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研發技術和市場接受度的逐步提升,越來越多自主品牌不安於現狀,開始尋求品牌發展的上升道路。高階化被視作實現品牌調性與利潤雙提升的關鍵,而電動化則成為了重要的指引,高階電動化的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中國車企的重視。
比亞迪(王朝)、北汽(ARCFOX)、上汽(智己、R)、東風(嵐圖)、長城(SL)等車企,都開始計劃或已經邁入高階市場,而它們之間可以用三個關鍵詞聯絡一起——高階、智慧、電動化。
目前國內純電動車市場的銷量規模在百萬輛左右,雖然自主品牌頂著“彎道超車”的信念,但各品牌仍處於起步摸索階段,且對中低端市場認知仍不全面的情況下,為何都搶先佈局高階市場?其前景又是否被看好?
市場倒逼車企發展高階電動品牌
中國車企為何要押注高階純電動化市場?根本原因是市場倒逼所致。如今,國內純電動車市場的產品分佈,大致可分為10萬元以下和30萬元以上兩大售價部分。
10萬元以下的基本為自主品牌車型,而30萬元以上的多為造車新勢力或豪華品牌車型,自主品牌佈局的產品屈指可數。至於10-20萬元的售價區間,自主品牌車型的蹤影更是少見。
產品佈局的相對固化,使得消費者對於純電動汽車的需求也較為單一。10萬元以下的純電動車型,更多的是滿足代步出行、限牌城市剛需、網約車等實用需求;而30萬元以上的純電動車型則是為了提升使用體驗、追求效能、消費升級而生。
長期混跡於低端市場,對自主品牌而言,無論是品牌形象、抑或長遠發展、還是利潤空間都不是一個好的方向。的確,在油車時代,自主品牌透過這樣的方式贏得了市場,但想要在電氣化時代實現“彎道超車”,則必須自我重塑。
同時,消費升級逐漸成為車市的主旋律,也給中國車企向上提供有利的條件。據悉,我國2021年乘用車的換購佔比將超五成,規模或在1400萬輛,一線城市換購需求尤為明顯,當中B級、C級車型將迎來顯著的銷量增幅。
另一方面,據中汽協預測,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將呈現高增長髮展態勢,增幅將達40%以上。
在汽車消費升級和新能源車高增長態勢的雙重利好條件下,各中國車企展現出了發展高階純電動品牌的決心。
打造高階電動品牌,需打破傳統造車發展理念
實際上,中國車企在油車市場已經推出了高階品牌,像是WEY、星途等。但這些品牌真的成功邁入了高階圈層了嗎?不見得。無論是從售價抑或製造工藝來看,它們的車型與其普通品牌的車型並沒有拉開太大差距。
油車時代下的高階形象,是需要時間與技術的積澱才能形成,而非簡單地透過設計或抬高售價來達成。因此,中國車企在油車時代打造高階品牌的“那一套”並不一定適用於高階純電動品牌。
蔚來創始人李斌曾高調錶示,蔚來對標的是賓士、寶馬等高階品牌,而特斯拉只是想與大眾、福特等普通品牌平輩。換言之,蔚來是與高階畫上等號的高階純電動品牌。
的確,無論是使用者群體、抑或產品售價、還是品牌市值,蔚來汽車都有與國際高階品牌“扳手腕”的資本。那麼,蔚來又能給中國車企帶來哪些啟發?
全新的產品體驗、與使用者友好溝通的創新營銷、智慧化互動技術加持,以及與自主背景做切割、突出其全球化背景,使得蔚來能突破固有的品牌發展壁壘,直衝高階陣營。其實,這樣的改變對於傳統中國車企而言極具挑戰。
舉個例子,當提到R汽車的ER6時,也許你並不瞭解這是一款怎樣的車型,但若以“這是基於上汽榮威i6打造的高階純電動車”來表述,也許你能更清楚地瞭解其定位。但也正是這樣,上汽的影子在R汽車上“揮之不去”。
也許,在純電動車市場塑造高階形象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沉澱,但創新的營銷模式和產品體驗是重塑消費者印象的關鍵。
未來的電動化賽道,由生態圈決高下
想要在油車時代追趕,技術的沉澱至關重要,但在電動化時代想要“超車”,只需“朋友圈”足夠強大即可。智慧化純電動車的核心不外乎於驅動電機、電池組、控制系統、人工智慧、晶片等部件。
這些部件不同於內燃機時代需要掌握核心技術,市面上已經有完整的供應鏈,甚至還能打包出售,車企在其中更多的是扮演資源整合的角色。只要其供應鏈的“朋友圈”足夠強大,所打造的產品也更為出眾。當然,也有掌握自研核心技術的車企,像是比亞迪。
未來電動化賽道上的競爭,更多的是生態圈的決高下,拼的是供應鏈“朋友圈”的實力。想要打造真正的高階電動車品牌,必然是強強聯手,從技術到營銷、從智慧到生態的有機結合。
相較於從網際網路思維出發的造車新勢力品牌,傳統造車企業在塑造高階電動化品牌道路上會走得更難一些,因為其揹負著太多的條條框框,有著不少的隱性壁壘,限制了其突破的空間。倘若無法逾越種種固有思維,中國車企只是在打造又一個新的品牌,而非塑造高階電動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