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孩子能成功,我傾家蕩產也心甘。”
一句話就能看出中國父母望子成龍的渴望。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父母更希望子女飛黃騰達了,甚至包括子女本身。
早年曾有專家提出,孩子太優秀未必是好事,天才大多是要上交國家的。當時網友們的評論可謂是一邊倒:只要孩子能成功,上交國家也心甘情願,更別說傾盡家財了。
可若是孩子的成功不需要你傾盡家財,而是犧牲親情呢?
殘酷的阿爾伯特心理學就是這樣一個實驗,犧牲親情,換取孩子一生成功,你願意嗎?
阿爾伯特心理實驗1920年,行為主義學派創始人華生在醫院挑選實驗物件,最終一位9個月大的嬰兒被親生母親以一天一美元的價格交給華生做實驗,而她並不清楚這位心理學大師打算做什麼,更不知道實驗會對嬰兒造成怎樣的影響。
於是,阿爾伯特心理實驗正式揭開。
①實驗方法:
阿爾伯特心理實驗一開始,就是以直接刺激人類本能反應的方式修正嬰兒行為。
等同於中國的抓周,華生在9個月的阿爾伯特面前擺出了一系列的玩具和物品,其中有小白兔、白鼠等有生命的動物,也有其他物品。基於天性,阿爾伯特展現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主動伸手觸控動物的毛皮。
當確認了阿爾伯特對小動物的喜愛後,華生教授開始採用直接刺激的方式,阻止阿爾伯特喜歡小動物。不同於中國楊永信的電擊療法,華生採用的是噪音干擾,每當阿爾伯特主動觸控小兔子時,華生就會在他身後敲擊鋼條,這會讓阿爾伯特很不舒服。
次數多了,阿爾伯特不僅開始遠離小動物,甚至對毛皮都敬而遠之。甚至在試驗結束後多年,阿爾伯特依舊保留了對毛皮厭煩的態度,與當初本能的喜愛截然相反。
看到這,想必大家已經明白了阿爾伯特心理實驗的目標。
②實驗目的:
華生是行為主義學派的創始人,在他的認知裡,人類只有在初始階段存在本能意識,一旦周圍環境開始對嬰兒進行引導,那人類天生的稜角都能夠被迅速修正。
“給我一些健全的、沒有缺陷的嬰兒,讓我在自己的特殊世界裡撫養,我可以保證,從他們中任意挑出一個——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傾向、能力,和他祖先的職業和種族——我都可以把他訓練成為我所能選擇的任何一種型別的特殊人物。”
這是華生教授最為著名的一段演講,將行為主義心理學貫徹得淋漓盡致,其中也暴露了他的實驗目標:利用心理學操縱嬰兒,只要方法適當,所有孩子都能成功。
阿爾伯特心理實驗的副作用很多網友看到這裡,或許會認為華生教授的實驗很不道德,但讓人意外的是,華生教授在阿爾伯特實驗成功後,救助了很多有心理障礙的孩子,並把阿爾伯特實驗應用到了對孩子的教育上,並由此獲得巨大的成功。
只是,在實驗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付出了親情為代價。
現實中,我見過太多用阿爾伯特實驗中的刺激模式去對待孩子的家長,無論是常見的大吼大叫,還是威逼利誘,為了修正孩子的行為,逼迫孩子達成家長成龍成鳳的目的,有些家長甚至會送孩子去特殊學校,殊不知親情的喪失就在一念之間。
更何況,阿爾伯特實驗高估了孩子的耐受力,在孩子的行為模式已固定的前提下,強行修正容易導致孩子走極端。反之,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進行,則會導致孩子對家長的漠視。
親情和成功,家長卻很難二選一前文中提到過,只要孩子能成功,就算傾家蕩產也願意。聽上去是為愛奉獻,實際卻藏著個人私心:當子女的價值大於父母的價值時,傾家蕩產也是一種得到。
反之,阿爾伯特實驗的殘酷性在於:你培養出來的孩子,不僅不屬於你,還會對你產生厭惡的感覺,連陌生人都不如。無論孩子的一生多麼成功,親生父母也無法從中獲得絲毫利益,甚至還會被敬而遠之。這種情況,才是徹徹底底的為孩子自我犧牲,0收益行為。
因此,如果是你的話,你會做何選擇?快說出你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