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幾乎每個領域都在面對、尋找原創性、獨特性的解決方案
想要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想更好地走自己的路,必然要走向重新認識自己與世界、定義自己與世界、解釋自己與世界,最終引領自己與世界的破繭成蝶之路
文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 徐歐露
1996年冬,新華社記者武斌到甘肅南部小城宕昌採訪。在這個“門前萬重山,抬腳行路難”的封閉之處,武斌意外發現農戶楊尕女家徒四壁的牆上,竟然畫著一列火車。
楊尕女一家被大山“鎖住”的火車夢讓武斌觸動:“什麼時候我們能坐上火車去富足的地方?讓日子過得好些,錢賺得多些。”
2016年12月,楊尕女盼了20年的火車終於通到家鄉。2017年9月,這條集結了10萬築路大軍9年艱苦奮戰的千里蘭渝線,在中華民族反貧困決戰中全線貫通。
歷史的細節,往往耐人尋味。從楊尕女家泥牆躍出的火車,可以看到“一個也不能少”的堅定決心,“五級書記抓扶貧”的高效組織協同,山海相攜、東西共建的力量匯聚……正是這些,寫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惠及人口最多的減貧故事。
中國的減貧奇蹟包含了豐富的原創性、獨特性舉措,是中國人民上下一心,用勤勞、智慧、勇氣拼出來幹出來的,是一套深具中國特色的反貧困解決方案,蘊藏著難能可貴的中國價值。
將視野放開到中國當下,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在面對、尋找這種原創性、獨特性的解決方案、中國價值,都在拉開這個涉及思維、體制、機制、正規化等系統變革的帷幕。比如,產業體系如何完善技術主導權、規則制定權?科技創新從跟跑到並跑乃至領跑,能否做到自己出題目?文藝創作如何彰顯中國風格、塑造中國品牌?國際傳播怎樣建立自己的解釋定義權、議題設定權?等等。
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當我們想要答好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想更好地走自己的路,必然要走向這條重新認識自己與世界、定義自己與世界、解釋自己與世界,最終引領自己與世界的破繭成蝶之路。
在採寫這組考古專題時,筆者感受到,一百年來,幾代中國考古人一鏟一鏟挖出的,不僅僅是陶片、玉器和竹簡,還正在用一個個細節,累積出符合歷史實際的中華文明的認定標準、定義和特徵。由此開始了從出資料到出觀點,從出資料到出理論,從被人刻畫到自我塑造,從回應西方理論到回答何為中國、何為人類文明等的努力。
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在渴望原創性、獨特性的解決方案、中國價值背後,是我們百年來在廣泛吸收包括西方在內的人類先進文明成果後,用智慧和汗水建設出獨特的實踐,提出自己的答案,創造自己的理論,一步步接近真理,並因此收穫自信。未來,我們要繼續保持開放的心態、保持對可能性的包容,以自信自強的奮進姿態,在文明互鑑中拓展視野,在交流交融中博採眾長,集聚方方面面智慧,不斷突破認知閉環、自我設限。
今天的中國,仍面臨長長的“問題清單”——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鉅,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等等。
這個長長的“問題清單”背後,不再有“抄作業”的捷徑,也不存在“一刀切”的套路,必須有“一題一題解”的耐心堅韌,“一刀一刀切”的精準施策。
面對這個巨大的正規化轉變,難免有認知不清的茫然,有似乎無從下手的畏懼,但是,敢於挺進無人區、敢於在無人區留下原創性、獨特性的見解和對策,是一個偉大民族所必須面對和解決的最重要問題之一,也是中國“發展極”為世界作出貢獻需要承擔的責任。
不負時代,不負民族,不負此生。
一百年來,始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