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中國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只因幾名外國工程師的缺席便被迫停工;如今,中國水電總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已先後躍居世界第一。百餘年光陰已逝,中國水電為何能夠實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滄桑鉅變?
堅持自主創新是中國交出的答卷。
從三峽水電站到烏東德水電站,中國水電經歷了“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的轉變,在開發利用、執行管理、效益發揮等方面均實現了全方位的跨越。“中國的水電專案在改善民生與保護環境等方面都產生了積極影響,我相信,中國水電也將在創新方面繼續引領世界標準。”國際大壩委員會(ICOLD)主席邁克爾·羅傑斯稱讚道。
7月28日下午3時,伴隨著白鶴灘8號機組轉輪順利透過驗收,全球第二大水電工程——白鶴灘水電站的16臺機組轉輪加工製造正式宣告完成。以此為契機,本報記者對白鶴灘水電站建設團隊進行了採訪,探秘中國水電的“創新密碼”。
沒有發現一條溫度裂縫
“我在三峽工程工作過,現在又經歷了白鶴灘,一輩子能參加兩個世界級水電工程,我感到非常自豪。”在壁立千仞的狹深河谷間,熱風夾帶著水霧緩緩升騰,站在白鶴灘混凝土雙曲拱壩上,白鶴灘工程建設部黨委書記何煒感慨萬千。
中國水電在西南,西南水電在金沙。2012年7月,正值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峽集團”)全面開發金沙江下游4個梯級水電站,受公司派遣,何煒來到白鶴灘投身工程籌建。
白鶴灘水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和雲南省昭通市境內,作為“老一輩”建設者,9年的現場錘鍊,早已令何煒對白鶴灘建設的各類“疑難病症”爛熟於心。少為人知的是,剛到壩區時,複雜的地質條件曾讓他連續幾個月都輾轉反側。
河谷地帶,兩岸空間有限,必須透過開挖地下洞室佈置引水發電裝置。擺在建設團隊面前的首道難題,便是世界水電站建設史中都格外少見的地質現象——玄武岩柱狀節理。
“這其實是發育玄武岩中的一種原生張性破裂結構,從形狀上看就像薯條一樣,開挖後則容易產生鬆弛、崩落等現象。”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祖煜介紹說。
啃下硬骨頭,得下硬功夫。為找到最佳解決路徑,建設團隊徹夜探討施工方案,組織考察各種隧道工程,大範圍搜尋可借鑑的技術,最終決定按照“開挖一層、分析一層、預測一層、驗收一層”的工作程式,動態最佳化施工方案,以保障洞室群整體穩定。
儘管已是倍加小心,但突如其來的巖爆問題還是讓建設團隊捏了一把汗。2019年5月1日,大壩右岸部分洞段出現巖爆,表面有開裂掉塊現象,白鶴灘施工被迫陷於停滯。
容不得絲毫猶豫,何煒與同事們立即在洞室內部增設了大量監測儀器,迅速組建由國內多名岩石力學專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結合監測資料深入研究巖體變化機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就此開啟。
“搶險加固涉及很多技術問題,不能蠻幹。”何煒告訴記者,初次變形穩定後,團隊第一時間現場勘察,科學判斷、果斷決策,爭分奪秒開展應急加固工作,歷時半年時間,圓滿完成搶險任務。
水電建設業內,大體積混凝土的溫控防裂一直是公認的世界級難題。“大壩建設需要澆築大量混凝土,混凝土中的水泥水化反應會產生熱量,使得混凝土澆築後溫度上升。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溫度控制措施,任由混凝土熱脹冷縮,難免會產生裂縫。”工程建設部教授級高階工程師孫明倫解釋道。
超級工程,催生了新材料和新工藝。為了從源頭上攻克“無壩不裂”難關,白鶴灘水電站首次全壩採用低熱水泥混凝土。與常規使用的中熱水泥相比,低熱水泥水化熱量低、後期強度高,具有高抗裂、高耐久性、耐衝磨性等特點。
事實上,低熱水泥的應用絕非是突發奇想,而是經過了長期的工程實踐。早在三峽三期工程中,低熱水泥混凝土便得到區域性應用。但由於其彼時剛研製出來,質量尚不穩定,暫且無法全壩澆築。
2013年,在三峽集團的安排下,孫明倫開始負責低熱水泥混凝土的效能試驗工作,為白鶴灘全壩應用低熱水泥進行全面研究。編制研究大綱、分析反應機理、總結生產經驗……創造性進行多輪低熱水泥考核性生產後,水泥各項效能終於達到工程要求。
從2017年4月12日開始,至2021年5月31日,1500多個日夜的奮戰下,採用低熱水泥混凝土澆築的白鶴灘大壩澆築到頂,總方量達803萬立方米。“目前,我們的白鶴灘大壩已經全部澆築完成,沒有發現一條溫度裂縫。”孫明倫驕傲地說。
大壩“耳聰目明”
最大壩高289米、地下洞室總長217公里,白鶴灘水電站可謂名副其實的“大塊頭”。然而,“大塊頭”一樣擁有“大智慧”,諸多智慧建造技術貫穿於白鶴灘的全生命建設週期,助力其成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大壩。
正午時分,白鶴灘壩頂倉面閃動著一群橙色身影,工程師們正人手一臺膝上型電腦,精細調整感測器角度,驗證採集資料,計算設計引數……“你們這群高才生頂著大太陽弄的啥哦,我是一點兒都看不懂,就感覺很高階呢。”旁邊的工人師傅不斷打趣道。
殊不知,工人口中的“高階貨”,正是白鶴灘智慧建造的“關鍵一環”——大壩施工進度模擬系統。
從三峽工程開始,到後來的溪洛渡水電站,施工模擬技術在減少安全隱患、實現精準管控等方面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作為300米級特高拱壩,白鶴灘工程規模巨大、結構複雜,以往的模擬技術已無法滿足新的需求。面對工程建設管控的全新挑戰,中國電建成都院數字工程團隊勇挑重擔,努力搜尋“解題”新思路。
為了使超大體量混凝土澆築進度模擬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現場實際情況,身為技術負責人的王飛一頭扎進工地現場。無論是方案設計,還是收集一線需求,他都是親力親為;無數個深夜裡,他一遍又一遍地進行著模擬測試。“研發出能代表當今最先進技術的模擬系統,這是我最大的心願。”王飛告訴記者。
在他的帶領下,數字工程團隊集思廣益、緊密聯動,反覆演算最佳化,最終造就出集“建模-編譯-計算-分析-出圖”為一體的施工全過程進度模擬系統。“這套系統既可以模擬出混凝土的澆築場景,又能及時發現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王飛介紹稱,這對提高纜機等資源的利用效率起到了關鍵作用,為滿足各階段度汛及蓄水目標奠定了基礎。
智慧建造,也為白鶴灘水電站添設了一雙雙“慧眼”,幫助其掌握“身體狀態”。
據瞭解,白鶴灘壩體內埋設有上萬個監測感測器,可採集溫度、應力狀態等資料,實時監控運輸車、纜機、振搗機等裝置的運轉。截至目前,監測感測器已累計採集3470萬條溫度資料,質量、安全、施工進度等資料突破10億條,真正實現全過程實時監控和預警。“就好像一個人身體不適,自己就能抽血化驗,並開出治病藥方。”工程建設部副主任陳文夫形象地比喻道。
在白鶴灘,智慧設計無處不在。在白鶴灘技術管理部副主任周孟夏看來,其手機中安裝的智慧通水成套裝備和移動實時診斷控制系統便是他最親密的“工作夥伴”。
“混凝土比人還要嬌貴。”周孟夏告訴記者,由於混凝土往往升溫速度過快,這就需要藉助冷卻通水來控制整個溫度變化過程。“以前,大壩通水系統全靠人工操控,按照規範要求至少每4個小時就要對所有倉號進行一次測溫,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員,大壩溫度情況掌握也比較滯後。”
如今,智慧通水系統透過溫度感測儀器,可實時感知混凝土狀態,透過智慧調節通水流量、溫度和時間,線上個性化進行溫度調控,實現對壩體溫度的全過程智慧化、精準化管理。“有了智慧通水系統後,點點手機,所有引數全都一目瞭然,工程師只需要按時檢查系統即可,非常方便。”何煒說。
雖然智慧溫控並不是一件新生事物,但周孟夏指出,從溪洛渡大壩到白鶴灘大壩,這實現了從自動溫控到智慧溫控的轉變,是智慧化發展的一大步,也是近年來水電行業加快在5G、大資料、雲計算等新興領域佈局的可貴成果。
勇攀“水電珠峰”
在白鶴灘水電站6項位列世界第一的技術指標中,百萬機組格外引人注目。作為世界上首批10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不僅實現了單機容量的巨大飛躍,其背後的國產化技術標籤還撐起了“中國創造”的底氣。
實際上,生產製造100萬千瓦機組,絕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長期論證、自我革新與不斷實踐的過程。
1996年,因三峽電站左岸建設需要,中國透過國際招標的形式首次引進了14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中國企業東方電機和哈爾濱電機分別與中標公司合作完成了機組的設計製造。雖然國內企業承擔了不少的供貨任務,但由於精加工能力有欠缺,更多的還是在給外國企業“打工”。“5000元一噸的高強鋼,人家賣我們7000元,也只能咬著牙買下來。”何煒回憶稱。
技術落後,就要受制於人。為了破解發展困局,中國水電開始了一條重大裝備國產化的趕超之路。
東方電機白鶴灘專案現場總代表王笑君表示,企業透過參與三峽水電站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研製,短短几年間就縮小了與國外先進技術30多年的差距;之後參與溪洛渡水電站77萬千瓦發電機組研製,生產技術也取得質的提高。如今,白鶴灘水電站百萬千瓦發電機組順利投運,意味著中國已經帶領世界水電裝備製造進入“無人區”,並向著“水電珠峰”發起衝擊。
然而,攀登“水電珠峰”,怎會是一片坦途?“國之重器”的核心技術,實則是海量的設計圖紙、試驗結果與計算報告共同積累而成的。
“在白鶴灘之前,國內已建機組的最大單機容量是85萬千瓦,製造100萬千瓦機組,研製難度並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而是成倍的差距。”工程建設部工程師陳浩說,機身上每一個孔的佈置、每一個葉片的角度都大有講究,任何一個看似尋常的部件背後都蘊含著驚人的計算量。
轉子是水輪發電機組發電機部分的“心臟”,也是機組中製造難題最多的部件,直接影響機組執行效率與穩定性。“轉子高4.1米,組裝完能有1955噸,轉動起來需要承受相當於30萬輛小轎車同時加速產生的力。”陳浩說道,“我們的額定轉速是111轉,但在極限試驗中,即使達到額定轉速的151%,轉子也可保證完好無損。”
在降低損耗、控制汙染的同時,如何有效控制機組軸承效能、冷卻效果,也是巨型機組製造的難題之一。對此,白鶴灘專門採用了低損耗軸承技術,降低推力總損耗25%以上,全部滿足高可靠性、高效、清潔環保等各項要求。
研發難,安裝製造也並非易事。以轉輪焊接為例,所需的馬氏體不鏽鋼材料需預加熱,工人因此要穿著厚重的防燙服,趴在異常狹小的空間裡進行操作。“普通人站在旁邊可能就受不了,而我們的工人師傅在裡面作業,手能像機械臂一樣穩,保證整條焊縫沒有任何缺陷。”陳浩說。
創新精神與大國工匠精神的緊密結合,造就了史無前例的精品百萬機組。高度超過50米的發電機組,一臺的重量約等於一艘驅逐艦,但轉動起來的整體擺幅卻不超過一根頭髮絲,即便在機組的機架蓋板上立硬幣也不會倒。
“白鶴灘百萬千瓦國產化機組的應用,將進一步穩固中國水電技術的世界領先地位,推動中國水電更好更快‘走出去’,為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提供更加穩固的支撐。”何煒告訴記者。
文/劉樂藝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