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車標不復存在了,自然是質量好的廠家的車賣的最好。
首先要表明態度:如果法律這樣規定,我們就是在顛倒歷史的程序。車標是商標的一種,從歷史上看,商標的作用不僅僅是區分不同的商家(識別功能),更重要的是保證質量。
在12-13世紀的歐洲,商人開始廣泛使用商標,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追蹤不合格產品的來源。當時商會會員被商會強制在其產品上標註自己獨有的標誌,這樣的標誌在當時被稱為“警察標誌”或“責任標誌”。
警用標誌寫的是強制,責任標誌寫的是標誌的目的。
在現代,商標不再是一種責任,而是一種資產。比如知名汽車廠商,可以授權其他工廠使用自己的車標,這樣就要收取很大的授權費。
這種情況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你告訴12-13世紀歐洲的其他人,你能允許我使用你的商標嗎?商人會對你翻白眼,想知道你是不是想傷害他。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個功能,商標還具有廣告功能。當消費者買車時,他們有時會選擇徽標。
我們在看待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只注意到了車標識別功能和廣告功能。沒注意到logo還有質量保證的功能。
所謂質量保證功能,就是相同商標的商品質量一般是一樣的。如果你信任該商標某一產品的質量,你也會選擇信任該商標其他產品的質量,然後你會做出購買選擇。
正如波斯納法官所說,商標可以釋放質量訊號。
如果法律真的強制所有汽車不顯示標識,消費者還是會選擇購買質量過硬的汽車。因此,當汽車標誌的外套被移除時,消費者很大程度上不信任汽車標誌,而是信任汽車本身的質量。
而車標只是一個質量過硬的外接。假如所有的汽車都不允許顯示它們的標誌。這樣一來,消費者只能根據質量過硬的廠家名稱,或者廠家名稱,甚至某個生產週期來選擇汽車。
最近幾年,我去了很多4S的自主品牌商店,並嘗試試駕,很容易有驚喜,國產品牌的車內質感極佳,用料考究,配置豐富,設計出眾,動力強勁,價格實惠。
關鍵問題是,為什麼國產品牌好像都討論過,大家都在質地、配置、做工、材質上堆砌?一方面,這些真的影響了車的體驗。另一方面,市場競爭決定了國產品牌的品牌影響力在眾多合資品牌中仍處於防守地位,所以只有同樣的價格無法爭奪品牌,只有拼產品、拼配置、拼實力,那麼大家都沒有車標,沒有車標,國產品牌的競爭力會直接突破維度牆,同價位的合資品牌競爭力明顯弱於國產品牌,因為缺乏品牌加成。
綜上所述,我們不僅要看到車標的識別功能,更重要的是,車標也是一種質量保證和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