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網站3月25日文章,原題:新冷戰的意識形態基礎一清二楚,這次西方列國似乎是輸方 近日的北約外長布魯塞爾會議和中俄外長桂林會談,凸顯新冷戰主角之間的意識形態分歧。一方以美國為首,包括英國和歐盟及北約多數成員國,贊同所謂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以中國和俄羅斯為首的另一方則贊同“國際法”——相關原則被寫入《聯合國憲章》。
西方陣營熱衷於談論“價值觀”“人權”“推進民主”。這本質上是為干涉他國內政找藉口,哄騙他國服從美國及其盟友的願望。這種意識形態迥異於以中俄為首的國家集團的觀念。後者堅持國家主權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不威脅使用武力、不訴諸單邊制裁等。
“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為創造規則的西方各國的利益服務——這些規則可隨用隨棄。制定“規則”的少數人,就包括北約。其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近日宣稱,北約就是要保護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這種秩序正受到中俄等挑戰。但北約從未為其過去30年造成的破壞、流血和混亂道歉,對國家利益或國家主權也不感興趣。北約大國對世界的做法是,遇到不喜歡的就制裁。
與之相比,中俄不威脅、不使用武力,也不以制裁代替外交,不尋求脅迫別國加入正式或非正式的軍事聯盟。他們對《聯合國憲章》原則的擁護,正贏得擁護者。本月早些時候,兩國和其他國家一道,以新成立的“捍衛《聯合國憲章》之友小組”的名義發表宣告。小組目前已有十多個國家,今後無疑會有更多國家加入。《聯合國憲章》中的國家主權原則,顯然對沒融入西方聯盟體系的眾多國傢俱有吸引力。
在聯合國安理會關於緬甸問題的辯論中,上述雙方對別國內政的不同態度表現得淋漓盡致。美英急於利用緬甸危機對付中國,試圖將軍事接管定為“政變”,並威脅制裁。而中俄拒絕這樣做,堅持任何宣告都不能超出譴責“對和平抗議者的暴力”的範圍。值得注意的是,中俄的立場得到安理會現任成員印度和越南的支援。
這場新冷戰中,中俄還不遺餘力地幫助那些西方單邊制裁的受害國家。新冷戰的意識形態基礎日漸清晰。但與第一次冷戰不同,(這次)西方國家可能會發現自己是輸的一方。(作者喬治·薩穆埃利,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