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呂克】阿富汗塔利班進入喀布林後美國官員急匆匆撤退的一幕,成為近日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相關影片和照片顯示,喀布林機場上擁擠著大量阿富汗民眾,想要擠上美軍的C-17運輸機逃離,現場一片混亂彷彿好萊塢大片,但並沒有出現救場的“超級英雄”,反而造成不少人員的傷亡,現實比電影殘酷得多。
《前哨》中美軍士兵盤問阿富汗平民
好萊塢不會錯過的題材
2001年,美國和英國聯手發動阿富汗戰爭,雖然2014年底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阿富汗戰爭結束,但當地美軍一直無法脫身。作為美式價值觀的輸出端和民主黨的潛在支持者,好萊塢自然不會錯過阿富汗題材,多年來製作了一些基於阿富汗歷史、文化和阿富汗戰爭的影片,既向美國選民傳遞美國挑起阿富汗戰爭的“必要性”,也適時為美國政府從阿富汗撤軍鋪墊足夠理由。
好萊塢一直有拍攝“反戰電影”的傳統,尤其是對於越南戰爭的反思,誕生了諸如《現代啟示錄》《野戰排》《全金屬外殼》等銀幕經典。然而對於阿富汗戰爭,好萊塢的佳作相對較少,尚未出現叫好又叫座的現象級作品。從型別上,這些影片大體可以分為戰場、政治和文化三種視角,總體來說都是基於美國人立場,阿富汗當地人的想法則大多經過“挑選”,這自然是一種典型的“好萊塢式思維”。
最近的一部阿富汗戰爭影片是2020年的《前哨》,根據親歷者回憶錄改編,講述一個美軍連隊被部署在阿富汗的前哨陣地,每日在心驚膽戰中度過,既要防範塔利班隨時隨地的偷襲,也要安撫阿富汗當地居民,直屬上尉不是被調走就是車禍喪命,普通士兵盼著早點收到撤離令。影片最後部分展現了逼真的哨所圍攻戰,導演意圖歌頌士兵的英勇和戰友情,一定程度上揭露和諷刺了白宮和五角大樓愚蠢的戰略部署和用士兵生命做政治籌碼的行為。
另一種“反戰宣傳”
基於此類基層美軍戰鬥部隊的好萊塢影片,還有2019年的《殺戮部隊》、2018年的《12勇士》、2013年的《孤獨的倖存者》和2009年的《兄弟》,這些影片試圖營造戰場的真實感,同時把美軍士兵塑造成具有人道主義、不濫殺無辜平民的正面形象。
至於當地阿富汗人對美軍的微妙態度,《孤獨的倖存者》等片也有涉及:—好心放走牧羊人的突擊隊員反遭塔利班包圍、受傷落單的美軍士兵被善良的阿富汗村民搭救……這其實符合美國輿論對於阿富汗戰爭的解讀:“塔利班是壞的,阿富汗人民是好的。”
相比對美軍士兵的同情和歌頌,好萊塢對阿富汗戰爭背後的政治動機的解讀則更具嘲諷意味。2017年的《戰爭機器》中,布拉德·皮特飾演的四星上將想透過大規模打擊塔利班行動來建功立業,這一構想卻被政客和媒體聯手用“軍隊誤炸平民”的報道毀掉,這種庸俗化的創作思路也算是好萊塢另一種“反戰宣傳”。
同樣把阿富汗戰爭與政治嫁接的還有2007年的《獅入羊口》,透過自由主義記者和鷹派保守議員的交鋒,探討把平民士兵送上阿富汗戰場的意義,比常見的戰爭片多了理想主義的反思,但終究沒有跳出“美國至上”的俗套。
以“救世主”自居
至於阿富汗的文化、歷史和風土人情,不少西方人還是從2007年的《追風箏的人》中獲得,影片在新疆喀什取景拍攝,透過兒童視角博得廣泛同情,而一些美國人也曾以“救世主”自居。
2016年的《威士忌、探戈、狐步舞》中,女戰地記者金姆到了阿富汗戰場上才發現自己真正的價值所在。相比英雄主義的宣傳,影片中對當地生活的細節描寫,倒是體現出阿富汗人在苦難中的樂觀,只可惜此類情節在好萊塢電影中並不多見。
除了好萊塢,十多年來加拿大和歐洲其他國家也拍攝過不少基於阿富汗戰爭的影片。例如丹麥的《一場戰爭》、英國的《卡賈基》、法國的《特種部隊》、西班牙的《敵對區域》以及加拿大拍攝的《鬣狗之路》等,其中大多是從執行突擊任務、解救人質等具體行動入手,講述西方部隊與塔利班武裝周旋,在付出犧牲後脫離險境,最終與家人團聚的故事。
倒是2010年波蘭人拍攝的影片《必要的殺戮》,別出心裁地採用阿富汗“恐怖分子”的視角,展現主角殺死美軍士兵後逃脫,在雪地叢林裡殺戮求生的過程,憑藉演員逼真的表演和導演渲染的瀕死氛圍,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