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肖站TOD景觀示範區 本報攝影部供圖
本報製圖 申娟子
綠色既是實現城市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又是公園城市建設的底層邏輯。加強多種交通方式建設,倡導“軌道+公交+慢行”為主體的交通模式,成都一直不斷在嘗試和努力。軌道交通加密成網、常規公交服務持續提升,慢行交通覆蓋不斷擴大……公共交通出行的便利性、舒適度和尊嚴感都得到有效提升,選擇公共交通綠色出行已成為成都市民出行的優先選擇,一條“軌道公交慢行”相融合的公園城市執行動脈正雛形初現。
軌道交通線網不斷加密
2020年底前線網裡程將突破500公里
9月27日上午,18號線開通。“以前是坐客車過來,要花差不多1個小時,現在只要半個小時,太快了。今天專門帶著我媽過來,感受一哈。”來自三岔的許大姐,在車站開心地拍照打卡,笑成了一朵花。
2020年年底前,6號線一二三期、8號線一期、9號線一期、17號線一期、18號線非首開段還將開通,里程約216.3公里,屆時成都軌道交通線網裡程將達到518公里,步入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第一方陣。成都市平均每萬人擁有0.35公里地鐵,這一指標和世界軌道頭部城市東京、香港基本接近。
成都對於“城市綠色交通體系”的構建規劃是“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常規公交為基礎、慢行交通為補充”。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打造綠色交通體系,倡導共享綠色出行,加密軌道交通網”的目標。為此,市委、市政府大力實施“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速成網”戰略,要求每年至少確保開通兩個軌道交通專案,以儘快提高軌道交通公共出行分擔率。
在地下、高架上呼嘯而過的地鐵列車,彷彿一條條巨龍,承擔著每天數以百萬計乘客的出行;與此同時,它們正改變著成都的城市格局,對城市經濟地理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圍繞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的“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戰略佈局和市委、市政府“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的宏偉藍圖,成都正抓緊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建設。
目前,成都在中心城區線網不斷加密的同時,還按照“東進”戰略部署,堅持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根據“東進”區域城市功能、性質、規模、居民出行特徵、產業佈局等,精準規劃、科學最佳化“東進”區域軌道交通線網。一是高水平規劃龍泉山軌道交通旅遊環線,支撐成都“一心兩翼”的戰略佈局。二是加強中心城區與“東進”區域軌道骨幹線路連通,實現區域內部可達,提升組團聯絡。三是增加天府新區與東部新區之間的軌道交通直接聯絡,保障服務水平。四是結合“東進”規劃,完善片區軌道交通線網,實現組團間的快捷聯絡和組團內的有效覆蓋。五是充分發揮雙機場輻射功能,提升區域軌道交通運輸效率和服務水平,構建區域開放型運輸網路和多樞紐交通體系。六是實現“東進”區域城市軌道交通與國鐵幹線、市域鐵路的便捷換乘和功能互補,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幹,各種交通方式互補的交通體系。
軌道交通引領產城融合
16個TOD將成公園城市地標和活力中心
今年,中央財經委員會提出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這一戰略規劃,對成德眉資同城化建設也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圍繞如何構建“一小時軌道交通生活圈”,成都軌道集團將在網路規劃、線路建設、制式選擇、資源共享、全程服務上做更多的探索和嘗試。
透過向全球城市取經,成都軌道集團學習東京以及香港的經驗,最後選定了走“軌道交通+社群”“軌道交通+城市”綜合開發的路子。
為此,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一系列頂層政策,包括規劃、供地、容積率調整,以及商業、住宅、城市形態的定位與打造,確定了“無規劃不設計,無設計不開發”的理念,把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和城市社群的更新有機融合,這樣城市發展了,軌道才能更好地發展。
為了高水平實現這一目標,成都軌道集團引進全球知名的專業機構,打造成都軌道交通開發建設智庫;去年還引進了全球享有盛譽的“日建設計”作為合資公司,來全面參與成都TOD的規劃和設計。
目前,全市已啟動16個TOD專案規劃建設,並正在有序推進。針對TOD後半篇文章,即怎樣做好TOD專案的經營,確保持續性盈利,成都軌道集團下屬的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包括引入日本的蔦屋書店和國內很多大型綜合運營商,如蘇寧、紅星美凱龍等;同時也與很多地產行業的頭部企業開展合作,包括萬科、龍湖、保利等。
在未來5年內,TOD專案將全面建成生產、生活、生態多元複合的公園城市地標和活力中心,實現軌道交通有效覆蓋中心城區60%以上居住就業人口,真正樹立軌道交通引領產城融合發展的典範。“我們將蓄積各方勢能,著力將成都打造成TOD資源要素聚集的世界高地。”成都軌道城市發展集團負責人表示。
綠色出行改寫城市生活
“公交+地鐵+共享單車”成為出行時尚
晚上7點,正值晚高峰。光華大道三段的地鐵南燻大道站,乘客們從地鐵站內魚貫而出,站外等待他們的則是一排排整齊的共享單車和陸續進站的接駁公交。
市民楊先生家住溫江區光華新城,上班在市中心春熙路片區,每天通勤都需要透過共享單車或者公交、地鐵完成。“成都現在公共交通非常方便,出了家門就有公交或者共享單車,透過它們去地鐵站非常快捷。”楊先生告訴記者,天氣好的時候,他就選擇騎行到家或者去地鐵站,不想騎行的時候地鐵站也有直接到家附近的公交。
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假定一輛公交車相當於10輛小汽車,並且所有里程全部由小汽車完成測算,相當於替代1.23億輛小汽車出行,節約汽油約8610萬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9820噸,減少PM2.5排放14.76億毫克,相當於植樹392.9萬株。
市民越來越願意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這得益於成都日益完善“快+幹+支+微+特”的多層次公交服務網路。據瞭解,為引導市民自覺選擇公交出行,逐步養成綠色出行的習慣,成都不斷最佳化地面公交服務,構建“環+放射”綠色快速公交體系,補充覆蓋軌道交通薄弱區域,實現綠色公交快捷提速;持續最佳化加密常規綠色公交線網,加強綠色公交軌道接駁,消除綠色公交服務盲區;推進公交精細化運營管理,科學設計公交運力投入和發車間隔,減少高峰擁擠和平峰久候,提升線路運營效率;開通運營定製公交、旅遊公交等多元化公交線路59條,滿足市民高品質、差異化的出行需求。
來自市交通運輸局的資料顯示,目前成都市擁有公交線路1385條,其中快速公交線路14條。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公交車有16691輛,其中天然氣公交車10135輛,新能源公交車5838輛。共享單車企業3家,數量約116萬輛(“5+1”區域共享單車投放數量約為45萬輛),日均騎行208萬人次,週轉率為1.9次/日,活躍率為63%,騎行指數全國領先。
“軌道交通為主幹、常規公交為基礎、慢行交通為補充”三網融合的綠色交通出行體系不斷完善,公交、地鐵、共享單車、共享汽車、新能源汽車等多種綠色出行方式無縫轉換。“快+幹+支+微+特”的多層次公交服務網路廣泛覆蓋城鄉,便捷服務廣大市民。“軌道公交慢行”相融合的公園城市執行動脈已雛形初現。
本報記者 田程晨 袁弘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