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記者獲悉,根據日程安排,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10月19日至23日在北京舉行,並對反電信網路詐騙法草案(下簡稱草案)等9件法律案進行初次審議。據悉,草案支援研發電信網路詐騙反制技術措施,為利用大資料反詐提供製度支援。
研發電信網路詐騙反詐技術
10月18日,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記者會上,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表示,當前,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活動形勢嚴峻,在刑事犯罪案件中佔據很大比重,一些群眾的看病錢、養老錢、上學錢被詐騙分子席捲一空,已經成為當前發案最高、損失最大、群眾反響最強烈的突出犯罪,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和諧穩定。
據悉,草案支援研發電信網路詐騙反制技術措施。規定金融、通訊、網際網路等領域涉詐異常情形的監測、識別和處置,包括高風險電話卡、異常金融賬戶和可疑交易、異常網際網路賬號等,規定相應救濟渠道;規定金融、通訊、網際網路行業主管部門統籌推進相關跨行業、企業的統一監測系統建設,推進涉詐樣本資訊資料共享;要求網際網路企業移送監測發現的嫌疑線索。
臧鐵偉進一步介紹,草案的主要內容有:
一是,規定反電信網路詐騙工作的基本原則。
二是,完善電話卡、物聯網絡卡、金融賬戶、網際網路賬號有關基礎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電信網路詐騙反制技術措施,統籌推進跨行業、企業統一監測系統建設,為利用大資料反詐提供製度支援。
四是,加強對涉詐相關非法服務、裝置、產業的治理。
五是,加強其他有關防範措施建設。
六是,明確法律責任,加大懲處力度。
關於制定本法的基本考慮,臧鐵偉介紹說,一是,立足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和依法治理,側重前端防範。二是,從小切口入手,對關鍵環節、主要制度作出規定。三是,急用先行,與相關立法相互配套、共同推進。
重拳打擊新型犯罪手段
南都記者採訪瞭解到,目前,電信網路詐騙的受騙人群主要包括四大類:大學生、城市外來務工人員、老年人及農村地區人群。在絕大部分受騙人中,貪小便宜是最容易被利用的因素;此外,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也是不法分子常用的套路。
新華社照片
有運營商相關負責人表示,不法分子還“與時俱進”,利用新型犯罪手段實施詐騙。比如先透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姓名、職務、社會關係等資訊,再利用貪婪、威脅、同情等社會工程學原理實施詐騙;或是利用偽基站和釣魚網站,增強詐騙指令碼的迷惑性。如現在不法分子普遍使用GoIP(虛擬撥號)、貓池(可以同時接受多個使用者撥號連線的裝置,通常被騙子用來同步撥打電話或傳送簡訊尋找詐騙目標)、多卡寶等非法智慧插卡叢集裝置,實現電信詐騙。
不過南都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有關部門也在重拳打擊電信網路詐騙。如2020年10月開始,公安部會同工信部、人民銀行、最高法、最高檢和三大電信運營商聯合開展“斷卡”行動。如2021年年初“國家反詐中心”App(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合成作戰平臺)就已經正式上線,蘋果、安卓手機均可以在應用商店搜尋下載。
根據工信部官網資訊,自今年5月以來,首批依法關停公安機關通報的涉案電話卡6055張,處置涉案關聯網際網路賬號18552個,組織對1536.17萬張“睡眠卡”等高風險電話卡進行了二次實人認證和處置,有力打擊了各類違規辦卡、養卡囤號行為。近期全國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立案資料環比下降了14.3%,案件持續高發的勢頭得到了一定遏制。
此外,南都記者獲悉,工信部已經啟動“斷卡行動2.0”專項工作。如今年6月,廣東省通訊管理局與廣東省公安廳聯合宣佈啟動“斷卡行動2.0”。
8月31日,在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的統一指揮下,全國“斷卡”行動開展第六輪集中收網,北京、天津、河北等28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收網行動,對利用“貓池”等叢集插卡裝置協助實施電信詐騙的違法犯罪團伙進行集中抓捕。截至當日20時,一舉打掉非法架設“貓池”裝置的犯罪窩點230餘個,抓獲犯罪嫌疑人600餘名,繳獲非法“貓池”裝置2000餘臺、電話卡物聯卡37萬張,取得顯著戰果。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