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戀一個人,“不動聲色”的表達方式
文/北島
想要傳遞喜歡的訊號,方法比真心更加重要。
亦舒在《紅塵》裡寫道:“一個人若是真心喜歡另一個人,因愛生怖,什麼都會變得患得患失。”
的確,喜歡一個人時最容易滋生的情緒,便是害怕和擔心。
會讓一個人害怕的,是另一個人不喜歡自己怎麼辦;會讓一個人擔心的,是兩個人無法走到最後怎麼辦。
尤其是暗戀一個人時,這種患得患失便會更加強烈。
感情裡,原本就不是每個人都敢在喜歡的時候勇敢表白,也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如何傳遞喜歡的訊號。
當一個人一邊想要保全自己的感情,一邊想要感情有結果時,會讓自己更加不知道如何去進行下一步。
幸運的是,感情裡,真的有辦法同時做到兩件事。
因為暗戀一個人時,是有“不動聲色”的表達方式的,這種方式既可以試探對方的意思,又可以不讓自己顯得太過落魄。
注重愛情裡的細節,是表達愛最溫柔的方式
約翰·戈特曼曾說:
“一段感情成功的關鍵,不是在燭光晚餐裡,也不是在浪漫的海灘上,而是對對方的在意,對生活細小瞬間的關心。”
再浪漫的場景,也只是愛情裡的加分項,真正打動一個人的,是藏在瑣碎光陰中的感情。
好比《三十而已》中的鐘曉芹,面對鍾曉陽大張旗鼓的喜歡時,選擇的反而是陳嶼那無聲的溫暖。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感情本身就是在細節中醞釀而成的。
鍾曉陽對鍾曉芹的確不錯,會打造女生都喜歡的浪漫場景,能用年輕人的方式讓鍾曉芹在一天的疲憊中放鬆身心,這是鍾曉芹差點動心的原因。
可是接觸的時間越長,鍾曉芹越是發現,鍾曉陽的喜歡經不起細節上的推敲,甚至一從細節處看待鍾曉陽,對方處處是漏洞。
比如處理問題時,鍾曉陽為了顯得自己能力很強,也為了讓問題的表面恢復最穩定的狀態,他會只解決問題的表面。
可是陳嶼是不同的,陳嶼看似沒那麼溫柔,也沒那麼體貼,卻都是在為鍾曉芹考慮問題,解決問題也是從內在出發,才顯得不那麼及時。
這樣一對比,孰好孰壞十分分明,鍾曉芹到底該選誰不再需要糾結。
一個人值不值得愛,一個人愛不愛另一個人,往往都是愛情裡的細節所推動的,也是細節處,最能給予一個人想要的安全感。
這種細節,也許是對方過馬路時下意識對自己的保護,是對方整理自己衣角時的細心,是對方聯絡不到自己時的緊張。
當一個人能注意到這些愛情裡的細節時,其實就是在“不動聲色”地表達自己的喜歡。
若是對方也同樣動了心,多多少少是會給予自己回應的,而那個人若是總看不到自己的付出,大多是沒那麼喜歡才有的結果。
比直接表白更有用的,往往是日復一日的陪伴
常聽人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誠然,當愛情裡連陪伴都不存在的時候,哪怕再聲勢浩大的表白,也不能證明自己的真心,反而是那些“悄無聲息”地陪伴,就已經是一個人最真摯地表白了。
當初的林志玲,也是因為男友日復一日的陪伴才認定了對方,才生出想要和對方多走一步的想法。
記得林志玲在提起自己和男友的故事時,講過這樣一件事。
之前的她在外婆去世時十分難過,當天晚上一邊哭一邊和男友打電話,而男友就在電話的另一頭一直陪著她。
當她哭累了已經睡著時,男友依然沒有掛電話,她低聲喊了聲男友,男友立刻說“我在”。
就因為這兩個字,林志玲感受到了一直想要的溫暖,並且認為對方給自己的安全感真的很足,足到自己願意和對方過完這一生。
很多人會以為,暗戀一個人時,很難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感情,更難有效地傳遞自己喜歡對方的訊號。
但其實,陪伴就是最好的方式。
在陪伴對方的過程中,兩個人的感情只會越來越好,當彼此陪伴到了一定程度,日久生情不是沒有可能的一件事,這個時候離在一起其實就一層紙的距離。
就算在陪伴當中兩個人沒有產生感情,當對方不喜歡自己的時候,自己也能第一時間感知到這種情緒。
畢竟,若是一點心動都沒有,若是一點可能都沒有,另一個人肯定會拒絕這樣的陪伴。
若是真的如此,就相當於到了自己收手的時候,之前的陪伴是自己在愛情裡的努力,最後的離開是對對方選擇的尊重。
因此,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喜歡,不妨從陪伴開始,不管最後結局如何,自己都不會顯得太過落魄。
很喜歡卡夫卡在《城堡》裡寫過的一句話:
“努力想得到什麼東西,其實只要沉著、鎮靜、實事求是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的達到目的。而如果過於使勁、鬧得太兇、太幼稚、太沒有經驗,終將一無所獲。”
真正的喜歡,往往是一件無法急於求成的一件事,甚至有可能因為太過著急,反而讓自己錯過了原本會屬於自己的愛情。
好比有些人一旦心動就想要告白,總覺得若是自己不說,只會和另一個人錯過。
但在愛情沒有鋪墊的時候,也許自己的主動,會讓另一個人覺得唐突,原本有可能的故事,也會變得毫無可能。
在暗戀的故事裡也是如此,自己喜歡一個人很長時間,不代表對方就能知道自己的心意,這個時候,“不動聲色”地表達自己的喜歡,才是最好用的方式。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學會從細節出發,長期陪伴對方就夠了,能在一起的人,不會因為表白太晚而錯過。
—END—
今日話題:
喜歡一個人,你會直接表白嗎?
歡迎留言,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