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現在是提出城市群的最好時機”

“‘城’勢而上——探尋中國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線上論壇”舉行 專家建言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

“現在是提出城市群的最好時機”

論壇集粹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3月7日,由四大城市主流媒體(北京青年報、紅星新聞、澎湃新聞、南方都市報)策劃的“‘城’勢而上——探尋中國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線上論壇”舉行。來自多個領域的專家,就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現狀與展望、未來城市的高質量發展之路等話題分享了看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

中國城市群的發展將成為雙迴圈經濟新格局的主要動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在論壇上介紹,中國城市群的發展,將成為雙迴圈經濟新格局的主要動力。

魏建國表示,當前的全球經濟競爭不是城市之間的單個競爭,而是城市群對城市群的競爭。我們國家一級確定了國家級別的城市群有19,分三個等次。第一類是趨於成熟和比較成熟的,比如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但要把它真正嚴格定位成城市群,還有一定距離。第二類是經過下一步努力能形成國際樣本城市群,比如京津冀。第三類是基本趨向於城市群發展、不太成熟的城市群發展。

魏建國認為,現在是提出城市群的最好時機,可以借鑑世界上城市群的優勢和教訓,並結合中國的實際發展創造出新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群。在19個城市群裡,魏建國主張像“雙黃蛋”似的經濟圈城市群。他認為,“雙黃蛋”的力道大,在整個經濟發展彙總不僅能夠抵抗外來的力量,在內部也能互相借鑑和補充促進。

但是,要克服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三種情況,一是避免同質化競爭;二是避免城市的發展疲勞症,發展疲勞症主要是創新沒有跟上;三是避免城市的老化。要把城市中心留給創新和年輕人,讓城市創新發展得到新提高。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

如今的城市化應考慮“負面清單”概念

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在主論壇中發言分析,我國的城市化在不同階段的內容不盡相同。就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而言,過去是從農村進入城市,最近幾年這個趨勢不明顯了,大部分是城市之間的人口流動。

例如,中西部、東北部城市人口更多地向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聚集。通俗地講,一線城市對於年輕人而言意味著可以賺到更多錢。但這些年,因此帶來的一線城市房價高、擁堵等“大城市病”問題愈發突出。除此之外,在大城市務工的農民工的居住等配套問題同樣亟待解決。

他認為,在這個背景下,以核心城市為中心,在周圍一小時車程範圍內打造一批相對小規模的城市形成都市圈、城市群的概念,在空間上擴大後,上述汙染、住房問題等就會得到一定解決。

除此之外,劉世錦針對都市圈、城市群的作用還提到,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約為60%,仍有15%-20%的提升空間。但是目前大城市趨近飽和,那麼農村人口進城,核心城市周邊的小城市可能是更好的選擇。因此,幾大都市圈對中國繼續提升城鎮化率提供了更大空間。

他在發言中還提到一個觀點,認為此前中國的城鎮化多采用“正面清單”,即什麼人才能進城。而如今,應該相反採用“負面清單”,即哪些人不能進城,或者說哪些城市要限制人口流入,“負面清單”之外的不再做限制。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

北方要向南方學習解放思想尤為重要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發言中提到,中國現代化程序中,我們的改革、制度創新是關鍵一招。就打造都市圈、城市群而言,定製性制度創新同樣是應該抓住的龍頭,同時要用長遠的發展眼光來考量。“中央帶了一個好頭,‘十四五’規劃雖然是一個五年規劃,但是卻和2035年遠景目標放在一起考量。”

發言中,他對於目前中國幾個區域進行了點評,他在評價中尤其重視官本位思想的摒除和商業文化的培養。賈康評價稱,珠三角都市圈的發展值得肯定。其中,深圳近些年的發展可圈可點。但是調研中,一些市場主體也表達出來一些擔憂,即深圳最近一兩年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開始出現形式主義的官場文化苗頭,聞者足戒。

針對長三角,賈康同樣給予高度評價,認為有望進一步打造一個強勢增長極。但就上海而言,其發展也有遺憾。“此前,人人都愛上海貨的局面不復存在。”就環渤海的北方區域,賈康評價稱,近幾年北方在發展方面和南方的差距沒有縮小反而加大。他直言不諱稱,天津這個曾被寄予厚望的城市,之所以沒能在地區競爭中脫穎而出甚至有所下滑,原因就在定製化的創新方案水平不夠高。他總結稱,北方向南方學習過程中解放思想很重要。他特別提到雄安新區,認為處理好目前短期壓力至關重要,處理得好可以轉變為中長期的發展動力。

對於成渝經濟圈區域,他同樣認為近些年的發展可圈可點,尤其在不動產領域、住房制度方面的創新。但同時他也提到,成都這個核心城市的管理環境、氛圍,和珠三角地區商業化思維形成很大差異,官本位思想更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部長王福強

粵港澳大灣區優質生活圈建設會加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業規劃部部長王福強介紹,粵港澳大灣區有很好的科研轉化資源和能力,這是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優勢互補,市場協同方面會更高效,宜居宜業的優質生活圈建設會加速。

王福強認為,粵港澳大灣區在多方面的合作都可以做到優勢互補。科創合作將是重要方向,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科創能力將顯著提升,將有力支撐創新驅動戰略,有力支撐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市場協同方面會更高效,研發、技術研究方面港澳有優勢,內地在加工製造等方面有優勢。可以透過設定產業飛地、居住飛地的模式打開發展空間,讓更多人來內地發展和居住。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

用綠色低碳滿足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表示,未來城市發展將不能再走土地財政、房地產以來的老路,必須先透過綠色低碳來滿足美好生活的需要。

李曉江認為,現在城市裡高樓林立,到處是高層、超高層建築,不僅帶來了資源能源的大量消耗,同時也降低了普通人的生活品質,甚至一定程度惡化了人居環境。這背後是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以及房地產依賴導致的資源錯配問題,生產空間、生活空間和生態空間失衡。

他提出,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樓宇高度的降低,更重要的是“改變城市發展模式,規避城市發展主要靠土地收入導致對房地產的依賴”。

李曉江認為,以往公園是城市的點綴,而公園城市發展模式,是將過去在城市裡建公園轉變為把城市建在公園裡。這就需要生產空間適度減少,生活空間要適度增加,生態空間要大量增加。只有實現“三生空間”的合理配置,才能進而真正提升城市發展的質量,實現以人為本、美好生活的發展目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

都市圈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上起關鍵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在論壇上介紹,都市圈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上能起關鍵性作用。

王一鳴稱,都市圈是指以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一小時通勤圈為輻射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一個都市圈,首先要有比較強大的輻射中心,具有相當規模的中心城市。第二,要有足夠的福利空間,周邊區域有足夠的福利範圍。第三,有比較完備的基礎設施,有比較發達的交通網。第四,要有比較密切的經濟聯絡,有比較深入的產業分工。第五,城市化程度比較高。

目前,各個中心城市都想推動都市圈的發展,但有些城市可能還不完全具備條件。各個地區條件不完全一樣,產業形式等情況也不同。像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這些都市圈有差異性,我們需要強化它們的差異性,而不是強化它的趨同性。要根據當地的產業基礎去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都市圈發展模式。

王一鳴認為,都市圈在解決卡脖子問題上能起關鍵性作用。我國的基礎研究、核心技術的研究都主要集聚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大都市圈。未來要解決卡脖子問題,要從源頭做起,從基礎研究做起,從原始創新做起,從底層技術做起。

現在國家正在規劃建設一批大科學工程,進一步打造成國家的綜合科學中心。這就決定了大都市圈在未來國家科技創新和攻克關鍵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方面都起著關鍵作用。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

區域發展和競爭要注重人均意義平衡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要講究城市群內部的分工和協作。他認為未來區域經濟在城市群之間、城市群內部之間、東西部之間、南北之間,都將走一條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路,人口向城市群集中的同時,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趨於均等化。陸銘認為,相比於總量,要更加註重包括收入、生活水平在內的人均意義上的平衡。

陸銘介紹,中國目前城市群有三個層次,第一是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還包括位於西部的成都和重慶雙城經濟圈,堪稱國家級的城市群,未來要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第二是鄭州、武漢等城市群,第三是不被這幾個城市群覆蓋的區域。每個城市群有各自的特點和帶動區域發展的地位。

在城市群引領的區域發展態勢中,經濟和人口更加向城市群集中,區域間的平衡發展會怎麼樣?陸銘表示,現代經濟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集聚發展,經濟和人口就是集中在少數地區。一定要把平衡的概念從傳統的均勻意義上理解的平衡,轉化為人均意義上的平衡,要更加關注人均意義上的差距,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生活質量等。他認為,未來可能出現這樣一種趨勢,區域經濟在城市群之間、城市群內部之間、東西部之間、南北之間,都走一條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路。人口向城市群集中,在這個過程中,人均收入和生活趨於均等化。

對於“一城獨大”現象,陸銘表示,中西部絕大多數省份都會是以大城市為中心的格局,不同城市之間要更多追求城市群內部在人均收入和生活質量方面的均等化。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楊繼瑞

打破成渝一畝三分地思維 唱好雙城記

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楊繼瑞表示,成渝地區經濟圈要唱好雙城記,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為經濟區和行政區的適度分離,提供全國性的示範。

楊繼瑞表示,過去川渝是一家,在成渝經濟圈的建設過程中如何能夠按照經濟區和行政區的適度分離,提供全國性的示範,是對成渝地區提出的大考。他認為,在這方面成渝地區應該比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更有優勢,雙方前期做了積極探索,成都東進,重慶西擴。雙方一定要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能夠按照高質量發展的邏輯,來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真正按照經濟區的格局來佈局產業鏈和供應鏈。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萬豔華

城市應該構建防災生活圈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萬豔華表示,隨著城市化的程序,人口、財富和基礎設施進一步向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及城市群集中,為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優越性的同時,也帶來了災害發生頻率增加的可能性,因而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減災防災的底線思維。

萬豔華建議,除了服務便利的生活圈,城市還應該構建防災生活圈。把城市按照一定的人口密度、生活空間,分別建立一些小圈層,在這個圈層外面為綠帶、公園、綠地或者其他的空地。當災害發生時,這些空地、綠地就變成了應急避難、緊急疏散場地。同時,還要在防災生活圈內配備應急棚、抗災設防標準較高的避難建築,並利用現有的體育場館、學校等抗震防火防洪標準較高的公共設施予以臨時使用,發生災害周邊居民可以快速撤離和避難。

萬豔華指出,有了防災生活圈,一旦地震、火災、洪災等發生時,大家就有充分的空間去疏散,有地方避難,也有條件生活。從另一個角度看,防災生活圈之間是綠帶、河流或者其他的空間隔離,相當於本身就有硬隔離了,其他防災生活圈不受影響,有利於管控和防止災害大規模傳播。

本版文/本報記者李澤偉李巖張夕程婕

本版統籌/劉曉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662 字。

轉載請註明: 專家建言:“現在是提出城市群的最好時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