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指位於亞洲南部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段、西段以南至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它東瀕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地圖出版社1953版與1982版地圖上有何差異,及其歷史背景。
南亞地區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該區域人口總數約為世界總人口的1/5,該區域主要國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等7個國家及克什米爾地區。
上個世紀中葉以前南亞地區基本都屬於英屬印度(除南亞外還包括今緬甸地區及阿拉伯半島葉門首都亞丁地區)管轄地,印度與巴基斯坦本是一個國家,作為英國殖民地的印巴大陸在1947年根據末代總督蒙巴頓的方案分別建國史稱印巴分治。
克什米爾全稱查謨和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北部,是青藏高原西部與南亞北部交界的過渡地帶,面積19萬平方千米,傳統首府是斯利那加。克什米爾問題的產生系歷史遺留問題,根據“蒙巴頓方案”的規定,印度教徒居多數的地區劃歸印度,穆斯林佔多數的地區歸屬巴基斯坦。但對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卻規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決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獨立。當時,克什米爾地區77%的人口為穆斯林,他們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願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後又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時,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未能得到解決。現該地區南部屬於印度管轄,北部屬於巴基斯坦管轄,兩國均宣稱對克什米爾全境擁有主權。1953版地圖將克什米爾全境劃入印度版圖,但1982版根據實際情況做了調整,或與中巴關係良好及中印1962邊界戰爭及邊界爭端有關。
主要差異有:1. 1953版現孟加拉國尚是巴基斯坦的飛地。1947年根據蒙巴頓方案,因東巴基斯坦地區居民在宗教上多信奉伊斯蘭教東巴基斯坦選擇加入巴基斯坦。1971年,經過孟加拉獨立戰爭及第三次印巴戰爭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獨立建國為孟加拉國,首都達卡。
2. 1953版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1982年首都伊斯蘭堡。卡拉奇原為印度洋沿岸的一個小漁村。1839年,英國佔領卡拉奇,並將其劃為陸軍總部。1843年,卡拉奇與印度河上游的木爾坦建立航運。此後,卡拉奇成為了印度河流域的主要港口。出於國防安全考慮及為平衡內陸經濟加強對把控克什米爾的管控,巴基斯坦於1959年決定建立新首都,1960年開始興建,1965年把首都從南部沿海的卡拉奇臨時遷至拉瓦爾品第,1967年正式遷都至伊斯蘭堡,1970年基本建成。
錫金國位於喜馬拉雅山南坡,首都甘托克(又譯剛渡意為山頂)現是印度的邦,面積7096平方公里,海拔超過1500米,人口約60.7688萬人,居民信奉婆羅門教和佛教。1890年錫金淪為英國的被保護國。1950年又成為印度的被保護國,1973年4月,印度開進錫金,接管了錫金政府的一切權力。1975年4月,印度政府再次出動軍隊解散錫金的王宮衛隊,軟禁國王並使錫金議會透過決議,廢黜國王,4月23日印度議會透過決議把錫金變成印度的一個“邦”。錫金在小編唸書的時候還是我們的陸上鄰國,後來才知道錫金早於1975年被印度滅國,直到2003年中國才承認錫金被滅國的事實,2005年地圖上才讓錫金從地圖上徹底消失。
差異主要是1953版斯里蘭卡國名錫蘭1982版國名已改稱斯里蘭卡。斯里蘭卡舊稱錫蘭,是個處於熱帶的島國,位於印度洋海上,英聯邦成員國之一。 錫蘭是獅子的意思中國古代曾經稱其為獅子國、師子國、僧伽羅。從公元5世紀直至16世紀,僧伽羅王國和泰米爾王國間征戰不斷,從16世紀開始斯里蘭卡先後被葡萄牙人、荷蘭人、英國人殖民統治直至1948年2月4日斯里蘭卡正式宣佈獨立,成為英聯邦的自治領,定國名為錫蘭。1972年5月22日改國名為斯里蘭卡共和國,改名字的原因是基於舊稱錫蘭(Ceylon)有殖民地色彩,1978年8月16日新憲法頒佈,改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差異:1982版馬爾地夫主權為國家標註,首都馬累,圖幅位置顯著島礁明確。1953版馬爾地夫被標記為錫蘭(斯里蘭卡)的領地,在圖上僅有畫有群礁。歷史背景系 1645年,在錫蘭島的荷蘭殖民者宣佈馬爾地夫屬於其勢力範圍。1752年,印度軍隊再次入侵馬爾地夫,次年法國以調停戰爭為由入侵馬爾地夫。19世紀30年代,英國殖民者利用馬爾地夫上層貴族的內訌,在蘇丹穆罕默德·伊馬特·阿德·丁四世的支援下,進一步控制了馬爾地夫。1887年英國錫蘭殖民地的省長與馬爾地夫蘇丹簽訂條約,馬爾地夫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932年,馬爾地夫改行君主立憲制。1934年,英國承認馬爾地夫獨立。1952版地圖應是沿用了殖民地時期的畫法未做更改,故將馬爾地夫劃入錫蘭領地。