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緬甸佤邦軍,佔地不到3萬平方公里,打了30年仗,軍費從哪裡來

由 圖門耘 釋出於 綜合

緬甸一直都是個亂象之國,國內不同政權也持續存在。比如說佤邦軍這股力量,他們從上個世紀開始,便已經存在,且與緬甸政府進行過多次協商,均未能達成“招安”的現實。但人們有所不解,佤邦是個小地方,物資方面相對匱乏,是什麼讓他們保持軍費不受影響,從而堅持到今天的呢?佤邦軍的軍費來源,從來就不是秘密,透過“以毒養軍”獲得生存空間
其實這一點也不難理解,“以毒養軍”就是佤邦軍的生存之道。當然,佤邦軍的軍費倚仗毒品沒錯,而毒品也靠著佤邦軍的罩庇而得到持續,至少這在最初的階段是保持平衡的。
這實在是一個沒辦法的辦法,眾所周知,佤邦是一個小地方,它就在緬甸聯邦的北部,人口不多,以佤族為主。另外,在這個地方還聚集著漢族、愛尼族、布朗族、拉祜族以及克欽族、僳僳族、苗族等十多個民族,算得上多民族聚集存在。

正是因為如此,佤邦軍的生存空間其實很受限制,這些民族看上去多,但都成不了大事,因為百分之七十的人都來自佤邦,剩下的才被分成十多個民族。他們既不會為著佤邦爭取什麼,又會為著自己的信仰而保持中立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佤邦族就只能靠自己更加團結與合作來爭取前進了。
最開始的時候,佤邦軍是依仗緬甸政府軍而存在的力量。但1989年之後,蘇聯解體了,這直接讓緬甸政府的力量被削弱,於是佤邦軍與另外一支果敢同盟軍脫離了政府組織。
雖然佤邦軍自成一家,但一直希望得到政府的認可,這就如同“一國兩制”的意思差不多,我們不獨立,但我們要自治。緬甸政府當然不願意,所以,佤邦軍的軍費物資也自然就不在政府管轄之內了。

如此一來,佤邦軍就要自己想辦法自給,而佤邦這個地方的總面積不過三萬平方公里,南邊又因為地域問題而亂象叢生。結果這就讓佤邦軍看到了希望:亂象之處就是非法活動的最佳地方,那些違法者多會找此種地方進行犯法勾當。
有人驚訝了:佤邦這不是要黑吃黑麼?那又怎麼樣?人家也是被逼上“梁山”,總不能解散武裝,迴歸受人統治的現狀吧?隊伍拉起來了,再散就不那麼容易了,畢竟裡面牽扯到很多問題及利益呢。

所以,佤邦軍靠著自己的武裝現實,收取那些販毒者的“保護費”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當販毒者們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不是交一大筆“保護費”,就是與他們“合作分成”。不然,他們不但得不到保護,還很有可能“全軍覆沒”。販毒者都不傻,傍上當地武裝力量,那就是“黃符加身”,這本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只不過,佤邦軍也明白,自己這種充當毒源保護傘的行徑,那是不持久,或者說有風險的。但這都是以後的事了,先有面包才能解決上層建築不是?佤邦軍表示:我們也很無奈呀。

不過,佤邦軍想要一直透過毒品來充實武裝軍費也不容易,畢竟販毒這種事算是一種相對原始的行為。種植罌粟的問題不可能一直得不到解決,同時,黑三角地帶不可能一直被持續下去。
想一想,一個武裝力量本來是以獨立或者是民主存在的組織,如果只是為了種毒、製毒、販毒而生,那它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呢?當這個地方毒品氾濫的時候,那受到影響的就會是整個世界,如此,全世界國家會同意麼?
其實,這在國際社會早就有意見了。美國曾經直言過,緬甸佤族政府的軍政領導人就是第三代世界鴉片毒梟。這顯然非常不滿,他們不會坐視這一問題不管的。佤邦軍想要保持這種軍資來源,也就意味著不現實。
而就我國來說,與這樣一個組織接壤,那也不是好事,它讓我國邊境成為走私販毒的場所,影響惡劣。所以,我國也對緬甸政府提出警告,而緬甸政府已經將這件事直接推給了佤族地方政府。

面臨著這樣的現實,佤邦軍不為自己的未來考慮出路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開始著眼於邦內發展問題。就佤邦地域,雖然地方不大,但資源不在少數。他們橡膠、茶葉以及寶石製造、農業發展都開始有了眉目。
而佤族政府直接進行經濟發展的多年計劃,並將罌粟種植劃出發展計劃之內。當然,這對於佤族地區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被掐滅,如何能不增加矛盾呢?
但轉型是必然,佤邦軍當失去以毒養軍的優勢之後,他們勢必要馬上調頭,來保障自己軍隊的補給。從他們每年花費大量資金,進行各種武器採購的現實來看,他們手裡是不缺錢的。據說佤邦軍的人數在三萬左右,而武器方面除了輕武器,連重型機槍、反坦克火箭炮、榴彈發射器等都不少。
為著這些武器的不中斷,為著力量的不減弱,佤邦軍只好將目光從毒品轉向農產品,比如橡膠、茶葉。另外,佤邦軍也不是經濟小白,已經學會了利用手中的資本來創造更多的利潤。這就是錢生錢的經商理念,而在這樣的經營之下,佤邦軍目前的軍費是不受影響的。至於未來,大概只有天知道了。

發展是一條苦路,特別是在與政府作對的情況下。佤邦軍目前面對的正是這一現實,他們雖然很想與政府達成某種協議,奈何政府並不將他們放在眼中。所以,縱使他們解決了軍費問題,未來走向也並不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