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10月28日發表題為《這不是“斯普特尼克時刻”,我們也不應助長冷戰偏執》的文章,作者為法裡德·扎卡里亞。全文摘編如下:
我們是否目睹了又一個“斯普特尼克時刻”?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在今年夏天試射了一枚“高超音速導彈”,中國予以否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上將把這次試驗比作冷戰期間的那個轉折性事件。
米利應該溫習一下他的歷史書。中國的這次試驗與蘇聯發射“斯普特尼克”人造衛星沒有任何相同之處,做出這種斷言事實上將助長目前正在華盛頓愈演愈烈的一種偏執。
“斯普特尼克”事件曾是太空競賽中的一場革命,而高超音速導彈則屬於舊聞。高超音速導彈以5倍音速甚至更快的速度飛行。從1959年起,美國和蘇聯已經部署了速度超過音速20倍的洲際彈道導彈。就連德國的V-2火箭——它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階段曾最早被用來攻擊倫敦——也曾以接近於高超音速的速度飛行。斯坦福大學研究這一課題的專家卡梅倫·特雷西指出,高超音速武器與洲際彈道導彈相比既不具備更快的速度,也不具備更好的隱形特性。
作家兼記者弗雷德·卡普蘭指出的,美國龐大的導彈防禦系統是一種耗資巨大的累贅,美軍迄今為止已在這上面花費了數千億美元,但它最後6次試驗中有3次以失敗告終。也許這就是五角大樓從2019年3月以來沒有再對該系統進行過試驗的原因。
不要指望科學和事實會在這場討論中發揮多大的影響。這是因為現在華盛頓存在這樣一種兩黨共識:我們正危險地接近一場新冷戰。對五角大樓來說,這是一個機會:引發對一個精通技術的龐大敵人的恐懼是保證新預算的確鑿方式,這些新預算可用來對抗這個敵人的每一個舉動,不管是真的還是想象出來的。
這種情緒擴散到了華盛頓以外。《外交》雜誌刊登過學者兼著名的實用主義者約翰·米爾斯海默的一篇文章,他嚴厲指責美國決策者在過去40年與中國接觸。他預言,我們對一個勢均力敵對手的主動鼓勵,將導致一場可能變成熱戰甚至核戰爭的新冷戰。
但米爾斯海默僅僅考慮了推動處於國際體系中的國家的巨大力量之一——強權政治。然而還存在其他的力量,如經濟上的相互依賴。
今天的世界深處在一個複雜的全球經濟體系中,在這個體系中,戰爭不僅會傷害受害者,也會給侵略者造成同樣的傷害。1945年以來幾乎沒有發生過對領土的掠奪。這幾乎是沒有先例的對於尊重邊界的宣示。此外,核威懾抬高了輕舉妄動的代價,從而使各國對發動大國戰爭採取遠為謹慎的態度。
來源:參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