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香港迴歸祖國25週年,在此新的起點,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給三地帶來哪些新機遇?
澳門科技大學協理副校長、博雅學院院長、教授梁文慧表示,以香港為例,將帶來三個方面的機遇。首先是可以增強香港綜合的競爭力。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各有各的優勢,有能力成為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群。因此,香港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機遇,不斷增強自身優勢,提升城市的競爭力。
“香港也可以利用這個機遇突破自身發展的瓶頸,香港的產業結構其實也是相對單一的。”梁文慧說。大灣區規劃可望成為未來香港城市發展的突破點,比如,香港擁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大灣區內部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日趨完善,對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這就為香港年輕人帶來大量的就業機會。與此同時,香港本地企業也對國際科技潮流、趨勢以及技術標準比較瞭解,可以幫助廣東的科技成果進行商業化,並開拓海外市場。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張曉玲亦表示,就供應鏈角度而言,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在大灣區建設中還是要抓住新發展格局下的機遇。港澳有多所全世界頂級的大學,雖然在科研上已經是全球的“先頭部隊”,但是如果沒有廣闊的製造業空間,也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大灣區“9+2”的城市群佈局能夠建立起“前有科創,後有製造業基地”的產業配套體系。不管是東京灣區,還是其他較為典型的科技高地,都有創投機構、製造基地和市場在做很好的銜接。
梁文慧還表示,大灣區建設也可以提升香港人的生活水平。融合發展後,日趨完善的交通網路是大灣區規劃的重點。透過完善的交通網路,便於香港年輕人往返,這可以為香港人提供較便宜的住房、養老等設施和服務。閱讀全文>>>
在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同內地的融合發展和經濟聯絡問題上,吳思康認為《規劃綱要》中提到,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產業創新高地,這也是港澳加強跟內地密切聯絡的一個重要方面,特別要重視新材料、人工智慧、數字經濟方面的融合。
未來,全球競爭的主戰場是科技,這表明合作的主體將是大學、教授和學生。因此大學生將參與大灣區的創新創業,藉此同世界廣泛聯結,促進產業創新發展。當下香港的一些大學已經跟深圳建立了很多科研專案的合作。
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系教授張曉玲表示,依託《規劃綱要》中的合作機制,要將原來的資源性競爭以及分工過程中的競爭轉化成一種新的競合關係,讓各城市之間形成新的聚合效應。閱讀全文>>>
時間回到10年前。在前期飛速增長後,2012年末中國廣義貨幣M2已逼近百萬億的關口,M2/GDP的比例也高達180%。與此同時,M2開始走出廟堂,飛入尋常百姓家。坊間經常問:你跑得贏CPI,但跑得贏M2嗎?
這背後,是時任央行行長周小川和他領導的中央銀行不得不面對的質疑:中國到底有沒有貨幣超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中國政府推出“四萬億”刺激計劃,其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否過度?
對這些質疑,周小川在多個場合進行了回應。他主要從貨幣化程序、高儲蓄率、間接融資佔比高等角度分析中國M2/GDP高居不下的內在邏輯,進而得出中國沒有貨幣超發的結論。這並沒有打消疑慮,畢竟當時國內CPI漲幅在4%左右。
不過,此後M2增速開始趨勢性下行。但從M2/GDP的比例看,該比例由2012年的180.9%上升至2021年末的208.4%,10年上升了28BP。但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以來該比例一直穩定在200%左右,沒有明顯上升。業內有時也直接用該比率來衡量宏觀槓桿率,M2/GDP比例的平穩也意味著宏觀槓桿率的穩定。
“我們始終堅持要管好貨幣總閘門,同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央行副行長陳雨露今年6月23日在中宣部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釋出會上稱,“M2、社融增速始終保持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支援我國國民經濟執行持續實現了最佳化組合,也就是較高增長、較低通脹和較多就業的最佳化組合。”
這一表述背後有資料支撐。記者根據Wind資料顯示,2012-2021年間M2年均增速為10.8%。同期GDP、CPI年均增速分別為6.7%、2.1%。在全球高通脹的當下,中國當前2%左右的CPI讀數使得“不超發貨幣”的說法頗具信服力。
十年回首看,管好貨幣總閘門並非易事,需要非同尋常的勇氣和鎮定:內部需直面地方及行業對總閘門的干擾,外部需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保持克制。相應地,貨幣政策操作要進行創新:一方面,適應基礎貨幣投放方式的變化;另一方面最佳化M2的錨定方式,在支援實體經濟的同時避免宏觀槓桿大幅上升。閱讀全文>>>
在6月24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後,美國女性的墮胎權不再受憲法保護。圍繞墮胎權,美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出現了分化。從社交媒體上的交鋒,到現實生活中伴侶因不同觀點分手,甚至出現極端分子在墮胎醫療機構縱火的案例。有美國媒體稱,墮胎權裁決創造了“兩個美國”。
許多保守州開始實施墮胎禁令,部分州甚至恢復了南北戰爭之前的反墮胎法律,將墮胎視為犯罪。另一邊,允許墮胎的州試圖為保護墮胎權做出更多努力。紐約州州長表示,少數幾個州將照顧美國女性的健康。據統計,目前美國有21個州禁止或嚴格限制墮胎;21個州和特區允許墮胎;9個州尚不確定。
拜登說,聯邦政府將採取行動保護那些需要跨州尋求墮胎服務的女性,同時,確保禁止墮胎州的女效能夠獲得郵寄的墮胎藥物。
美國民調機構皮尤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80%的民主黨支持者認為墮胎應該合法,但在共和黨支持者中,只有38%的人持這一觀點。
美國“政客”新聞網撰文稱,美國最高法院推翻“羅伊訴韋德案”的裁決創造了“兩個美國”——禁止墮胎的州和允許墮胎的州。有專家表示,墮胎權將在各個層面成為美國首要的政治問題,使美國已經極端的兩極分化現象進一步激化。
“政客”新聞網稱,這種分化的影響將遠遠超出墮胎本身,在未來幾年,它將影響美國社會的醫療保健、刑事法律體系和各級政治競選等多個領域。閱讀全文>>>
1999年,號稱史上陣容最豪華、製作成本最高的港劇《創世紀》橫空出世,它一度被賦予了劃時代的意義。該劇匯聚了TVB全臺精英,詮釋跌宕起伏的商戰風雲,演繹了大時代中香港的進擊者形象,成為港劇的經典代表。劇中羅嘉良飾演的男主角葉榮添,更是成為一個時代的印記。
羅嘉良曾塑造過無數經典角色,也因為三奪萬千星輝“最佳男主角”讓他成為彼時TVB中當之無愧的“一哥”。但對“一哥”這個稱呼,羅嘉良一向謙虛,他說自己是因為幸運才獲得了這些機會:“聽到時肯定是開心的,這也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一份榮幸。但其實TVB有很多‘一哥’、很多好演員。我總覺得,能當演員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的職業影響著觀眾的喜怒哀樂,這是一份很偉大的工作。就像很多觀眾說的那樣,《創世紀》會影響他做人處事的態度,我很感動。”
對於表演,羅嘉良一向較真,他無時無刻都在揣摩該如何把角色刻畫好:“在一個角色面前我不會想那麼多,就是投入所有去成為他。演正派,你就要學會了解他、表達他;演反派,就想著怎麼演得讓觀眾來罵你。而且做演員應該要不斷挑戰自己,每次表演都要將過去的方法打爛,演慣了、成公式了就不太好了。應該從零開始,換一種新的方式去理解、嘗試。”
香港迴歸25週年,羅嘉良事業上變得越來越應付自如了,現在也有很多戲在演。“我是一個喜歡挑戰自己的人,也希望能夠好好琢磨每一個角色。現在在內地生活,市場很廣闊,機會也很多,我也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希望繼續延續這份幸福。”閱讀全文>>>
編輯 李佳蓉 艾崢 設計 甲晨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