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海淀區鑫敏恆鑫運4S店內,前來看車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近日,比亞迪總市值突破萬億,成功超越大眾汽車集團,僅次於特斯拉和豐田汽車,躋身全球車企第三。
從刀片電池到DM-i超級混動技術,從宣佈停產燃油車到市值破萬億,比亞迪憑藉領先的技術和紮實穩健的新能源戰略,奠定了技術優勢和市場領導地位。
2022年的比亞迪,不只是邁上了一個新臺階,同時也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
堅持純電和混動“兩條腿”走路
6月下旬的一個工作日,記者在北京市海淀區鑫敏恆鑫運比亞迪4S店發現,看車的消費者絡繹不絕,不少消費者在試車瞭解過後就簽訂了購車合同。
“工作日進店看車的人相比雙休日來說要少一些,每天大概要接待100多位客戶。”鑫敏恆鑫運銷售顧問陳雨說,他們現在只在工作日交車,週末根本忙不過來。
陳雨告訴記者:“現在要買宋PLUS EV,得排隊等車,目前已經排到500多位。預計7月我們會更忙。”
據記者瞭解,今年5月,比亞迪乘用車共銷售114183輛,同比增長152.8%。其中DM車型(插電混動)銷售60834輛,EV車型(純電動)銷售53349輛。而這個銷量還是在熱門車型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實現的。
值得注意的是,宋PLUS EV在北京地區銷售比較火爆,高配車型需要等一兩個月,而宋PLUS DM-i的提車週期長達三四個月,四驅版本甚至要等半年之久。
“就北京地區來說,純電動車不限行,充電方便,因此宋PLUS EV賣的相對較好。二三線城市的充電樁沒有一線城市這麼普及,所有宋PLUS DM-i在其他城市賣的更好。”陳雨解釋說。
目前,國內傳統車企主要採用燃油車為主,電動車逐漸加大投入的發展方式;造車新勢力則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車。與他們不同的是,比亞迪用純電和混動“兩條腿”走路,實現了對電動車和燃油車市場“通吃”的目標。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從產品佈局來看,比亞迪走的是“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適度超前,持續領先”的路線,車型覆蓋各個細分市場,產品線非常廣。但對消費者而言,是否認同比亞迪的品牌價值,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購買決策。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發現,絕大多數比亞迪車主更注重車輛的經濟和實用性,對比亞迪的技術也比較認可。
“宋PLUS DM-i的駕駛體驗不錯,打消了我對續航里程的焦慮,開起來還省錢。”一位前來做保養的比亞迪車主表示:“北京92號汽油已經漲到9.3元一升,目前油價居高不下,也增加了燃油車車主的經濟負擔。我買混動車的目的就是為了省油。”
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表示:“比亞迪在新能源車市場的佈局,在車企中是很少見的。宋PLUS DM-i在短途行駛時完全可以當作一臺純電車型,就算只用燃油行駛,其油耗表現也不錯,這些優勢都是同級別燃油車所不具備的。”
掌握核心技術,迎接多樣挑戰
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說:“比亞迪做電動車是為了中國汽車在世界爭口氣。”目前來看,比亞迪確實做到了。
據瞭解,2021年,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達73萬輛,同比增長75.4%。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佔總銷量比重超80%,達到593745輛。EV車型和DM車型累計銷量分別達32萬輛與27萬輛,同比增長144.9%、467.6%。強勢表現下,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佔有率飆升至17.1%。
財報資料顯示,2021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達2161.42億元,同比增長38.02%。其中,貢獻最大的是汽車業務收入,2021年營收1124.89億元,同比增長33.93%,佔總營業收入的52.04%。
事實上,在刀片電池還沒問世之前,比亞迪在中國汽車市場沉寂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隨著多個核心技術被消費者認可,比亞迪的銷量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對此,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部副總經理杜國忠表示:“技術為王、創新為本是比亞迪一貫的發展理念。我們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堅守了近20年,憑藉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DM-p王者混動、e平臺3.0、CTB電池車身一體化等顛覆性技術,實現了技術、產品和市場的全面爆發。”
杜國忠認為,新能源車市場蛋糕越做越大,迭代速度越來越快,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比亞迪需要不斷髮展自己,藉助快速決策能力創造優勢。
“目前,比亞迪擁有4萬名技術研發人員,平均每個工作日申請專利11件,授權9件。比亞迪每進入一個新的產業,都會打通這個產業所有核心技術,並逐步形成完整產業鏈,形成‘技術魚池’,當市場需要時就撈出一條‘魚’來。”杜國忠對記者說,當行業發生變革的時候,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就可以避免被“卡脖子”的情況。
張翔表示:“在早期的國內汽車市場,日系車和德系車靠著先進的造車工藝和品牌知名度,佔據了國內大部分市場份額。但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發展新能源車是我國制定的重要戰略,對於自主品牌來說,掌握核心技術是實現‘彎道超車’和‘雙碳目標’的唯一途徑。”
他認為,像比亞迪這樣堅守“工程師文化”的企業,是中國目前最需要的。如果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能走向科技自立、自主創新的道路,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就能“挺起脊樑”。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志遠文並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