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命運共同體思維彌合全球“抗疫鴻溝”

以命運共同體思維彌合全球“抗疫鴻溝”

新華社香港3月3日電 題:以命運共同體思維彌合全球“抗疫鴻溝”

新華社記者毛鵬飛 劉天 郝亞琳

1.1億人確診、252萬人被奪去生命……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面對百年一遇的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多國科學家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以創紀錄的速度研發出多款有效可靠的新冠疫苗,為戰勝疫情帶來希望之光。

然而,當前全球新冠疫苗產能不足,發達國家搶購囤積,欠發達國家疫苗“一劑難求”,不同國家和不同群體之間的“抗疫鴻溝”加深,構建全球抗疫共同防線面臨嚴峻挑戰。

面對新冠疫苗分配嚴重不均,世界該怎麼辦?中國的回答擲地有聲——把疫苗作為全球公共產品,推動實現疫苗全球公平可及。

全球疫苗“產能赤字”短期難解

日本,全球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約3600萬老年人仍需等待一個多月才有機會接種新冠疫苗。

“疫苗供應非常有限,”日本負責統籌疫苗接種工作的行政改革擔當大臣河野太郎2月下旬說,“我們計劃(4月)一點一點開始為老年人接種,然後慢慢擴大範圍。”

2月17日,日本啟動新冠疫苗接種工作,首批優先給醫務人員接種,其次才是65歲以上老人。由於日本的新冠疫苗完全依賴進口,保證疫苗穩定供應成為日本政府當前面臨的難題。河野太郎稱,由於疫苗供應不足,不排除為民眾只接種一劑的可能性。

連作為“富國俱樂部”七國集團成員的日本都面臨“疫苗荒”,全球疫苗供應缺口之大可想而知。據“用資料看世界”網站統計,截至3月1日,全球累計接種2.49億劑新冠疫苗,只有0.7%的人口完成接種。

中國人民大學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鈞對記者表示,當前全球疫苗“產能赤字”巨大,生產速度遠遠滿足不了需求,扭轉這一局面需要一段時間。

唐鈞說,若發達國家在此期間搶購囤積疫苗,將會進一步加劇發達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之間的“免疫鴻溝”,延緩全球解決疫情危機的程序。

中國一直是促進全球疫苗公平分配的踐行者,以實際行動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援,推動疫苗成為各國人民用得上、用得起的公共產品。截至2月25日,中方已經或正向53個國家提供疫苗援助,已經和正向27個國家出口疫苗,其中絕大多數是發展中國家。

匈牙利總統阿戴爾、總理歐爾班,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塞席爾總統拉姆卡拉旺,秘魯總統薩加斯蒂,智利總統皮涅拉……多國政要帶頭接種中國疫苗,給中國疫苗投下信任票。

智利總統皮涅拉接種中國疫苗後,特別對著鏡頭比了一個“V”的手勢。他對智利民眾說,這是一支安全、有效的疫苗。“新冠疫苗大規模接種為我們帶來恢復以前生活、重新擁抱親人的希望”。

“分配赤字”加深“免疫鴻溝”

巴基斯坦北部的吉爾吉特-伯爾蒂斯坦內陸高原,位置偏遠、群山環繞,同樣未能在新冠疫情中倖免。

29歲的醫生朱奈德·伊克巴爾在這個缺醫少藥的地區已經和新冠病毒戰鬥了一年,他的母親也不幸感染。“最艱難的時候,我是多麼渴望,能有疫苗讓我對病毒免疫。”他說。

伊克巴爾曾以為還要等待很久才有機會接種疫苗,但在中國援巴疫苗2月抵達後,他成為接種的一線醫務人員之一。

“當得知中國給我們捐贈了疫苗後,所有一線抗疫人員都感到驚喜,”伊克巴爾說,“我們終於可以擺脫恐懼陰影過上更好生活,而家人也終於可以鬆一口氣。”

但像伊克巴爾這樣接種了疫苗的發展中國家一線醫療工作者只是少數,不少欠發達國家至今還未啟動疫苗接種工作。“用資料看世界”網站統計顯示,目前僅以色列、阿聯酋、美國、英國等少數國家疫苗覆蓋率超過10%,而多數國家尤其亞洲和非洲國家仍是“疫苗荒漠”。

令人擔憂的是,在全球疫苗產能嚴重不足的背景下,部分發達國家卻搶購囤積新冠疫苗。由樂施會等多個國際組織聯合成立的“人民疫苗聯盟”分析8款研發領先的新冠疫苗訂購情況發現,有53%是被人口僅佔世界14%的富裕國家購買。

當有記者在3月1日的白宮簡報會上提問,美國總統拜登是否在考慮與鄰國分享美國的疫苗儲備,白宮發言人普薩基明確回答:“沒有。”

“西方國家囤積了遠超他們所需的大批次疫苗,這種極端不公平令人吃驚。但現在是一個需要互相幫助的時期,新冠疫苗分配必須具有包容性,這是人道主義的要求。”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戰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塔拉特·沙比爾說。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日前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新冠疫苗分配公開辯論會上說,疫苗公平是人類社會當前面臨的最嚴峻的道德考驗。如果允許新冠病毒繼續在不發達地區肆虐,病毒將不斷變異,可能產生更易傳播、更致命、使目前的疫苗和診斷失效的變異病毒。這種情況將延長疫情,發達地區也將再次受衝擊,全球經濟復甦也將延緩。

解決“分配赤字”迫在眉睫。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在疫苗供應量有限的情況下,應優先保證向高危人群提供疫苗,包括衛生工作者、65歲以上老人,以及因已有疾病而導致新冠病亡風險更高的人群。

以命運共同體理念完善全球治理

尼羅河畔,金字塔歷經人類數千年興衰,如今再一次見證人類攜手合作面對共同的敵人。

當地時間2月23日凌晨,中國援助埃及的首批新冠疫苗運抵開羅國際機場,援助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處的新冠疫苗也同機抵達。

在埃及開羅國際機場,埃方人員拉起一條橫幅,分別用中文和阿文印著這樣一句話——“來了!中國疫苗”。樸素的話語傳遞出真切的期盼。

埃及衛生與人口部部長哈拉·扎耶德說,在這種危機時刻,埃及得到中國的慷慨幫助,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的這份情誼。

從蒙古國、埃及、多明尼加、泰國,到玻利維亞、莫三比克、阿爾及利亞……中國疫苗正跨越山海,加速運抵世界各地,為人類戰勝疫情提供“武器”。

同樣重要的是,中國還積極發揮產業鏈優勢,支援和協助其他國家在華或在當地加工、生產疫苗產品,助力提升全球產能,努力解決“產能赤字”。

2月27日,馬來西亞向中國科興公司訂購的首批新冠疫苗半成品運抵吉隆坡國際機場,將由馬國有大型製藥企業發馬公司灌裝生產。發馬公司執行董事祖勒卡納因說,這將是首批在馬來西亞本土最終完成灌裝生產的疫苗,是馬來西亞的“重要里程碑”。

“收到這批疫苗半成品,我們非常興奮,這讓我們朝著實現在馬來西亞生產疫苗的願景又邁出了一步。”祖勒卡納因說。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呼籲,對業已緊急使用和附條件上市的疫苗,各國既要依託本國力量提高供給,也要積極開展委託生產、聯合生產等國際合作。

中方率先加入世衛組織“全球合作加速開發、生產、公平獲取新冠肺炎防控新工具”倡議,積極同10多個國家開展疫苗研發合作,加入並支援“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並決定向“實施計劃”先提供1000萬劑中國疫苗,用於滿足發展中國家急需。

疫苗接種關乎全人類安全。巴基斯坦伊斯蘭堡政策研究所主任哈立德·拉赫曼說,新冠疫情遠未結束,世界需要摒棄一切偏見,朝著為人類創造美好未來的目標攜手面對全球性挑戰。這不是為了某一個國家、某一些國家,而是為了全人類。

“只有所有國家都控制住疫情,全球疫情才能最終結束,”世衛組織前任總幹事陳馮富珍說,“全球化時代的我們面臨全球性的脆弱,國際社會必須團結合作面對公共衛生危機。”(參與記者:林昊、葉珊、張雅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37 字。

轉載請註明: 以命運共同體思維彌合全球“抗疫鴻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