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我在金沙江感受著大國重器的心跳|大國工程我來建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羅石芊

此前,我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這個被稱為世界第二大的水電站——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至於它到底有多厲害,除了一堆資料,我沒有太大的概念。

記者手記:我在金沙江感受著大國重器的心跳|大國工程我來建

第一次見到白鶴灘水電站的全貌

今年夏天,我第一次來到白鶴灘水電站。沿著漆黑深邃的地下隧道,我來到了左岸機組廠房。“隧道怎麼這麼長”“岔路怎麼那麼多”“這個洞怎麼這麼高”是我對這個“地下宮殿”的第一印象。

由於廠房規模巨大,一眼望去,8個發電機組反而襯托得有點嬌小,但當我走近時才發現,站在機組前的我才是真正的渺小。當時左岸的第八個機組還沒有投產發電,而我有幸透過機組外殼上的透明玻璃罩看到了機組裡面“管道”的模樣。在這個被稱為是電站心臟的地方,巨大的發電轟鳴聲響徹廠房,看著八個發電機組和控制櫃上的發電數值,第一次,我如此近距離感受著這個大國重器的心跳。

站在壩上,藍天碧水映照下,發電機組發電形成的小漩渦在奔騰的河水中消失又出現,大壩的背後,一汪青綠映入眼簾。大壩就像盾牌,捍衛著水電的核心,而我也第一次站在大壩上飽覽中國水電的雄姿。

第二次來到白鶴灘水電站,是左岸全部發電機組投產發電的第四天。當時我已經採訪完了陳建林總設計師,對白鶴灘的瞭解也不僅只停留在了六個世界第一。

當洩洪專案部的王孝海主任再次帶我走進廠房、走到壩上,和我講述他們與白鶴灘水電站的故事時,不斷交談的過程中,我對白鶴灘水電站的瞭解越來越深,之前模糊的概念也越來越清晰。在這些資料之中,我感受到的不僅是大國重器的威嚴和震撼,更是這一群中國工匠在用精益求精、下馬看花的精神,一遍又一遍鍛造百年工程的毅力和決心。

回來寫稿時,我反覆思考了很久應該選擇哪些部分作為重點講述。但就像陳建林總設計師說的那樣,白鶴灘水電站的每一個地方都是壯舉,每一個地方都值得我花心思去反覆篩選和打磨。在百般糾結之後,只能割愛,選擇三個建設過程中最難的部分講述,但在我心裡,白鶴灘水電站的每一處地方都值得被尊重和讚美。

“水電在哪裡,水電人就在哪裡。”寥寥數千字,很難講完幾代水電人為白鶴灘水電站付出的所有艱辛和努力,但白鶴灘水電站可以。每一根鋼筋、每一方混凝土,每一度電、每一滴水,白鶴灘水電站可以用百年不倒的身軀,大聲宣告中國水電的核心競爭力,也在講述中國水電的故事與奇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92 字。

轉載請註明: 記者手記:我在金沙江感受著大國重器的心跳|大國工程我來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