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退居二線,國民黨的機會來了
導讀:自蔡英文連任成功之後,在重大的決策面前,顯得尤為專斷。為了維護民進黨的人氣,將社會溝通改為“大內宣”,但是在發生民意反彈的時候,蔡英文就趕緊退居二線,由蘇貞昌出面承擔怒火。民進黨“崛起”不難讓人想起,2018年的“韓流”。或許,當時民眾支援的不是韓國瑜,而是“討厭民進黨”這股潮流。
“討厭民進黨”復燃,國民黨的機會來了
隨著民進黨當局的獨斷專行,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聲討蔡英文。蔡英文恢復進口萊豬,已經讓臺灣市民十分不滿。後來又拒絕為中天新聞臺換照,更是在臺灣本土引起了軒然大波。今年爆發了臺灣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秋鬥”遊行,六萬多人齊聚街頭,就是為了讓蔡英文給民眾一個交代。TVBS最新的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開始大幅度下滑,甚至跌破最低點。
雖然蔡英文對外界“官宣”,關閉中天新聞臺和她沒太大關係,但是種種跡象表明,蔡英文即使沒有出面,但是背後都有蔡英文存在的痕跡,而蘇貞昌則承擔了來自民眾的怒火。可即使是蘇貞昌出頭,蔡英文依然無法全身而退。因為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民進黨陷入內鬥,為了爭奪權力,非專業人才也能在專業部門擔任“領頭羊”,這就從結構上動搖治理根基。如今“討厭民進黨”的這股火苗又開始燃燒起來了,不知道民進黨當局將如何面對!
中國國民黨依賴“政治明星”,民進黨擅長
“集體戰” 相較於民進黨來說,中國國民黨選舉失敗的很大原因可能是因為過於依賴“政治明星”,例如韓國瑜失利之後,國民黨很長時間都沒有能拿出手的政治人物。但是民進黨卻非常擅長“集體戰”,即使蔡英文垮臺,蘇貞昌也能快速頂上。想要在2022、2024兩場選戰佔據優勢,國民黨就需要吸取教訓,改變以往的戰略,多發展人才。
首先,國民黨從內部開始改變,解決黨內現存的路線歧異,透過監督制衡民進黨來獲得民眾的好感度,以此獲得其支援。在政策上,最好提出接地氣,民眾能聽懂的改善方案,塑造親民的形象,而不是一遍又一遍的說高大上的政策言論。只有在內政上有底氣,藍營才能提出一套滿足中國大陸、美國和臺灣地區三方需求的新論述,重新回到臺灣地區執政黨的位置上。
文丨虎威軍 審丨綿羊
免責宣告:本文由兩岸直通車創作,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告知。
部分資訊參考來源:臺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