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表現得不好或者做了“壞事”時,你能夠忍住對孩子不發火嗎?絕大多數爸媽肯定都會回答“我不會對孩子發火,我會給孩子講道理”。但是現實卻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即使我們在心裡告訴了自己一千遍“不能生氣不能發火”,但是當孩子真的“不乖”的時候,很多爸媽其實都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生氣地吼完孩子之後,看到孩子可憐的樣子,又會陷入深深的後悔中,“我當時應該控制住自己的”、“我應該好好跟孩子講話的”……
很多難以控制自己情緒的爸媽,往往會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管教孩子的怪圈:孩子做錯了事——生孩子的氣、對孩子發火——事後對自己生氣、覺得自己不應該吼罵孩子——但是下次還是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爸媽對孩子發火是因為孩子真的犯了天大的錯嗎?還是孩子不小心點燃了爸媽心中的“導火索”,成了受害者?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爸媽到底為什麼容易對孩子生氣,並給大家分享一些控制情緒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爸媽為什麼容易對孩子生氣?
首先,孩子各種調皮搗蛋的行為當然是爸媽生氣的直接導火索。孩子在剛開始認識和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他們的思維很簡單,想到什麼就會馬上去做,不太會去考慮後果,比如玩球的時候把玻璃砸碎了,把爸爸媽媽心愛的東西弄壞了,出門玩的時候把衣服鞋子都弄得髒兮兮、晚上一直鬧不肯睡覺……這些都可能會讓爸媽生氣。
特別是當爸媽講了“不能做”的事情但是孩子偏偏卻做了的時候,爸媽就會更加火大,比如不能亂摸電線、感冒的時候不能吃冰淇淋等等,當孩子“明知故犯”的時候,爸媽自然也就更容易生氣。
除了孩子自身太“皮”之外,爸媽容易發脾氣其實也有自身的原因。有的可能是爸媽自身性格原因,性格天生比較急躁、火爆的爸媽可能就更容易對孩子發火;有的則可能是因為爸媽生活工作中的壓力、不順、瑣事等等,這些負面情緒如果長期積壓平時沒有發洩出來,爸媽就會比平時更容易“爆炸”。我們不妨想一想,是不是有那麼一兩次,我們並不是完全被孩子惹生氣的,而是把自己的負面情緒帶給了孩子?
另外,還有研究發現,爸媽是否容易對自己孩子發脾氣還可能與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成長經歷有關,童年總是被自己父母打罵的爸媽有可能會更傾向於這樣對待自己的孩子,甚至有的爸媽相信“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認為孩子需要打罵才能成長,這樣自然無法教育好孩子。當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爸媽意識到對孩子發脾氣、打罵孩子的做法是不對的。
首先,打罵孩子不能起到任何教育作用,還會增加孩子的攻擊性,激起孩子的報復心理和叛逆心。其次,爸媽是孩子所有的依靠和信賴,是孩子模仿的物件。父母的打罵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甚至對他們的人生造成永久陰影。童年時期孩子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仍然在發展,爸媽經常發脾氣、打罵很可能影響他們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影響他們性格和社交能力。
二、爸媽應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氣?
1、反思自己是不是經常發脾氣
有空的時候安靜下來問問自己:我是不是很愛發脾氣?對孩子是不是沒有耐性、很暴躁?只有反思才能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意識到對孩子發脾氣是不對的。
前面我們也講到了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的爸媽經常會陷入一種發完脾氣就後悔,但是下次還是一樣的會生氣這種怪圈。這是因為爸媽自己的後悔,對自己的生氣,反而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壓力。首先爸媽應該對自己放鬆,接受人人都會有負面情緒這個事實,先接受發脾氣的自己,找方法讓自己冷靜下來,之後才能慢慢改變自己,走出怪圈。
2、思考自己發脾氣的原因
很多有時候孩子的行為只是導火索,並不是什麼大的問題,爸媽這麼大的火氣並不是僅僅來自孩子,還有工作和生活壓力等的積壓。想想孩子是不是真的犯了“滔天大罪”,到底是什麼導致我這麼生氣?不要讓自己的負面情緒“誤傷”了孩子。
3、控制好讓自己發脾氣的開關
冷靜地反思自己、思考自己發脾氣的原因之後,接下來我們需要找到自己特別容易情緒爆發的開關,比如孩子大哭,尖叫,耍賴,玩危險的遊戲等等。這些開關會很快讓爸媽在一瞬間失去理智,立刻爆發,我們要做的是找到這些“開關”,下次想要爆發的時候先暫停一下,或者轉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去別的房間呆一會,洗個臉,告訴自己等自己情緒冷靜下來之後再處理。
4、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
當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時候,可以提醒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理解孩子的不成熟。比如孩子拿不穩東西,摔壞碗盆,玩危險的遊戲等等,這些都不是孩子有意為之,而是在孩子當前對世界的認知下,他確實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拿不穩東西,長大一些孩子就能拿穩了;睡覺前鬧覺,好好哄哄孩子,跟他慢慢講道理就好了。很多事情,其實並不值得用發脾氣來解決。
5、把關注點放在怎麼糾正孩子的行為上
不要一直想孩子做錯的事情,爸媽要意識到自己更重要的責任在於糾正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對孩子發火。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威脅、打罵孩子。如果孩子真的做了很嚴重的錯事,除了發脾氣之外,爸媽還有很多方法可以用來讓孩子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比如很多美國爸媽都會用的暫停策略,讓孩子自己先安靜下來呆幾分鐘,這樣孩子和大人都有時間來平復自己的情緒,之後爸媽再來和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到底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做。
如果碰到孩子經常反覆犯錯的情況,爸媽也可以用一些小小的“懲罰”,比如取消一次孩子玩遊戲的機會、減少孩子看動畫片的時間等等。當然這種“負向激勵”的手段還是應該儘可能的少用,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爸媽應該給予更多的表揚獎勵。
總之,當孩子犯錯時,發脾氣絕對是教育效果最差的方法,特別是很多照顧新生寶寶的爸媽,有的時候娃特別難搞的時候,真的是會忍不住發脾氣,但是你轉過頭想想,這麼小的娃其實什麼都不懂,他有什麼需要就只有哭鬧著找爸爸媽媽,我們又為什麼要對他發火呢?所以當你感覺自己火氣要冒上來的時候,趕快“轉移戰場”,可以先把娃交給其他家人照看,先讓自己冷靜下來再說。
另外,爸媽平時也要注意調控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工作或生活上的一些瑣事比較多,讓你感覺到身心疲憊的時候,一定更要注意自己調節情緒和壓力,這樣也能避免孩子被你的“負面情緒”所誤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