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寂已久的中東近來突然熱鬧。美國總統拜登的任內首次中東之旅16日結束,結果算盤幾乎全部落空。
在訪問開始前,輿論認為拜登此行有兩個主要目標,一是要求產油國增產石油,從而提振因通脹高企而低落的國內支援率;另一個就是以伊朗威脅為藉口,打造包括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在內的聯盟、組建所謂“中東版北約”。
如果說在增產石油的問題上,沙特等國還願意用委婉的技術性辭令來搪塞美國,而在“中東版北約”問題上美國就被直接“潑了一盆冷水”。
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16日表示,本次“安全與發展”峰會並未就海灣-以色列協同防禦機制進行討論。針對沙特15日宣佈,解除對“所有航空運營商”使用其領空限制一事,費薩爾說,這一決定與沙特和以色列的外交關係無關,此次沙、美領導人沒有談及與以色列任何形式的軍事或技術合作,他強調不存在所謂的“阿拉伯版北約”。
就這樣,美國連瓷都沒有碰上。不僅如此,沙特還表示,對與伊朗改善關係持開放態度。與此同時,伊拉克、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領導人在參加與拜登的會談前也都表達了相似的意思。
明明是空手而歸,美國也要自說自話一番。在16日舉行的電話記者會上,一位白宮高階官員表示,拜登在本週為期四天的中東之行中取得成就。該官員稱,在拜登領導下,華盛頓重新確立了作為中東各國政府所渴望的主要安全和經濟合作伙伴的地位,並阻止了一些國家尋求與中俄建立更密切關係的趨勢。
可惜,美國的這套精神勝利法連自己人也騙不了。美國媒體認為,對沙特等美國中東“盟友”而言,昔日美國作為可靠安全保障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美國的“不可靠”和“不可信賴”早已變成常態。
在外界看來,這樣的局面正是美國長期以來中東政策導致的必然結果,特別是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偏袒態度和在諸多地區衝突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導致中東國家已經對美國失去信任。
中東人民是中東的主人,中東不是誰家的“後院”,更不存在所謂“真空”。在美國不斷煽動地區內對抗和分裂的政策之下,海灣阿拉伯國家正在尋求在外交和能源政策上的更多自主性和獨立性。沙特就公開表示,它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並不意味著沙特不能與世界其他國家發展強大的夥伴關係。
應該看到,拜登此次中東之行也是時勢使然。美國策劃和推動烏克蘭危機和俄烏衝突,進而對俄羅斯極限制裁,沒想到受到通脹的猛烈反噬,拜登這才不得不低頭來向沙特等國求援。不過,俄烏衝突也讓更多國家看清,美國透過鼓吹“伊朗恐懼症”製造緊張和對抗,只能給本地區帶來災難,盲目跟隨美國前途危險。
拜登前腳剛走,俄羅斯總統普京馬上就來。他將於19日訪問德黑蘭,與伊朗總統和土耳其總統舉行三方會談。伊朗外交部說,三國都有提升雙邊和三邊合作水平的積極意願,未來幾天將見證積極的發展。
一個是美國的宿敵,一個是美國的盟國,都與普京站在了一起,又挑了這麼一個時間,有些像是演給拜登看的啊。
(原標題:對臺戲就要開演)
來源:CCTV4
流程編輯:TF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