇時,還喜歡陪母親到村北的月季園賞賞花。”徐叔森說。
徐叔森所說的月季園,是村民的休閒娛樂公園,種植了15000餘株月季,盛花季,各色月季隨風搖曳,爭相吐豔,引人流連忘返。
“俺們村的這個月季園,現在不僅村民閒暇的時候來賞花,還吸引了很多周邊的人來遊玩,簡直成了網紅打卡地呢,到了晚上,滿園的彩燈全部亮起來,比白天還要美。”村民王秀貞喜滋滋地說。
“網紅月季園”正是殷家村為了能夠享受上合示範區建設紅利的一次“試水”。近年來,由於漁業資源的匱乏以及出海捕撈的艱辛,殷家村出海打魚的村民比例逐漸下降,目前已經降到了40%以下。如何帶領剩餘的村民致富?殷家村開始探索村莊發展的新路徑。
除了休閒娛樂,更大的“藍圖”已經鋪開:殷家村成立了青島海生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下一步將投資1000多萬元建設高標準瓜果蔬菜採摘大棚,把鄉村旅遊搞起來。“儘快把採摘大棚和農家宴建起來,採取全民入股、全民分紅的形式,讓全體村民一起享受村莊發展的紅利。”徐叔高滿懷信心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